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儿童编程是智商税的话,那么桌游算不算呢?

2020-9-7 14:11 原创 · 图片4


No.019

上周五,朋友发过来一个儿童编程桌游,问我几岁的小孩子可以学编程,还问我儿童编程算是不是智商税?

小马在四岁的时候我在ipad上购买过一个付费的儿童编程教学游戏,名为《编程王国:米亚夺宝》。当时我给小马简单地讲解了一下,孩子就按照游戏的进程一关关地操作下去,每关能自己玩过去,但分值有时不会很高,比如循环语句的时候他不能理解意思,需要我旁边提示之后才能高分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起编程的思维方式,不涉及语言编写。

不久,小马在幼儿园的视力测试中情况不那么妙,出于对孩子视力的担心,我们基本停用了iPad的各种使用,每周只能小马20-30分钟的过瘾时间。编程思维这档子事也就停了下来。

所以当朋友给我发来这个儿童编程桌游信息的时候,正好有促销,价格上比较实惠,所以想着就算上当也损失有限,短期促销诱惑助攻之下也就立刻收了。我当即拿下的另一个原因,是编程思维被设计成了桌游,给孩子培养思维的过程不用那么学究气地灌输,气氛能比较平和,说不定还能有点小欢乐。

对于儿童编程是不是智商税这个问题,有的人会颔首赞同,有的人会置之一笑。在我的理解中,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智商税的成分,因为它不合逻辑。为什么大家会能够接受小孩子学钢琴学小提琴,即使清楚只有少数的人能成为音乐大师也要让孩子学习音乐参加考级,却会认为儿童学编程只是一个智商税呢?有人或许会提出莫扎特的例子来证明学音乐不是智商税,那么网上能够开坛授课讲编程的编程神童们,就是某天清晨起来就突然获得超能力变得天赋异禀了吗?

也有人会说,就像语言学习一样,音乐这玩意需要童子功,这点好像有那么点可以站得住脚。那么奥数呢,已经有多少幼儿园小朋友学着解决鸡兔同笼,每年的主打流行题还绝不重样。这种现象在其他不同的幼教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地体现,比如少儿魔方、少儿机器人等。

当今全球正处于一个鸡血的时代,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源自社会气势磅礴的育儿压力。压力面前能够我行我素岿然不动的人一定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家长逃无可逃地会受压力的影响,或主动或被动地策划自己的育儿大计,恨不能象武侠大师那般手心贴着孩子的后背运力发功,将毕生功力注入孩子的任督二脉。家长们往往会按照孩子的兴趣、自己的喜好以及个人对社会发展的某些判断,对各种学科知识加以选择地让孩子们进行学习,接触时间相比十年二十年前的孩子都要早很多。

如何让孩子学习掌握各种学科知识而不产生副作用,说要考验家长的智慧可能有点过,毕竟社会上已经有太多可供借鉴效仿或者作为前车之鉴的案例。寓教于乐,是几千年教育界始终在致力追求的东西,却无定式可循,因为不同时期的乐是不一样的,不同时期教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把尝试的目光转向了桌游,将桌游列入了学习工具的范畴,研发出各种带有学习辅助功能的桌游,涉及到的学习领域包括汉字(《汉字小英雄》)、诗词(《妙手成佳句》)、算术(《锦树》、《逻辑99》)、数独(《数独探险家》)、编程(《编程乌龟》)、英语(《自然拼读》),等等。连桌游界鼎鼎有名的一刻馆也开始主攻少儿桌游,其中不乏一些学科指向性非常明显的桌游,如《妙手成佳句》、《海内存知己》、《诺亚方舟》、《小狮子的动物园》等。

在这种形势之下,出现儿童编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对应的桌游是再也正常不过的情况了。如果说儿童编程是智商税,那么桌游也是。

本文首发于五龄童带教心得公众号“马当路”(mdl484)


回应1 举报
赞1
收藏1
5年前
谢谢分享(*°∀°)=3
发布

推荐阅读

马当路484弄24号后门
马当路484弄24号后门
2015
作者热门日志
不惑爹的育儿故事之英语轨迹(1)  赞31 · 收藏48 · 评论40
我的一线大白话 阅读重质不重量  赞15 · 收藏5 · 评论35
也谈《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的得与失  赞16 · 收藏21 · 评论2
孩子特别喜欢的桌游  赞11 · 收藏26
不惑爹的育儿故事之2017纲领性盘点  赞5 · 收藏7 · 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