好激动,第一次在电脑上尝试写日志,工作中经常要写材料,但那都是任务。只有这种写作是我自觉自愿的,孩子已经8岁多了,走过的路:有感动、有困惑,希望可以记录下来,告诉自己: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是一种幸福。
亲子阅读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英文书的美,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正能量。
从佑佑还不会走路开始,我在一次逛街的时候,误打误撞地遇到了两家英文童书店(当时深圳还没有一家正规的英文实体书店或英文绘本馆,绝大多数内地家长对英文阅读的都不是太了解。所以说我还是非常幸运的。)那两家店隐藏在华强北一个大大的外贸市场内,都是在简陋的大棚分隔的半开放式的铺子里,一家规模比较大,约有几十平米,无论是书的数量、种类都非常多,我无法准确描述当时自己的惊喜,感觉好象是发现了一个无价的宝藏。
我贪婪地在里面徜徉,一本本地翻看,就是在那里我知道国外的童书原来有那么多种类:洗澡书、布书、触摸书、拉拉收、发声书、立体书、异型书、拼图书等等。我每次在那里至少呆半天,每次都会搬回一堆的英文书,因为英文书重,我拎不动,就会把车开到市场外面的路边,让书店的小妹帮我搬到车上。
我记得佑佑每次见到我回来,拿回来那么多好看好玩的书,他的眼睛闪现的惊喜与快乐,他的小手在书上触摸、按动,我的那种幸福和满足感。从那时开始,每天晚上给他读书成了我的“工作”,他每天都会求我“再读一本”,虽然有时因为工作或身体原因,我也想早点休息了,但为了佑佑,我都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因为我知道,这种需要对于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即使到了现在,他八岁多了,我依然坚持每晚给他读书。从他5岁多开始能够读中级章节书后,我为了他的中文阅读追赶英文阅读,而改读中文书,我非常享受跟他读书的过程,因为我们会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例如:最近在读关于二战的书,我们会,我们会联系之前读的《希利尔讲世界史》中的关于犹太人的内容讨论希特勒为什么要杀害犹太人。佑佑经常会在听我读书的过程中,因为某个内容而突然说:哦,这个我知道!
然后就会绘声绘声绘色地把他知道的东西告诉我,每次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呢,他就会说:我以前看的书里有!真是惭愧啊,我买的书,我居然不知道。所以说,孩子才是家长的老师,他们真的是单纯的热爱阅读,热爱学习,而我们大人往往带着目的去阅读,去学习。
其次,亲子阅读也在推动我不断学习和成长。随着孩子年龄变大、认识水平提高以及求知欲望的增长,他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我不懂的,或是不是非常了解的。这种时候,我只能求助于百度、有道词典,甚至是朋友圈。这个过程也是在推动我的学习和成长。
特别是为了给他买更多更好的英文书,我必须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水平。因为在买书的过程我面临一个最痛苦的问题是:很多书没有内页图片,只有图书的简介,然而绝大多数英文书的内容简介、作者介绍、试读部分、书评以及买家心得都是用英文写的(主要是亚马逊、正规的网络英文书店),这个时候,我必须硬着头皮去看、去理解,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这本书是不是你喜欢的书。
另一方面,对于我喜欢的英文书,有时为了吸引佑佑的兴趣,我必须自己先读,然后把书中的精彩部门讲给他听,如果他觉得好就会试读。用这种方法,他读了《偷书賊》、《老人与海》、《手斧男孩》等书。当然,反过来,佑佑也会把他喜欢的书介绍给我,他甚至会监督我的阅读,我最近读的《唯一的依万》就是他强烈推荐的。我一直希望佑佑可以把狄更斯的原著读完,因为他听了《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等的音频,他都很喜欢。
但因为这几本书的字体太小,为了他的视力我只好暂时搁置这个计划。但是我自己试着读《远大前程》,开始很痛苦,但过程很享受,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阅读英文经典名著。感谢我的儿子,他让我明白:TRUST YOURSELP,YOU CAN DO IT!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
亲子阅读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让我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真正想做的事情。昨天听了一个关于孩子成长和家长成长的心理学讲座。老师说了一个观点我比较认同,就是现在中国的很多孩子,特别是上了大学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未来想做什么。而我们很多家长其实也一样,是为了上大学而努力学习,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找工作。
而往往学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从事的工作也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家是听话的孩子,在学校是努力学习的孩子,在单位是认真负责的公务员,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现在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喜欢阅读,我想做一个英文阅读的推广者。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家长和孩子能够和我和佑佑一样发现英文书的美,感受阅读英文书的快乐。
最后我必须强调一点:我喜欢英文书,并不代表我不喜欢中文书。我小时候也给佑佑读了很多中文绘本,现在我也会寻找好的中文书,推荐给他,与他一起分享。
这是我在小花生的第一篇日志,写得不好,请花编和广大书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