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那些获得国内外顶级奖项的儿童和青少年读物 …

2009
2016-1-26 21:17 原创 · 图片17

一眨眼,到了2015年倒数第二天。今天是出书单的日子,檩子做了一个功课,就是看看这一年获得国际顶级大奖的书有哪些。我先整理了一下有哪些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儿童图书奖,然后看了获奖书的介绍。这些书当中,有适合小朋友的图画书,也有适合大孩子的小说。总的感觉,这些书是很好,但在文化上、语言上还是和中国孩子的认知存在一些距离。就拿已经出中文版的《小白找朋友》来说,里面提到的 imaginery friend(幻想朋友),就是一个中国孩子比较陌生的概念。另外,很多获奖的青少年书都会涉及到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种族、人性、价值观问题的深度探讨,这对中国孩子来说也是比较陌生的。

不过,檩子认为,这些获奖图书,文学和思想价值本身都是很高的,了解一下,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这其中,尤其推荐《极地重生》和《手电筒看见了什么》,都有引进版,而且的确很有意思 ...

这是2015年最后一次书单了。明年,我们继续每周推荐一次书,寒假书单也在路上啦 ...

1、英国凯特格林威大奖

The CILIP Kate Greenaway Medal

凯特·格林威奖,是由英国图书馆协会于1955年为儿童绘本创立的奖项,以此纪念19世纪伟大的儿童图书插图画家凯特·格林威。“格林威大奖”的遴选标准严苛,插图本身及图文结合都是评审的重要元素。格林威奖虽然是英国儿童绘本的最高荣誉,但得奖者却不仅限于英国国籍的插画家,除鼓励英国本土的创作人才之外,亦不忘兼顾国际性,具有国际影响力。

2015年的获奖作品是这本 《极地重生》 Shackleton's Journey ,国内出版界也真动作神速,这么快就出了中译本,孩子们的好福气啊。

这本书讲的是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真实故事。1914年,沙克尔顿率领27名队员从伦敦出发,试图穿越南极大陆。

但不幸的是,他们乘坐的“坚忍号”探险船被南极的坚冰围困。

在通讯断绝、食物耗尽、气温零下57℃的恶劣环境下,沙克尔顿激励队员奋力求生,保持了队员士气,以强大的精神意志,带领全部队员成功脱险。这是一次失败的航行,却成为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的典范。


评委这样评价这本书:

“从细小的缀饰到壮观的对页插画,每一幅都掷地有声,后者更是完美地展现了广袤的南极地貌。作者选取的颜色亦突出了沙克尔顿一行人的孤绝之感,以暖色调展现人类的温暖,而以冰冷的蓝色来表现环绕他们的荒凉世界。美丽的插画贯穿全书,没有任何细节被遗漏。”

2、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

Bologna Ragazzi Award

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书展,是现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年度儿童图书博览会。展会期间,全球最负盛名的儿童出版商都会前往宣传自己的书籍。

这个奖的特别之处在于,整个评分和选书都是由一群6-9岁的意大利儿童所组成的评审团完成,从参展出版商所提供的图画书当中,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认为最棒的童书。

今年的获奖图画书作品是《手电筒看见了什么》Flashlight

这是一本无字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独自一人去野营的故事。夜晚,小男孩住进了自己的帐篷,用手电筒照在看《手电筒看见了什么》这本书。他觉得写得太好了,于是自己也想出去探个究竟。

当小男孩走出帐篷准备穿鞋子的时候,只找到了一只靴子。一只调皮捣蛋的狐狸把他的一只靴子藏到了草丛中,还躲在他的帐篷后面,偷偷看他能不能找到另外一只。小男孩用手电筒一照,一下就发现了另外一只靴子。于是他穿上靴子开始了他的森林冒险之旅。

小男孩向前走,听到沙沙的声音,用手电筒一看,是三只小老鼠在觅食。又用手电筒向上看到一只猫头鹰。

猫头鹰看到手电筒照着它就飞走,小男孩躲到那棵树后,用手电筒向前照着看清楚再走,发现两只臭鼬。

小男孩就这样带着手电筒,逛遍了整个森林,一路还交了好多个动物朋友(大家仔细看图片的话,就会发现它们一直都在偷偷地跟小男孩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最后,小男孩回到帐篷。他的森林探险之旅,让他觉得森林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他关了手电筒,安心地睡觉了。森林又一片漆黑,恢复了宁静。

有网友说:“这本书不但能够满足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了解了很多昼伏夜出的小动物,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带孩子进入甜蜜的梦乡。”

檩子觉得,这是一本寓意十分深刻的书。大多数时候,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不是别的,而是未知。如果我们可以像小男孩一样,借一束光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我们也会越来越勇敢。

3、中国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两年评选一次,主要是为了推广优秀的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是第一个国际级的华文儿童图画书奖。

跟以上几个童书大奖相比,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历史还十分短暂。不过,这个奖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不可小觑。第一届首奖作品《团圆》,就荣登《纽约时报》2011年度“最佳儿童图书奖”排行榜。

今年刚好是第四届评选,获得首奖的作品是这本《喀哒喀哒喀哒》

这是一本怀旧的图画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跟她的阿嬷之间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林小杯说:

画完《喀哒喀哒喀哒》这本书,除了完成一件作品,也是完成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虽然看起来就是一架老缝纫机变成一张新桌子的故事。但其实我更想要说的、更想要画的,是小女孩和她阿嬷之间的情感。故事里的阿嬷做了裙子,还有好多好多的东西给小女孩,你们家也有一架的缝纫机吗?你也听过喀哒喀哒的声音吗?我希望这个故事能让你想起很多记忆中美好的事情。 

这个奖的评委会是如此评价的:

此书透过图画、文字及声音共同创造一个故事,为读者在视觉及听觉方面均带来阅读的享受。在图画的表现上,此书创作者以鲜明多变的色彩及模仿儿童绘画的笔触,展现天真活泼的特性,又巧妙细心地运用颜色及纹路的变化,呈现特殊有效的画面质感,其丰富的变化为此书添加活泼性;创作者又透过文字展现极高的音乐性,以活泼轻快的调性节奏,邀请读者一同玩语言,借助“喀哒喀哒”声以模仿缝纫机的运作声。此作品对儿童及父母而言,都具有不同的阅读价值。 

4、美国凯迪克大奖

The Caldecott Medal

说到这个奖项,经常给孩子读书的朋友大概都很熟悉。这个奖是为了纪念英国插画家伦道夫·凯迪克( Randolph Caldecott)而设立的,由美国图书协会主办,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项。虽然只颁给美国本国作品,但得奖作品也皆是举世公认的上乘之作。每年遴选出一部金奖作品和两到三部银奖作品。

获得凯迪克的作品,必须富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游戏里,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因此在全世界都获得一致推崇。因为是绘本奖,所以获奖作品在插图上表现尤其出色。

今年的获奖作品《小白找朋友》、《奶奶的红披风》、《山姆和大卫去挖洞》,也都有中译本了。

下面的这些奖也很重要,但比较针对大一些的孩子,青少年,国内都还没有引进。这些书本身对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要求比较高,所以国内的读者也是很小众,这里我做一点非常简单的介绍 ...

5、英国卡内基大奖
 

The CILIP Carnegie Medal

卡内基奖是英国格林威奖的姐妹奖,是英国图书馆协会为纪念苏格兰籍钢铁大王-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而设,跟大家熟悉的心理学家戴尔·卡内基并无联系。现由CILIP-英国图书馆与信息注册协会颁发,获奖的基本上都是英国本土的儿童和青少年小说。

今年的获奖作品是这本《水牛战士》Buffalo Soldier

这是一本以美国内战期间一位真实人物故事为蓝本而创作的历史小说。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南方一位名叫夏洛的黑人奴隶女孩获得了自由,但因为肤色的问题她的生命仍然时时处于危险之中。情急之下,夏洛女扮男装,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士兵,加入战争  ... 该奖的评委认为,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黑人女孩获得了自由的证书,却不能在当时的环境下得到生命保障?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要让每个人获得自由的保障,一个社会又该做些什么?

6、美国纽伯瑞大奖

The Newbery Medal

同凯迪克一样,纽伯瑞奖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和凯迪克大奖的区别在于,纽伯瑞奖只颁发给青少年小说(章节书)。

获得今年纽伯瑞奖金奖的作品是这本《Crossover》跨界,也有人译为《交叉运球》。

这是一个有关两个双胞胎兄弟的友谊、爱情和家庭的故事。兄弟俩都热爱篮球,因为误解而一度交恶,期间父亲生病住院并去世。不过最终,他们在母亲的帮助下,走出父亲去世的悲痛并和好如初,重新变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家庭。这本书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韵文体的独特叙述语言,比如在传达球赛的快速节奏时,作者就运用了说唱乐体的形式。这样的韵文就很能激起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成就感。作者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孩子们,“诗歌可以是很酷的。” 如果孩子对韵文表达方式和篮球感兴趣,这本书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

7、美国国家图书奖· 青少年文学奖

The National Book Prize for Young People's Literature

美国国家图书奖几乎是美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下设非虚构作品、虚构作品、诗歌及青少年文学四个奖项。获得这个奖的作品都非常具有思想性,经常对普通读者的认知水平产生一些挑战。比如,获得今年青少年文学奖的是这本 《挑战者深渊》Challenger Deep,就不是一本容易的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美国高中生的故事。他一方面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经常会毫无理由地担心有人会杀了他;另一方面,他又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幻想中的他正在去往世界最深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接受深渊挑战... 最后,他终于扛不住内心的这种分裂,父母只好把他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这本书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作者对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内心和思维的描写逼真、深刻都到了极致。而这本书的作者的儿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曾经是精神病患者,作者在儿子与病魔的斗争中得到启发,创作了这本书,读来十分感人,对面临相似困境的人也有确实的帮助。


回应 举报
赞2
收藏2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