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缤纷的“花式阅读”——并非只有坐在书桌前才叫学习

2015
2017-9-30 12:52 原创 · 图片13


今天给大家做的分享源自我对“关联性学习”的关注,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解决3个问题。 

 



同样是看电视剧,别人看一遍我看了两三遍,别人琢磨剧情我也琢磨剧情,为什么我看过了除了留下模糊的情节,而别人看出了学霸的经验?同样是阅读一本书,别人看一遍我看一遍,别人做笔记我也做笔记,可为什么别人看完就能做一场小分享会,我却看了和没看似的,脑中一片空白?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若送他一面书墙”,我送了,可是孩子对阅读压根提不起兴趣,每每都是我拿着书对他说“你看看这个好有趣噢,这个和这个连起来可以一个侧面抽烟斗的人耶!”,孩子总是一脸莫名其妙地望着我,仿佛我说的是外星语。这书墙一定是白送了…… 
 



多年以前尚未踏入婚姻殿堂时,我是一名自信的职场女性,工作上再棘手的任务我也能轻松搞定,精致的妆容仿佛没有任何波澜。我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我的经历,我的涵养,我的忍耐竟然会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到崩溃的地步。简单的知识点讲过又错做过又忘,拖延和开小差他最行!说好的岁月静好呢?我为何反成为咆哮大妈? 
 


回答这三个问题前,我们引入一个新定义——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重定义,意义学习重概念。定义和概念属于不一样的范畴。定义告诉你这是什么,如“机械学习即了解名词的定义是什么”。概念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概”,第二是“念”。你不是把定义背下来了就叫做概念。概即概括,用自己的语言将定义概括成自己懂的“规律”。概括为规律后,要不断地“念”,进而完全存进大脑里,需要提取的时候马上提取出来。 

意义学习是通过关联新知识和旧知识,在旧知识的理解上学习新的知识。它不仅取决于旧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也取决于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即使大家都是阅读同一本书,收获一样吗? 

不一样。 

首先,大家的基础知识不同。《绝非天赋》提到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实验:同为6岁的儿童。精英阶层父母的孩子与工薪阶层父母、贫民阶层父母的孩子,在词汇量上有显著区别,精英阶层的孩子竟然可以累积听到3000的词汇量,工薪阶层为2000,贫民阶层为1000。父母平时谈论和接触的话题,谈论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被孩子所接收,造成了同样上小学,同样的老师讲授,同样的学习时间,孩子们的表现也会有差异。那些家长早已讲过的内容,孩子可以很迅速地基于旧知识上补充新知识;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孩子,面对的则是没有任何根基的“新知识”。 

试想,一个家庭里父母都特别喜欢数学,在家里经常谈论和数学有关的话题,提到非常多的定义,渐渐就会被孩子吸收,孩子在吸收的过程会想方设法寻找规律,当他完全理解这个概念后,读书时遇到讲授类似的内容,他就能很快地对知识加工,成为更深入的知识。比起家里完全不谈论数学的家庭,速度自然是不一样的。 

其次,有基础知识还不够,意义学习最关键的步骤在于“关联”。有基础知识,但是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做任何联系,只孤立地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学习就成为了机械的学习,学了忘记,时间长了忘记。任何孤立的学习都是“耍流氓”,任何孤立的学习,都会自然而然地遗忘。 

大长今之所以在做御膳厨房宫女时能够从0开始追上学霸崔今英,做医女的时候能够比别人学得更扎实,就在于韩尚宫从小就以一种“新旧知识关联”的方式教育她,最终让她成为真正的学霸。漏屋在《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和误区》里提道:“有效输入=复述你理解的内容+一丁点的难度+重复运用”;《拆书帮——这样读书就够了》提到:“有效阅读=复述某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再次应用于实际”;知名公众号,被百度花千万请去做顾问的“李叫兽”,提到自己的学习方法:“看到书上理论的例子,我不会随便看一下就过去了,我会至少举出5个衍生的例子,用以支持理论。这些都是以旧知识关联新知识的例子”。 

第三,选择不平庸的方式提供新知识。每一次提供新的知识材料,都要特别关注是否具备重复的“关联”命题,提供的材料要有助于理解命题的规律,形成概念。深度则应该从低阶到高阶,建立整体的架构。 

很多人知道思维导图很有用,想学了于是上网买一本书回来学习。我选择的是陈资壁的《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网友们的选择就五花八门了。有把东尼博赞一整套思维导图买回家的,有买《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的,有买《mindmap for kids》的,有买《思维导图实战手册》的。最让人吃惊的是,每个人竟然都不止买了1本。听说我是用陈资壁的书学习的,网友们就去把这本书买到各大电商都断货了(在手中还有其他思维导图书籍的前提下)。 

这样提供新知识的方式正确吗?我们时常说宁缺毋滥。买书的时候,可按照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来选书,WHAT型的操作规程书,HOW型的理论联系实际书,WHY型理论书,每一种1本即可。对于操作技能的书籍,选择一本操作规程书即可,如果感兴趣也可以看看东尼博赞的理论书,买了一大堆WHAT型书籍却一本也不看等于没用;买了一大堆WHAT型书籍,即使看完了,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我使用思维导图,是为了能够增进阅读能力,我发现他们有某种内在联系,于是我添置了一本HOW型书籍《快速阅读》,添置了一本WHY型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出于有目的的选择,我所选择的《快速阅读》正是将阅读和思维导图联系在一起应用的书籍。于是我的阅读水平和思维导图能力都一起提高了。 

大长今是如何学成学霸的? 

韩尚宫最开始教育长今,是让她拿水。韩尚宫只说一句“拿喝的水来”,其余一概不提示。不停拿水的长今非常困惑,冷水不对,热水不对,有树叶飘着的水也不对,后来她终于忍不住向韩尚宫发问:“为什么您总是不停地让我拿水呢?” 

韩尚宫谆谆善诱:“你应该知道的呀!你为什么要煮下了土雨后的水呢?”(关联性提问) 

长今灵光一闪:“啊!”她这声反应,就是想起妈妈拿水给她喝的情景,妈妈会问许多许多的问题(旧知识)。长今就依葫芦画瓢询问韩尚宫的身体情况,拿出正确的水,习得做食物之人要清楚地了解吃食物人的身体情况,奉上适合他食用的食物(新知识)。 

韩尚宫正式成为长今的老师后,并没有一开始就像其他尚宫那样,教基本功比如刀法做菜,而是要长今找100种蔬菜(通过找的过程铺垫外观旧知识)。 

 

  • 外在信息关联内在信息


“使用实物联系理论的方法,让长今对每一种蔬菜有感官上的认识【外在知识】,再教授这种蔬菜的内在知识,即在充分认识实物外在形状的基础上,再熟记各种蔬菜的内在理论知识,是为了让长今分辨各种食材的味道【外在知识成为旧知识,蔬菜的特性成为关联的新知识——内在知识】。” 

 

  • 内在信息关联实际应用


“(食材)特性(包括外表形状、内在寒热温凉和有毒无毒等)【内在知识成为旧知识,实际应用在进食者身上会有什么效果成为关联的新知识】。” 

 

  • 单一应用关联搭配应用


“以及各种食材相搭配【单一应用成为旧知识,多种食材搭配成为关联的新知识】会产生什么变化或有什么味道等” 

 

  • 饮食领域关联药食同源(跨领域)


“同时,也教长今哪些食材适合于哪些体质或者疾病之人食用或禁忌。【单一关注饮食领域成为旧知识,同时关注以食疗代替药疗的饮食和医学领域为关联性的新知识】”(来源百度贴吧帖子《大长今》中长今的两位老师:韩尚宫与张德_大长今吧》) 

找水的过程也一样,找出不同的水【不同地点的水味道是不同的成为旧知识】,品尝它的味道【每一种水独特的味道成为关联的新知识】、不同的搭配烹调味道【单一应用成为旧知识,搭配使用成为关联的新知识】。 

张德教授对医术一窍不通的长今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背书,背书的过程看起来是机械学习,然而,它在此处的作用是迅速为长今建立“旧知识”体系。旧知识体系建立好后,张德就带长今诊疗病人,让长今根据背的书结合看的病人,理论联系实际【背书成为旧知识体系,通过诊疗病人关联新知识】。 

长今所遇到的老师都是极有教学技巧的老师,在考虑学生的接受度的情况下,不断更新旧知识库,关联新知识,并把新知识内化为旧知识。 

长今为何比所有御膳厨房的宫女都出众?御膳厨房的宫女,一板一眼地根据尚宫教什么,自己学什么,当这些全部成为旧知识,再也不更新新的知识。而长今不一样,她不仅学尚宫教的知识,她还自己做实验,尝试在尚宫的知识之外,让食物更美味的方式(关联+新知识)。 

长今为何比所有太医院的医生都出众?太医院的医生但凡诊脉后,就查阅医书(旧知识)。长今通过在活人署治疗不同的患者,不拘泥于医书,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试验性地给予不同的治疗,通过实验总结出最有效的处方(关联+新知识)。 

当旧知识已经完全内化,适当地增加新知识,既不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也是更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拆书帮所推荐的阅读方式,也属于近年来很火的“刻意练习”。 

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书籍和玩具? 

家长给孩子买书会和给自己买书一样,像思维导图的例子,家里买了一大堆相同类型的WHAT型书籍。 

当发现孩子有某方面的兴趣时,比如火车,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市面上所有关于火车的绘本都买回家呢? 

这样孩子就会爱上阅读了吗?不是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会有阅读焦虑症。当家里的书籍多到超出他的预期,他同样会阅读焦虑。有段时间我没整理豆豆的书柜,书多到他都拿不出来了,他就开始不喜欢去拿书来读,后来简化他的书柜,他又开始喜欢拿书了。所以,同一类型的书,其实只需要一本有代表性的,日后根据需要再补充。即使妈妈们确实因为活动给力买了许多许多的书,也要好好藏着,到时间了,才一本一本地拿出来。 
 

  • 兴趣关联内容


继续拿火车举例。当我发现豆豆很喜欢车的时候【兴趣触发点】,我在绘本的推荐书单里来回筛选,最终选择了《火车快跑》【从兴趣关联内容,车成为旧知识,火车有多节车厢成为新知识】。 

 

  • 外在信息关联内在信息


孩子果然被明快的颜色,好玩的内容所吸引,读了一次又一次。当他开始厌倦这本书的时候,我又适时地补充了《Inside freight train》,这是《火车快跑》的姐妹篇,是一本可以拆开看里面的立体书【从外面关联里面,火车有多节车厢成为旧知识,车厢里面可以放物品成为新知识】,豆豆又被新奇的书籍所吸引,自己尝试动手去拉。 

 

  • 平面信息关联立体信息


平面的火车认识以后,我给他挑选了一套木制轨道火车玩具【从平面关联立体,平面火车成为旧知识,立体火车成为新知识】。 

 

  • 单一学科关联多种学科


他发现火车的车厢与车厢之间是连接的【从单一领域关联多种学科,多节车厢可连接为旧知识,车厢间能贴在一起,也能互斥,磁铁的基本属性成为新知识,又能成为日后补充磁场的旧知识】。 

轨道能摆成各种各样的样子,火车从高处冲下来,如果不在轨道上而是直接冲下木地板行驶,会走得更远【从单一领域关联多种学科,成为日后补充物理学摩擦力的旧知识】。 

轨道和轨道的连接,可连成不同的形状,还可以搭在别的物品上,还可以摆成数字形状【从单一领域关联多种学科,摆成玩具推荐的8字形状成为旧知识,不要有固定思维成为新知识】。 

再过一段时间,豆豆乘坐过高铁后,我会补充《揭秘火车》,了解火车的制造、运作原理,并带他再次造访地铁博物馆以理论联系实际。 

群里的虫虫妈妈也是一位深谙关联性学习的妈妈,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 兴趣触发关联相关书籍


一开始,都是从书籍开始,这是最经济易行的简便方式。通过WHAT型绘本建立了孩子的知识库(旧知识),当孩子对恐龙有一定了解后,加入了恐龙图鉴【认识更多的恐龙成为新知识】,还有恐龙百科【恐龙的特点、生活习性成为新知识】。 
 

  • 模糊信息关联细节信息


随后是从看别人画到动手画,恐龙的大致轮廓成为旧知识,恐龙的特点和细节成为关联的新知识。购买的恐龙玩具,平面恐龙是旧知识,立体恐龙成为关联的新知识。 

 

  • 平面信息关联立体信息


从平面到立体,平面恐龙成为旧知识后,参观博物馆观看真实的恐龙化石,了解恐龙的生活时代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成为关联的新知识。 

 

  • 单一学科信息关联跨学科信息


对恐龙的了解成为旧知识,观看纪录片后,对环境、气候的变迁等成为了关联的新知识。从单一学科【动物学科】过渡到了【环境科学】。 

此外,通过带孩子去看恐龙的舞台剧和COSPLAY恐龙,都属于不平庸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快乐地掌握了某些恐龙的特点。 

基于上述原则来选择书籍,你就不会一买就买套书,一买就买一堆书,这样不仅钱都花在刀刃上,孩子也能感受到你选书的用心。学习从来就应该通过各种感官刺激,而不是仅仅基于坐在书桌前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同样基于上述原则,你也不会一买就买一大堆玩具,或者苦恼自己买的玩具孩子不喜欢,或者玩一下就不玩了。 

这样孩子是否会爱上阅读?我认为会的,每一次的难度提升,都是在恰到好处的“一点”上,当你不再平庸而模式化地提供素材,你想尽办法花式重复,孩子就会在你的素材上不断学习和提高。如果你始终选择平面的素材,把和火车有关的各种绘本都买回来,但没有体现难度的层次感,孩子的理解最多只能停留在表面。即使看再多的绘本,都很难有质的提升。 

保护孩子的关联性能力 

有一天,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我问他脸上的器官是什么。前面都答对了,等我摸着他的眉毛问:这是什么? 

孩子清脆地回答:彩虹! 

我噗嗤地笑了。想起我此前带他读书的时候,看到彩虹就告诉他:这是彩虹! 

如果是往常,我一定会说:错了错了,这个不是彩虹,这个是眉毛! 

可在理解了关联性学习后,我发现孩子并不是随随便便说出“彩虹”这个名词的,他发现了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规律”: 

“眉毛和彩虹,它们弯起来的弧度,是一样一样的。” 

我和颜悦色地摸着孩子的头说: 

“原来是彩虹呀!是噢,妈咪都没有发现,原来眉毛和彩虹一样,都是弯弯的呢! ” 

此后,他玩火车的时候利用有弧度的铁轨排成了弯弯的形状,他再一次指着对我说: 

“彩虹!” 

我就知道,他是真正把名词的特性关联在一起了。成年人看到的“固定”的物品名字,而孩子看到的是“规律的相似性”。成年人在不断纠正孩子的错误的时候,也把这种关联的能力削弱了。等到真正上学学习了后,失去关联性能力的孩子就很难通过自身感受到知识点间的关联性,进而像成年人一样用固定的思维学习,但知识点是孤立的存在,彼此对彼此没有产生“意义”的时候,自然很难很难被内化和掌握。 

如何指导孩子写作业? 

陪孩子写作业的妈妈对鸡飞狗跳这四个字必定是感同身受。妈妈们一看就知道一看就会做不断耐着性子给孩子讲解,孩子就是不会,当场好像听懂了会做了,下次遇到题目,变了一点都不会做。再好的耐心也被磨光。 

妈妈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的陪读方式不对呢? 

孩子对知识点不理解,是因为他们可能对新知识点所需要的先修旧知识点不理解,所以他们的逻辑体系无法搭建起来,桥墩地基都没打好,光在桥顶和楼顶装饰花纹,可真没什么用。 

何况父母大都不是专业的教师,自己也不曾研读过教学大纲,没有分析过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己看到的知识点也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知识点。 

其次,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都在成长的过程,和成人的能力无法相比,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思考,理清思路。 

与其做咆哮大妈,不如做一个温柔的妈妈,想办法设置“难一点”的新知识,保护好他的关联性,帮助孩子扎实地打好基础,前进吧! 

创作花絮:关联性学习的探索过程 

我最开始阅读叶圣陶先生和夏可尊先生两位亲家共同编写的初中语文入门书《文心》时,看到了第13章《触发》。里面的“勿将文字只作文字读”“读书贵有新得最重要是触发的功夫,即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事”仿佛一枚星星,照亮了我。 

我想到了李一诺说的“领导要求做到1,很多人就做到1,或者2,而我会做到34,甚至5”,触发了我对《大长今》中长今拿水的记忆。于是我重新看这部韩剧,目的是学习韩尚宫的教育方式。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工匠教育,足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人,但它没有教育孩子如何去热爱,如何思考,如何坚持和如何探索。我们很擅长用功利的方式教育普通孩子,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一个聪明的孩子。 

看完电视剧后,我认为长今是发现式的教育,我搜索相关书籍,找到了这本《概念图》,发现式的教育并没有太多成效,它提出了如何学习的实质——关联性学习。 

我如醍醐灌顶,才发现很多书籍都提到了这种学习方式,只是那是实践后的推论,没有形成理论。 

当得知实质后,成年人害怕学习的方面也可以藉由旧知识关联新知识来设计提升,同时帮助成年人做出行为决策。 

最后讲一讲大长今的学习心得。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言的,你付出多少,自然收获多少。徐长今被贬去多栽轩的时候,是怎么通过笔记学习御膳厨房的知识呢? 

她首先把笔记背下来。【笔记的内容成为旧知识】;然后她把对应的每项都通过实物来辨认【关联的新知识】。 

她每天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在本子上,用于不断翻看防止遗忘【意义学习中的概和念】, 

她把自己种植百本所试过的方法全部记录下来,失败了就查阅书籍换一种方法,直到成功为止,这是最原始的科研思维【照本宣科成为旧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实验成为关联的新知识】 

所以她的基础知识是相当扎实的。 

我一直很喜欢很多本书一起读,找出其中相似的概念、命题和想法,综合在一起,发现了有趣的事。仔细想想,可能最开始从上慕课,台湾国立大学吕世浩老师教的《中国历史与人物——秦始皇》开始,渐渐学到了看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文本追寻真相的方法,通过评估不同人的评价得出自己的真实评价。现在才知道,这就是最原始的关联性学习。 

想起绕梁三日的小说《塔尖恋人》里面讲到,女主角给弟弟讲《论语》,每年都讲,她可以一直给弟弟讲到18岁,因为她可以做到同一部书籍,每次逐步深入讲解。这也是最原始的关联性的略深入的新知识。 

我们现在的时代,信息化到极致,学习讲究效率,一上来就希望把所有的知识点掌握完,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顾及,在没有足够时间吸收的前提下,收效是甚微的。也许,我们应该试一试大多阔斧地用减法,筛选出真正的理念和规律,指导自己的行为。 

读完这篇文章,你不需要记忆复杂的从什么方面关联什么方面,你只需要记住: 

新知识通过关联旧知识进行学习,是最有效的,然后你就利用手头所有的资源进行新旧知识关联,这篇文章的精华你就掌握了! 

生活从不需要你真正学很多很多的知识,一通百通,很多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认为真正的好文章, 

它没有教你怎么做,你却清晰地知道该怎么做; 

它拥有很长的篇幅,却只有极短的精华; 

它没有不断蹦新定义,却谆谆善诱概和念,让你读完了,就记住了。 

真正的好理念,必定是直接记忆到脑海深处的。 

参考资料: 
1、《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 [美] Joseph D.Novak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三章 
2、《文心 夏丏尊》 (作者), 叶圣陶 (作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3章 触发 
3、《大长今》 韩国电视剧 2003年 
4、《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和误区》 漏屋 
5、《拆书帮——这样读书就够了》 赵周 
6、《从为什么开始》[美]西蒙斯涅克 
7、公众号李叫兽的学习方法 
8、百度贴吧《大长今》中长今的两位老师:韩尚宫与张德_大长今吧》 

图片资料: 
1、PPT图片内的素材大部分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恐龙的意义学习图片素材和案例源于虫虫妈妈,版权归虫虫妈妈所有。 

 


回应21 举报
赞27
收藏113
7年前
在raz的教案里面,每一篇都反反复复要你让孩子们联系旧知识,我觉得教案都有点祥林嫂了,心想联系旧知识为啥摆在这么高的高度呢,原来真的有科学依据。小花生的妈妈真是卧虎藏龙,收藏了慢慢消化消化
7年前
受教了👍👍👍好多知识点
7年前
好文👍👍👍👍👍学习了,牛妈
7年前
好文章,楼主用心了。收藏一下,认真拜读
7年前
插图是用ppt做的吗,真的太用心了
7年前
小虞同学 在raz的教案里面,每一篇都反反复复要你让孩子们联系旧知识,我觉得教案都有点祥...
确实,当新知识过多地扑面而来,其实并非很好的接受方式。现在的学习过于强调高效和全面,实则了新旧知识关联这一基本原则。不关联新知识,难以形成网络存进大脑硬盘里。
7年前
元宝妈Lisa 插图是用ppt做的吗,真的太用心了
是的,PPT做的,不用一下这技能会忘了
7年前
时光Starry 好文👍👍👍👍👍学习了,牛妈
一起学习:)
7年前
BJ城市边缘 好文章,楼主用心了。收藏一下,认真拜读
希望能抛砖引玉!
7年前
20170803MY 受教了👍👍👍好多知识点
关联性学习很有意思,最近又发现一些知识点,下次再分享
更多
发布

推荐阅读

椰子婷
椰子婷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