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末(小一)报了钢琴,算琴童里开始比较晚的。
目前菲伯尔1教材两本马上学完。
第1级.课程和乐理-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165人有 · 评价68
课上两本教材一般过7、8首➕乐理,乐理感觉就是三言两语,配套乐理习题都让回家自己做,下次课检查。每周作业2~3首。目前每周练琴5~6次。每次10~20分钟。
一路遇见问题如下:
1、动作和指法
动作和指法上翘手腕、端肩、折指这些偶尔还是有。因为之前自行弹过简谱,有些不良习惯老师也一直在纠正。
2、断奏、连奏切换问题
因为年末汇演,不想练一首全新的。娃之前弹过简谱欢乐颂,老师觉得可以,但把谱子改了。让练另一个连奏版本。于是提前学了“连奏指法”,还加了“黑键”。学时是相当的费劲。指法和断奏差很多。练了一个月终于算有模有样了吧!现在后遗症就是断奏也不抬胳膊了。目前天天在强调。 但原定12月26日的年末汇演,因疫情反弹推迟了。
3、左手低音谱号不熟
五线谱基本学完了,右手中央C练的多,视奏没有什么问题。但左手低音记得还不熟练。总弹错。老师让回家画低音普号,弹左手时唱谱。因为赶上期末,也顾不上太多了,近2周弹琴每周也就3次。这周更是因为期末卷多,没时间练琴,请了一次假。
低音谱号还是要加强记一记。
4、畏难情绪
遇见难点的新谱子畏难情绪严重,这时一般软的、硬的轮流伺候。一般第一二天很费劲,第三天突然就会了,第四天就背谱。
5、弹琴积极性
怎么说呢,弹自己喜欢的,积极性很高。弹作业就没有耐心,最多三四遍就不爱弹了,进入焦躁的情绪。再弹我俩就两败俱伤。
学校学过的儿歌,都让我给她找简谱。像其多列、虫儿飞等都可以自弹自唱。平时也爱自己在琴上试谱,上学歌、小螺号、连冰雪奇缘2里 into the unknown都试出了几句。新听到的歌也爱试谱。一般坐在琴前半小时起码有10分钟是乱弹自己喜欢的。
自己在家没事就爱唱歌。学校学的、奶奶哼唱的红歌啥的,常挂在嘴边。
整体上热情还是很高,其实想想我们让娃学琴最终目的不就是想达到像她目前这种状态吗!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事愿意研究、创作。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不过目前走的还不扎实就想跑了。
整体上势头还不错,练琴并没有成为她的负担。
6、老母自鸡
钢琴对于我来说是完全未知的一个领域。所以我也在不断学习。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546人有 · 评价46 · 书评17
这本书通俗易懂,就像你在跟一个人聊天。没有太实质的技法上的。但会指导一些很接地气的怎么选教材、选老师、选钢琴、选班型、陪练琴的态度等等。随便翻翻、把有用的借鉴一下即可。
学琴以来听了一次钢琴讲座、一次大师课。
怎么说呢可能对于新琴童的指导性不强,因为我们很多还没学到呢。但对于小白家长来说还是有些指导意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师课上台的几个孩子弹的曲目已经都很难了。外行听起来已经相当牛了。但大师指出很多问题点,更多的是强调弹琴一定要用耳朵听,不是照谱弹出来就完了。比较关注情感上的表达。
7、给娃洗脑
买了如下这些书
国际大奖小说·注音版: 钢琴小精灵3949人有 · 评价1905 · 书评15
还买了一套科普《从小爱音乐》(还没看)
此外还听了一场胡桃夹子新年音乐会,熏陶一下。
曲目表:
怎么说呢,娃最喜欢《冰雪奇缘》,我最喜欢《权利的游戏》。感觉对于外行来说,还是听到自己熟悉的更有代入感。
小结:
因为练琴占用晚上黄金时段的读书时间,也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有时候也会很纠结。
路还长,走走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