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闺女同班同学的妈妈聊天,她说很羡慕我家哪门功课都好,我说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于是她让我说说闺女哪门功课不好。我说:数学。然后她就笑了,说我太讽刺了。我也笑了,想想女儿进入四年级后每次大考数学几乎都是满分或班里的第一,我还说她数学不好,这样唠嗑是不是会没朋友啊!可我又觉得自己说的是实情,因为在各门功课里,女儿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和自觉投入是最少的。从她的童年来看,她对数学的兴趣确实天生的没多少。可这并不代表不能把数学学好,也不代表未来不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今天我想来记录一下我对孩子数学学习的思考,也给和我们一样对数学兴趣寥寥的孩子们打打气。那么,兴趣不足,如何学好数学呢?
一、培养逻辑
逻辑是学习一切的基础,逻辑思维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数学更是离不开逻辑,而一个人逻辑思维的形成是随着理性发展起来的,需要从小培养。
1、借用绘本和推理小说培养逻辑:
女儿幼儿园期间我也曾把各式各样的数学绘本搬回家,可她能够接受的却非常有限,经常遭遇扔出去不要读的情况。更扎心的是,三岁的小哥哥把自己最爱的逻辑狗送给她,两岁半的闺女玩了玩就转身离开,和小哥哥的痴迷天差地别。怎么办,我们用其他绘本来补。其实除了数学绘本,还有很多绘本逻辑性很强,也有很多绘本包含了数学知识和概念。但它们比数学绘本更具故事性和文学性,更适合我们这种文科见长的孩子。下面👇🏻简单列举几个:
乌鸦面包店7369人有 · 评价5548 · 书评102
说到故事性强又逻辑性比较好的绘本,我比较推荐加古里子的书。比如《乌鸦面包店》这个系列,都是围绕解决问题展开的,其中有比较好的数学思维。
你的家我的家994人有 · 评价571 · 书评14
这本是讲房子的发展历史的,思维是一条线贯穿始终。
另外,像本身蕴含数学概念的绘本,《365只企鹅》《兔子的12个大麻烦》等等也都很好。
兔子的12个大麻烦2511人有 · 评价1045 · 书评21
365只企鹅+跟小企鹅学数学261人有 · 评价131
还有韩国日本的数学启蒙读物,李毓佩的数学启蒙故事,也都很有故事性。
韩国彩图故事版科普百科系列: 最古老的智慧·数学 [7-14岁]10人有 · 评价1
奇妙的数王国1879人有 · 评价611 · 书评30
到了小学阶段,女儿喜欢上福尔摩斯,这种推理小说也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福尔摩斯探案集之血字的研究.四签名16人有 · 评价2
同样,东野圭吾的书也可以:
假面山庄(东野圭吾烧脑长篇)90人有 · 评价42 · 书评2
解忧杂货店1972人有 · 评价365 · 书评60
2、日常交流锻炼逻辑
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也要注意对话是否符合逻辑,应该表达清晰、简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形成高效简捷的思维通路。
另外,在家里开展辩论,或针对时事热点开展讨论,都会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起到锻炼作用。
还有我们投其所好开展的家庭阅读分享会,每次孩子都需要理清思路,给我们介绍一本书的内容,推荐的理由,自己对书的理解等等,另外还要根据我们的分享内容提出问题。这些过程也是对她逻辑思维的一个挑战。
3、通过游戏锻炼逻辑思维
让孩子自己发明游戏是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办法。设定游戏规则必须形成一个逻辑闭环,需要严谨,有需要有趣。玩游戏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大部分益智玩具其实都是基于对逻辑思维的提升。
二、搞懂概念
我觉得在小学阶段学数学,应该以打基础为目标。这个基础怎么打,我觉得关键是对概念要有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学前阶段,我们没有教孩子计算,而是带着她从各种角度来认识数字,熟悉数字。在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女儿迷上了汉声数学。我觉得这套书对理解数学概念很有帮助。
汉声数学图画书·第一辑4963人有 · 评价2484 · 书评84
读每一本,我们都需要找素材,边动手边动脑边讨论着读完,说实话很费功夫,但也很有收获。在那期间,孩子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她对数学的理解。(详见我的另一篇日志《生活中的数学》)
三、寻找规律
在日常闲聊中,我们会一起讨论、发现数学规律。比如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刚学了加法的闺女,自己推算出了乘法表,这让她很开心。在会了整数运算之后,她便推进到小数运算,正负数运算。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也再次验证了理解概念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闺女已经一点点喜欢上了数学,我觉得做好以上三点(逻辑、概念、规律),学好数学并不难。
四、题外话
前几天我发了帖子希望花友们贡献数学牛娃的日常表现。现在我把我的统计结果一并分享给大家:
🌸爱做题:14票(其中4票表示爱挑战难题)
🌸逻辑思维能力强:7票
🌸喜欢推导公式和定理,总结规律:7票
🌸喜欢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掌握新旧知识的链接:3票
🌸喜欢自学(超前学习):2票
🌸其他1票的项目有:理解能力、喜欢读数学有关书籍、喜欢玩数学游戏
花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项目统统对数学学习有帮助,如果发现孩子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或者偶尔做出这样的表现时,我们就加劲儿鼓励吧。以上观点仅供各位花友参考。在数学的学习之路上,期待你我相伴,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