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下载小花生软件的第60天。
很早就关注了小花生的公众号,里面的文章绝大部份都符合我的三观,而且有很多文章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对我有指导意义。2018年夏天,世界杯上,克罗地亚队战绩显赫,作为一匹野马脱颖而出。我突发奇想,找到了小花生的小编,想要把我们2017年夏天去克罗地亚14天的游记(在公众号“中场德意志”上能找到旧文)发表到小花生上。小编看了文章之后说,公众号已经有一片类似的文章在排期了,我写的游记不再考虑了。同时,小编告诉我,我可以在小花生社区写文章。那时,我第一次听说小花生社区。今年,疫情以来,生活节奏突然慢了下来,我开始反思我做母亲十年的心路历程,想要记录一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小花生的app。
从2020年7月2号我下载小花生到现在的两个月里,发现用小花生写文章非常方便,比在公众号上写文章更便捷。我使用手机就可以编辑,可以随时写,照片不用改大小,直接用手机就可以上传。另外,文章不用审核就可以发表。还有一个新功能,就是可以扫描家里的书。这样,如果文章中需要引用,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这个功能还可以对家里现有的图书进行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两个月用下来,除了排版功能我还不是太清楚,整个的客户体验我都很满意。
在这两个月里,我一共写了30多篇文章。其中的一部分是我随手做的记录,一部分是看了别人的文章后的感想/观点。学德语,学中文,学音乐,学艺术,这四篇文章是我和孩子学习的这近10年的总结。
另外一方面,我在小花生app上发现了很多和我一样,努力想做好母亲/父亲的一批爱学习,勤思考的父母。他们写的很多文章都给我启发,开阔了思路。到现在为止,我一共收藏了45篇文章。
在这些父母的文章里,一个个牛娃展现到了我面前。有的博古通今,有的精通外语,有的兴趣广泛,有的创作能力强。孩子优秀的背后,都是父母的点滴付出。
和小花生上的牛娃比起来,我的两个小孩一点也不出众。如果是在几年前,我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牛娃,早就要坐不住了,心里的焦虑肯定会溢于言表。经过这么几年的反思,我已经释然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孩子们也都很配合,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学习对我们来说,已然是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情。
说到这里,什么样的小孩才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小孩呢?
如果光讲各种闪光点,我的生活中还真有一个这样的小孩。小姑娘叫Annette,是我的好朋友➕同事的大女儿。小姑娘5岁上学,上学时又跳了一级,高中时考上了瑞士的一家私立贵族学校,全奖。16岁Abitur,1.0分(最高分),居然不要继承母业学医(医学和法律在德国是为数不多,对入学有成绩要求的学科),去了Dresden 大学,学的国际关系。当时据(她妈妈)说,国际关系这个专业也是有面试的,那一年是200个人里录20个,Annette轻松入选。学的Bachelor 。本科学习居然还拿到了SPD的奖学金(本科学习,在德国是很难申请到奖学金的,SPD的奖学金就更难拿了),实习在柏林议会大厦(就是莫大妈上班的地方,也是出奇的难进)。Bachelor 毕业后,去伦敦读了Master。现在,Annette在柏林做记者。去年,好朋友开心的告诉我,Annette做妈妈了。除了学业,Annette在其它方面也很突出。至少精通德语,英语,法语,俄语;拉小提琴10年;会画画,摄影,拍的照片居然有人在eBay 上买去做新书的封面。用她妈妈的话说,她实在是太顺利了,就连学个法语,都能拿到奖学金,去法国游学。高中的时候,去迪拜实习过两个月,大学时,在俄罗斯和以色列各待过半年。另外,和她妈一样,喜欢旅游,去过世界上至少50个国家。我第一次见到Annette 的时候,她大概15/6岁,我当时刚工作不久,年龄至少比她大10岁。小姑娘是标准的欧洲美女,五官精致,身材健美,大长腿,性格阳光。和她交谈,思想成熟,逻辑缜密,聊天下来,我根本没有感觉是在和一个孩子聊天,而是觉得是在和一个年龄相当的成年人在交谈。一件小事,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她妈妈还带我参观了她的房间,打开她的衣柜,得意的对我说,你看,Annette把衣服做了分类,收拾得整整齐齐!果然,我看到每一格架子边缘都有标记,写上了衣物的名称。当时,我就在好朋友面前对Annette大加赞赏。好朋友回了我一句:你为什么不看看Vita(比Annette小两岁的妹妹,好朋友的小女儿)呢?她也很棒呀!这句话,在我做了母亲10年后看来,深感钦佩。我的好朋友,不管一个孩子在学业上是否更优秀,对两个孩子的爱是一样的!(当然,Vita也不差,目前在北德的一所大学里学医,马上要开始实习了)
现在回到我之前的问题,我希望把小孩培养成什么样子?哪几点是最关键的呢?
1. 亲子关系
这是所有的基础。只有和孩子保持了长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我们年老的时候,当孩子有自己选择权利的时候,孩子才不会离我们而去。
怎样才是好的亲子关系呢?首先,是陪伴。从对娃小时候对吃喝拉撒的照顾,到大一点学习上的陪伴。只有把时间认真的花在孩子身上了,让孩子感受到,才能得到孩子100%的信任。其次,要让孩子信服。在生活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我们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身体弱小而强迫他们遵从我们的意志,要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有的问题,可能我们父母也不知道答案,我们不要糊弄小孩,说什么你长大了就知道了之类的话,而是要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要感谢强大的搜索引擎,让我们可以轻松的搜到各种知识)。
2. 身体好
身体好,是一切革命的本钱。不要为了短期的学习效果而牺牲睡眠。至少有一项能坚持的体育项目。
3. 效率高
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何合理分配,如何选择优先级,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考虑的问题。
在我们家里,每一件事,我都会考虑如何提高效率,考虑性价比。选中学,我经过各种比对之后,和孩子分析利弊,最后选择了家门口的文理中学,而不考虑30公里外的高智商班(关于德国文理中学的介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在“中场德意志”的公众号里)。选兴趣班,我会选择离家更近的俱乐部,这样我才能保证每个小孩每周至少5个兴趣班的接送问题。只有每天孩子在家的时间有保证,才能坚持每天(其实不能保证每天,但基本能保证每周5-6天)学中文和练琴的时间。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多读书,爱读书,我是放在第一位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读书的目的是要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读科学类的书,知道科学发展的规律;读故事类的书,可以思考作者怎么才能把一个故事写得精彩;读人物传记可以知道没有哪个人是一帆风顺的,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都要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坚持,找到奋斗的方向。
此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德国没有亲戚。这样以来,我们周末空出来了很多时间。从孩子1-2岁开始,我就经常带他们出去玩。孩子4-5岁的时候,我们办了斯图加特动物园的年卡,经常带他们去动物园玩。孩子5-6岁的时候,我们办了乐高主题公园的年卡,定期带他们去游乐场放电。在德国,每年定期会有不同的活动。2月份,会有狂欢节大游行;4月和9月,会有啤酒节;5月,会有马节;8月,会有丰收节,12月,会有圣诞市场。另外,我很爱去博物馆,家门口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留下了我和孩子们的身影。还有一个值得说的就是,在德国,会有各种开放日,也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到现在为止,我们去过医院开放日,消防局开放日,工地开放日,大学开放日,研究所开放日,出版社开放日等等。每年,我们出门度假2次左右,欧洲大大小小的国家他们也去过了10来个。
5. 爱学习
作为苦逼的中产,孩子性价比最高的出路就是做个学霸。如果做不了学霸,能顺利完成学业,自食其力,有一技之长,是我最低的要求。
作为一个城市做题家,小学开始,作业就要做到11点,4/5年级开始就要在周末上奥数班,参加各种比赛。大了,也是挤过了独木桥,上了大学。大学里,更是被各种学霸碾压。出了国,在德国的大学里,发现快乐教育学出来的德国同学,至少会两门外语,一门乐器,爱运动,知识储备丰富,还周游过世界。更让人郁闷的是,学业上,他们也一样拔尖。工作这么多年,见到了不少工作狂,上了24小时班后,再做一台手术再回家的人大有人在。总结下来,我觉得,兴趣广泛,在生活中学习/玩中学,效率高,自驱力(有目标)是这些学霸的几大特质。一万小时定律在每个行业都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学习需要刻苦,不需要痛苦。早年天天背字典的同学,现在的德语并不一定比我好。让孩子尽早的找到自己的目标,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为之努力,才是正道。
6. 善于表达,逻辑性强
在工作中,总是有不同的场合需要做工作总结,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简洁快速,调理清楚叙述的同事,总是能更快得到领导的认可。
6. 性格开朗,会与人打交道
观察下来,我的领导,或者我在生活中碰到的我认为的成功人士大多都亲切友善,平易近人,情商高。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个社会,性格开朗的人能更快的融入到新环境,交到新朋友。做领导,除了业务能力强,还要能和各种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这种能力,除了天生的性格以外,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
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父母心中的完美小孩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家的自留地,孩子最后长成什么样子,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园丁和木匠,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
最后,推荐一本关于小孩教育,对我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