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规定要求增大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古文篇目的数量和比例,一时间引发学生和家长的热议。要不要学那么多古文?学了有什么意义?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结果告诉我:语文不好的学生数学不会大好,因为看不懂题干里的文字陷阱;语文不好的学生英语肯定不好,自己的母语都说不利索,怎么指望说好人家的母语。
怎样学好语文?多少过来人总结出两个经验:一是学好鲁迅,二是学好古文。
学古诗古文除了应付考试,还有不少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好处。今天我单说三个看得见的好处:
一是帮助我们把话讲清楚。
古诗古文的内容是高度精炼的。这个特点是和古代的生产力局限性相关联的。你想在古代笔墨纸砚多么珍贵啊,一般的家庭,像什么务农的,做小买卖的,谁会把闲钱花在这个地方。因此有机会舞文弄墨的人通常都是经济条件还行的,但即便这样,也不敢随图随抹,乱写一通。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古人写文章必须精炼,用最少的字数把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清楚。相反,如果谁写文章啰里啰唆,不知所云,一是增大金钱开支,二是会遭到其他文人鄙视,自己心里也过不了关。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原先的开头是这样的“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欧阳修写完之后请了几位专业人士一同品鉴一番,人家一致的意见就是开头太啰嗦。
在那个年代,啰嗦是仅次于狗屁不通的差评。大文豪欧阳修可丢不起这人,再次到实地勘察,寻找灵感。回来之后,大笔一挥,把开头改成了“环滁皆山也”。5个字就o了,简洁明了,干脆利落,最终成就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我作为语文老师,经常要给学生批改作文。写文章太啰嗦是一大通病,这和现在的时代特征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现在大家用微信联系,我说一句话,对方听不明白,没关系,我补充解释,你还不明白,我再解析一番,几个回合下来要不了太多时间。因此大家懒得在每一次发送时遣词造句,精炼语义。还有就是学生们特别喜欢用一些他们这个年代特有的简称和短语进行交流,虽然也很精炼,但是在写作文,或者其他书面表达时不能使用。离开了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短语和缩写,好多学生似乎不擅长用普通正常的文字把自己的基本意思表达清楚。因此写出来的文章看似一大坨,其实翻来覆去讲的都是重复的事情。我看到这类作文往往火很大,一定是不会给太高的分数。
通过学习古文,能够提高学生写文章时的准确度和精炼度,最起码能够帮助他们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让听者准确地get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想无论这些学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这个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种能力应该是必须的吧。
二是帮助我们把话说得有意思。
古诗古文的表现手法非常高级,是现代文所不能比拟的。比如今天学生们去听了场音乐会,回来布置一个题目,点评一下今天的音乐表演。这个怎么写?最不会写的学生只能这样写:“我靠,这音乐太好听啦!”文雅一点的学生是这样写的:“音乐委婉动听,宛如天籁。”上述的写法都有一个特点,就事论事,从表现手法上讲比较低级,听者听完犹如隔靴搔痒,意犹未尽。
那么古诗古文中有哪些高级的表现手法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直接描写琵琶弹奏的段落中是这样描绘的,当弹奏刚刚开始时,琵琶的声音还比较轻,虽轻但是有内容,怎么个说法?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了后期,声音渐响,乐曲来到了高潮,怎么描绘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种表现手法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什么?通透。这种方法就叫通感,是极高级的表现手法。会拟人,比喻,夸张这些就能写出好文章了吗?不!这样的水平只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学水平,什么时候在现代文写作中用好通感这样高级的技术,你就能站在更高的平台,发现更远的天地。
三是帮助我们把话说得很安全。
有一位家长曾经说过:现在很多人说话啰嗦,其实不是没有能力把话讲清楚,而是出于形势需要,必须说一大堆有用的废话。Speak a lot but say nothing是一种高级的写作技巧,要比把话说清楚更难做到。
假设这真是社会现实,那么学习古文同样是有所帮助的。这话作何解释?因为古代文人往往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政客。既然参与了政治,说话写文章自然要小心,因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还有可能掉脑袋。所以在说话时既要充分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但有时不得不难得糊涂,含蓄地留有空间。
今时今日虽然环境不似古代那样严苛,在信息高度流通的今天,话说得太满,说得太过是会被事后追责的,这就叫文责自负。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在很多事情吃不准的前提下,写文章要含蓄,要留有空间。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个故事,赵王派使者去看望老将廉颇,只提了一个要求:暗中观察廉颇的身体情况。使者知道其实赵王是在检验是否有必要再次启用老将上阵杀敌。这牵涉到朝廷的利益分配,因此利益相关方都对使者做了工作,要求使者做出对己方有利的陈述。这下使者为难了,如果非此即彼选一头,那么必然得罪另一头,自己作为一个小人物下场不会好。如何两边不得罪保全自己呢?使者最后是这样回报的:“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你可以说廉颇身体好,年纪那么大了,还能吃那么多饭;你也可以反着理解,吃一顿饭上了三次厕所,人老肠先老。但是我作为使者,言尽于此,之后的账不要算在我的头上。
当然,我不是主张要装傻充愣,虚与委蛇,但是在情况不明时,很有必要含蓄地表达,这是古人的智慧,必要时可以采用。
说了那么多,也许你会问,既然学古诗古文那么好,学生们是不是真心喜欢呢?实话实说,恰恰相反,大部分学生视之为负担,喜欢是肯定没有的,要不是为了考试,谁会学这些东西?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好多,站在我的职业角度来看,我认为也是有如下三个原因:
一是对于古诗古文肢解化的教学方式大煞风景。
其实大部分的学生是会喜欢古诗古文的,因为其中蕴含的文化是深藏在我们血液里的,当处于一定的条件,这种文化自然而然就会被唤醒。
但是因为考试需要,我们必须把古文肢解,出题,考试,这样就破坏了其本身的美感。打个比方,我在吃一盘大肠,觉得很不错。这时边上跑来一人,解释说这一段肠子是小肠,用途是吸收食物的营养;这一段场子是大肠,用途是储藏粪便;还有这段是乙状结肠。。。。。。当我听完这些,我会有吃的欲望吗?
其实有时给学生出题,我也很纠结。请问这个地方为什么用矣结尾,而不是也结尾?请问,这里为什么用诸而不是之于?学生们搞得焦头烂额,我的心里也没有成就感,因为我通过阅读大量古诗古文知道,其实这里面未必有什么道理,古人写作时兴之所至,就这么用了,也没多想什么。后人拼命穿凿,绞尽脑汁地出题。每每这时,我真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前些天网上大火的视频——王洛勇老师用英语朗诵《出师表》就很能说明问题。英语的《出师表》,你听得懂吗?我相信,中文的《出师表》很多人都不懂或者早就忘了讲的是啥?但为什么我们会痴迷于王老师的演绎,因为他通过纯正的语音和真挚的感情,外加烘托气氛的BGM成功地传达了《出师表》的艺术之美,你可以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你懂这是一种美。
二是过分强调古诗古文的政治性,而忽略文学性。
我按照教纲、考纲教学生古文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自己究竟是语文老师,还是是政治老师?
比如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耳熟能详,几代人的必考篇目。我个人观点是在古文教学中把这篇文章摆在那么高的地方不合适,从文学成就来讲,诸葛亮在汉末那个时代是排不进一流的,《出师表》从文学性上讲其实还蛮一般的,它的优点在于结构工整,内容表现充分。其他的优点还真乏善可陈,就说同时代曹操的《铜雀台赋》,曹植的《洛神赋》,那种天外飞仙的艺术呈现力是《出师表》所不能比拟的。《出师表》能够占据如此高的地位还是有赖于其一以贯之的政治正确,古人不是有云:读《出师表》不落泪是为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是为不孝。我去,前者我读了不下千遍,我真的流不出泪,怎么办?我不忠吗?但是没有办法,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只能自己先感动自己,不断向学生强调诸葛丞相的忠心耿耿,这个过程真的蛮尴尬的,每每讲到最后,我也像丞相结尾处所言: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能不能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就像薛之谦唱的那样,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三是任课老师无法呈现有些古文古诗的真正价值。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内容博大精深,老师都吃不透怎么教学生?有的老师认为主要教学生学习苏轼高超的写作技巧,特别是写景方面。这一点我是反对的,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派,豪放同时意味着不拘小节,因此苏轼的文章在写作技巧方面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而且这个人就有个缺点——啰嗦,他的文章同样啰嗦,这个要不要教给学生?
有的老师认为要教学生学习苏轼在贬官之后乐观豁达的心态,寄情于山水,淡泊明志。这样教好是好,可很容易引导到及时行乐上面去,人家苏大胡子确实就是这样提倡的,总不见得让我们也这样教学生吧?
还有老师讲《赤壁赋》其实重点讲的是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人之于自己和之于整个宇宙的意义,要教学生学辩证法。好嘛,又回到政治课的路子上了。
我自己的看法认为《赤壁赋》特别像一幕舞台剧,一舟、一月、一江、数人,镜头时而切到近景,聚焦于人;时而拉至远景,重心于月,苏轼就好比其中的导演,通过不断变化的镜头语言呈现一种穿越时空的奥妙,呈现的是一种美学,至于教育了什么,真的显得好牵强。当然,这种观点也只能烂在我肚子,不敢随便拿到课堂上讲,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分数负责。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你对学古文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除非你的孩子走体制外路线,只要还在体制的框框内,比以往学习更多的古文是不可避免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与其等到高中再去强背72篇古文,不如从小打好基础,以后无论风云怎样变换,我自岿然不动。
我家里有一个5岁的孩子,我已经开始对他进行古诗、古文的启蒙了。我知道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三字经》和《弟子规》,我个人没有做这样的选择。因为众所周知,《三字经》和《弟子规》都蕴含着不少封建残余,内容涉及愚化和奴化,读之有害。大部分家长都没有能力或者精力做到去其糟粕,因此贸贸然就让孩子背、记,学,可能有副作用。
但是好在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好比一个超大IP,有的是万无一失的内容供孩子好好学习。比如5、6岁的小孩子,正是喜欢接触自然的年龄,我国的古诗古文里面有大量的描写自然的作品,内容简单清新,没有苦大仇深,也不用背负家国天下,正好用来帮助孩子体会自然,体会传统文化营造的意境。
举一些例子吧。我们都会带孩子去山水之地旅游,看到树木、流水就可以顺势教教孩子王维的《山居秋暝》,其中有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都是时常可见之景,面对着实景教授要比生背效果好得多。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启发:明月高悬于天,清泉静卧于地,一高一低相映成趣;明月静止无声,清泉流动带响,一静一动交相辉映。这就是一种高级的表达方式。
这首诗之后还有两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表现手法更加高级。洗衣服的妇女回来了,我怎么知道的?不是看见的,是因为我听见竹林中传来了声响;渔舟出发捕鱼了,我同样没有看到但是知道,因为莲花在摆动,那是因为渔舟泛起的水波激的。这就是通感,我描绘的是A,但我落笔在B,产生的效果要比直接写A更妙。家里如果有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以此作为写作教学案例。
还比如,孩子到农村或者农家乐郊游,就可以教他李绅的《悯农》: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小小孩可以重点教教前两句,怎么就一颗种子种下去长出那么多米呢?激发孩子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初步了解;大一点的孩子重点教教后两句,为什么收成这么好?土地都被充分利用,按说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农夫却饿死了,引导孩子对其内在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
还有,我自己家里是个男孩子,以后大了肯定要和小伙伴们厮混在一起,称兄道弟。到那个时候就可以教他《诗经 秦风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泽/裳。字面上可以教他什么是长袍(袍),什么是外衣(泽),什么是内衣(裳),然后引申出袍泽之谊,志同道合的同学之谊就是一种袍泽之谊,好到能穿一件衣服,所以要珍惜友谊,交真正的好朋友。
你看,很简单的几首诗,可以有很多种用法:可以直观地认识自然;深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学习高级的写作技巧;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东西是死的,用法是活的,对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必有一款适合你。对于语文教学加大古文的比例,我是赞同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台湾的同行交流蛮多的,据我所知在台湾有些学校,古文课是独立于语文课而存在的,通过学生之间的直接比较,台湾同胞的国语功底真的要强出我们一头。都是炎黄子孙,咱们不能落后了,是不?!另外,咱们不去说学古文多有用吧,这样功利化了,无用之用才是真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