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绍兴之旅的初衷是带娃深入了解鲁迅,不过本着来都来了,周边文化故居就一并都去了吧,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游览计划。本篇主要讲游览沈园的前期准备及后续收获。
陆游的一生有两大主题,有且只有这两大主题: 爱国和 爱人。从小我们学陆游的诗,都会介绍陆游是个爱国诗人,可是我们从来不曾细究过陆游的拳拳爱国之心是多么的热烈,他的殷殷爱国之志是多么的坚毅…梁启超先生这样评价陆游: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这说的都是陆游的爱国情怀。至于他的爱人,自然是和他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唐婉,这是这一次游览沈园的主要背景,但在以下篇幅中,还是尽量一并把爱国和爱人都记录了吧。
先说娃更容易理解的:爱国。我们最近刚完成了古诗词的复习,对陆游的记忆还算新鲜,就按照陆游的生平,结合陆游的诗词,来认识一下一生壮志难酬的陆游吧。
陆游出生名门,祖辈都是名臣,陆游一生的政治理想和他的为人气节其实都受家庭的影响。可惜陆游生不逢时,他出生两年后就遭遇靖康之耻,自此山河破碎社会动荡,家庭流离失所,百姓四处奔窜。直到陆游九岁才回到山阴故乡。
因为陆游儿时的生活都是在躲避战乱,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所以陆游长大后的理想就是: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但是陆游一生的仕途非常坎坷,一生经历了五次起落,除了生不逢时,这大概也和他太刚太直太敢说的性格有关吧。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
鸣呼!乱定百口俱得全,孰为此者宁非天!
陆游因为是官宦子弟,所以在他12岁时就被授予了官位,当然是个没有实权的小官。随后的十几年,陆游读书、成婚、生子,在他28岁的时候去参加了科举,但是很不巧和大奸臣秦桧的孙子是一届,所以,我们都猜到了后果了:陆游“名落孙山”。《卜算子·咏梅》放在这个背景下就很好理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也正是表达了虽境遇坎坷却仍坚贞不屈的品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终于,秦桧死了。陆游在 33岁的时候迎来了上任机会。还记得陆游的梦想是什么吗?杀敌报仇夺回家园!
他第一次上任做的是一个八品小官,但是管着政令和圣旨,能直接接触皇帝,可是,皇帝是赵构啊,这是投降派总舵主。陆游显然是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的,但他依旧干了些大快人心的事,比如他弹劾了当初监杀岳飞的奸臣杨存中。
随后,赵构退位,孝宗上位,孝宗在陆游的鼓动下积极筹措北伐,还赐陆游进士出身,看着挺有希望,但陆游还是太傻太天真,他想肃清朝廷党派势力,却不想被倒打一耙,逼得皇帝只能把他贬为镇江通判,接着几年又接连被贬,直至贬回山阴老家,开始种田。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祗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但是陆游并没有因此放弃,因为他坚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在家闲居五年后,陆游这时候迎来了人生中最接近梦想的时刻,他接到了来自四川宣抚使的来信,邀他去南郑共商抗金大业。这时候的陆游已经年纪很大了,但是因为离梦想近了,意气风发,人也年轻了,腿不疼了,腰不酸了。他说: 但令身健能强饭,万里只作游山看。作《平戎策》,信心满满准备收复中原。
可是,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热血沸腾的军旅生涯只过了八个月,陆游还没来得及上战场,朝廷就整个裁撤了这个组织,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之后陆游被调往四川任职,一路失魂落魄骑着一头驴入川。“细雨骑驴入剑门”这番意境,足以入画。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到了之后心灰意冷,官也不想做了,事也不想干了,天天喝酒谈风月。“ 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这时候又有官员跳出来弹劾他说你怎么能这么颓废呢,陆游回应说我自号放翁,怎么了!所以,又被罢官了,陆游回到山阴老家后就把自己的住宅改名为“风月轩 ”。
这次罢官之后,南宋的朝廷已经风雨飘摇,孝宗已经放弃了北伐,只有陆游还是无法接受,这段时期他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比如《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斗帐重茵香雾重,膏粱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之后,陆游再次奉诏入京做官,这时的他经过了这么多次贬官,已经饱尝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于做官也已经意兴阑珊了。《临安春雨初霁》是为数不多有着小清新风格的诗作,“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一腔热血的陆游只能无聊又无奈着写字品茶,他是清醒的,所以最后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怨愤,写下了最后两句:“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京城的不良之气我无法改变,我也不想被这污染了我高贵的人格,不如回家祭祖。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陆游的一生都是在盼望中度过的,盼望着破碎的山河能够团聚,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85岁写下《示儿》,都无关家事,唯有国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说他还盼望着什么,应该就是他一生的爱人唐婉了吧。
沈园不大,我们逛完整座园子也只花了一小时不到,早上八点半第一批入的园,园中只有我们一家三人。这座沈氏园,是当年一沈姓富商所建。如果不是因为陆游和唐婉在这里相遇、又题下了诗,这应该就是个很普通的小花园。
里面有一处陆游纪念馆,展品也不多,除了能看到一些陆游的真迹,其他的展品并没有太多新知识。
唯一值得一看的,还是钗头凤碑。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十分恩爱。可是陆游的母亲却看不惯儿子因为沉溺于儿女之情,而荒废了学业,也有说是因为嫌弃她生不了孩子(事实唐婉后与赵世程有两个孩子)。在陆母的干涉下,陆游与唐婉被迫分离,起初,陆游把唐婉安置在别处,可最后,还是被母亲发现了。两个有情人最终还是劳燕分飞。
陆游与唐婉分离多年后,两人在沈园相遇,此时,唐婉已别嫁他人,陆游感慨之下,在沈园的墙上写下这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沈园之后,二人就再没有见过。
又是五年,唐婉独自再去沈园,抬眼看到了当年陆游留在墙上的诗,她也提笔回了一首,名字也叫《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同样的词牌带着同样的哀伤,两首《钗头凤》就这样在小园子的墙壁上遥相呼应。短短一年之后,唐婉郁郁而终。
陆游晚年又多次再游沈园,沈园也已易主多次,早已是物是人非之地,每次来到沈园,都会留下一些诗句聊以慰藉。他在沈园留下的最后一首诗是《春游》,离他逝世只一年,跨越了一个甲子的爱恋,怀念唐琬。
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赏析陆游,以上这么多诗娃断断续续学了整整三个月,是赏析时间最长,理解最深入的一位诗人,主要原因是我不舍得翻篇,总希望娃能更多地感受到陆游身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李白的人生经历太特例,杜甫是诗人最惨,苏轼我也喜欢,但多少有些避世 …唯有陆游,太像这世间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有太多人生的无可奈何,却从不逃避,永远都是真性情,敢于追求理想,也敢于在失意时自嘲。在历经了诸多的磨难之后,依然初心不改,心系阳光。
最后,游览沈园只是促成我汇总了一下娃对陆游的理解,对于多理解陆游怕是不够,毕竟沈园并不是陆游的故居,里面唯一和陆游相关的也只有和唐婉相遇的回忆,不知道陆游会不会晚年也后悔,如果当时再勇敢一点点,是不是结果就不同了呢。
陆游作为节气诗人,后期的诗词几乎是日记般地记录日常生活及感怀,我们最早在整理节气诗词时,除了整理了一版汇总了唐宋各大诗人的二十四节气诗词,还汇总了一份陆游二十四节气专辑,娃从中挑选了几首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