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我参加的中学阶段很稀少的一次家长会。因为他爸总是抢着去开,所以我经常没机会。一开始还是惴惴的,听说这次全班的成绩都有滑坡,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发雷霆之怒啊?结果——
老师比家长还要放松,一个劲儿地给家长鼓劲儿,说孩子的好。恨不得把所有孩子都夸一个遍。
爸爸每次都是散会就走,从来不和老师多说一句话。所以孩子特别盼望我去找老师交流交流。我也不负娃的期望,耐着性子排队等各位老师依次接见。一直到晚上七点老师都散了我才从校园里出来,还有两位老师没聊上。
娃的成绩嘛(给我个掩面的表情),不过单看排名也可以啦,9科年二6科年三,只是卷面分比较吓人,未来如果拿去全市排名,北工大就是我们很好的出路。老师说了,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可以考上北工大的!💪家长们不要着急,多鼓励,多支持✊
班上有搞化竞的同学,这次北京市预赛分别拿到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班主任老师很欣慰。
老师反复强调了控制手机使用的问题,犯困的娃里就有我们一个。娃说历史、思政、生物都是他的睡觉课,气得我想揪他耳朵,不过想想我上大学时的高数课也是我的睡觉课,下不去手了。😂
老师查摆的问题招招被命中。回来向娃传达了。本来每周五都摆烂吃睡玩的,今天竟然立刻开始学习了,难得难得!
几位老师都说,共同的体会是:每次家长会,感觉家长比孩子和老师都更焦虑。(这样不对吗?至少显得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成绩嘛!)我的体会是:想取些真经太难了。老师们都把孩子往好了夸,可能这样更有利于父母情绪的稳定,才更有助于孩子内驱力的觉醒。
问了数学老师三个问题:
1.遇到难题思考一小时以上是不是钻牛角尖?不利于学习效率还带来不良情绪。
答:你以为137是怎么考出来的?没有这一小时又一小时的思考求索,他上哪里去拿这分呢?不过以后可以建议孩子最多半小时,想不通就停下来休息,回头问老师或者问同学,会有更多的启发。
2.孩子习惯性地放弃压轴题的最后一道,这样是不是不利于深度思考?画地为牢,觉得自己不胜任难题。
答:想办法让前面的题不丢分 ,这是最基本的拿分策略。至于压轴题,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去刷,偶尔做做,欣赏一下压轴题(注意老师的用词——“欣赏”),不要因为被卡住就生出情绪,要去体会它的精妙,尝试多角度的解法。思考、探索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3.孩子是不是很少找您问问题?说明他思考还不到位,除了作业外几乎不刷题。
答:他都会了没啥问题还找我问什么?不是刷题越多越好,年一不怎么刷题,但他认真总结错题,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式。
其实不去问也知道,娃物理的问题:一是对生活观察和思考得不够,比如洗衣机甩干的问题,都不知道其运作方式。二是抽象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喷泉的水柱问题。三是存在公式含义没有吃透的情况。老师反过来安慰我,卷面分不高但排名不算太差,要对孩子有信心。
化学老师给提的一个意见很中肯,别把疑问、不懂的地方留给明天。找老师问问题的孩子很多,要是担心问不上,每天吃完晚饭,别急着回家,在晚自习开始前请教同学,请教老师。保证比自己费时琢磨更有效,还启发了思路。
跑去找英语老师告了一状,自从高中,英语输入就基本归零。书也不读、音频也不听。老师说,您回去告诉孩子我对他的期望,希望他高考英语150!哎嘛~~回来反馈给娃,把娃给听乐了。
热闹的家长会结束了。我还认识了小一爸爸、J教授爸爸和同热爱日漫的同桌的妈妈。还和几位妈妈一起痛斥娃的刷手机没够行为(打不过就加入)。哈哈哈,家长会也是家长们一种宣泄情绪的交流机会。
老师说扣除高考、合格考,距离期末考试还有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