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算不上书单,只是小西瓜小一以后,我们读过的和将要读的一些书。首发在个人公众号“小西瓜蹲”上,也贴到这里来。
小西瓜的学龄前虽然一直亲子阅读,但是识字量很小很小,没有上幼小,没有刻意去识字,上学后就是一个小文盲。语文学习也是个神奇的过程,学了拼音后,随着中文阅读的增加,有一天突然发现那么难的字都认识了?但离自主阅读还有很远很远。
起点低,我的期望也低。识字量小的中文自主阅读步履维艰。我能够做的,就是筛选适合的书,尽可能提供丰富的选择,实现第一目标,爱上中文阅读。
好书很多,我的想法是先借,借不到还非要看,再买。买可以先买单册,孩子喜欢再考虑买齐。
以下书单送给小西瓜同款识字少读书慢的一年级小豆包
中文注音版
《日有所诵》,每个年级一本,一二年级有注音。这套书被广为推荐,确实好读。段落押韵,容易上手。类似的还有《新语文读本》,每个学期一本,一年级上下有注音。这两个都特别适合朗读。
《最美的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全20册
这是一套名不副实的书,离“最美”还有很大差距,但都是版画和国画风格还算用心。故事是不完全是神话,像《孔融让梨》《愚公移山》归为传统故事更合适。
不过胜在简单,读起来无压力。每本都薄薄的,配上简单的文字+注音,就是一个友好的小故事。有点像英文的分级阅读,这就是Beginning Reader的适读内容。
《小口袋童话》全7册
朋友推荐的,算是注音桥梁书,一本书有好几个短篇小童话,故事有趣,经常能看笑了。一次读一两个,不会那么畏难。
作者是六位当代儿童文学名家严文井、葛翠琳、孙幼军、金波、张秋生、徐鲁,在儿童书和课本上会经常见到,算是品质保证。
另外《一年级一班萌学园》,是日本的,讲的是一年级小学生的日常。小西瓜也是一年级一班,应该还挺容易带入的。可惜目测没时间读,也就没敢多想。
这个阶段有不少口水书,我对口水书的态度就是不强烈要求绝对不买。其实当给了孩子更多有趣的选择时,她自然就不需要口水书了。时间宝贵,我们看点有质量的。
向自主阅读过度
扔掉拼音的拐棍,迈入自主阅读,我选的都是搞笑的。既有趣又不难,才能在守住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创造出一种“妈妈我能自己读了”的和谐画面。
《生活微百科》 共3册
包括《上厕所》《做梦》《记事情》。小开本,文字简单内容也是孩子感兴趣的,适合刚识字的小朋友。生活中的小历史小科普,特别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书。
《你好啊,故宫人物篇》《你好啊,故宫建筑篇》各8册
去年立下豪言壮语要在600周年去故宫,半年过去了,还不知道何时进京。人物篇已经看完了,很符合小西瓜的认知水平。完全是小朋友的视角,通过问答的方式来了解历史和故宫。
接下来准备看建筑篇了,可以配合着《我要去故宫公益视频课》,故宫出品的科普小视频,一集不到十分钟,扫描图片二维码直达链接。
《阅读123系列》现有35册
台湾桥梁书,非常适合从图画向文字的过渡。字大简单,天马行空,插画好看,风格太喜欢了。前两辑各10册,适合一二年级。第一辑都是故事,第二辑多了一点科普。第三辑10册,也叫进阶版,适合中年级。还有单独的新5册,看起来也是搞笑的不行。
第一辑里屁屁超人这几本就很容易被接受,屁屁超人,飞天马桶,这都是孩儿们的心头好。
《绝非普通人》全6册
法式幽默,六本书,六个人。有腿超长的,有头发不停疯长的,有脚丫特大的,是孩子最喜欢的夸张搞怪。放在现实生活中这都是缺陷,于是就有了他们的励志故事。一直放在购物车里,暂时也借不到,618已经入了,生字有点多,可以先亲子共读欢乐一下。
《晴天有时候下猪》全10册
去年双十一囤的, 现在还没排上。日本儿童文学经典中的经典,字大没拼音,文字简单内容有趣,充满了想象力。是用小孩的思路,说小孩的话写给小孩的故事。
《天神帮帮忙》 全4册
同为购物车款,暂时还不打算入。字明显多了,估计可以等到双11再入手。
作者子鱼是台湾作家,据说祖籍山东。这小套四本,大概在网上读了一下内容介绍。《昆虫也要排名》是讲了昆虫抗议十二生肖里没有他们,要求重新排名。不管是否有意义,我还挺喜欢这种清奇的想象力。但是《黑熊爷爷忘记了》几乎就是翻版了《爷爷变成了幽灵》。不过这不影响他成为一套适合的分级阅读书。
《我爱阅读》法国桥梁书 蓝色/黄色/红色系列各30册
这套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中文分级阅读,蓝黄红三个系列对应不同的年龄段,非常经典,后三图是蓝色系列的内页,画风很法国。不过,这样的大套系,借着看最划算了。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现有五册
看了憨爸的推荐后我们开始看这个动画片,后来发现国外的朋友家孩子也在看。每集5-6分钟来讲历史,信息量也是很大的。不过朝代更替没记住,倒是记住了“脑子是个好东西”,而且能活学活用。
书我买了两本,大厚本的漫画,翻来看看也没什么压力,当休闲娱乐了。
今年开始不用人肉读英文了,一下子轻松了好多,中文故事读再多也不怕。最近种草了不少日本和台湾的作品,也有韩国的。当然,重点是中国元素和本土原创的,原版的英文的尽量读原版。
《林海音奶奶讲寓言》全4册
只有四本,但是每本都含有十几个故事。是寓言也是成语,配合画面更容易理解成语的意思,特别适合低年级。
《给孩子讲的中国故事》全20册
因为看过了几册,决定买齐。这套不是历史故事,属于传统民间故事,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看这类题材。各地区各民族世代流传的故事,算得上民间智慧的结晶。这些古老的故事,配上精美的插画,我自己都想一读再读。
另还加购了暖房子的《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共10册,中国少数民族故事,故事看起来跟上面20册不重复,等读完了再入。吸引我的是画工,这几年看到中国插画原创力量的崛起,孩儿们有眼福了。
《杨永清大师绘本馆》全10册
开始是为了看杨永清大师的国画,看完发觉中国故事和丹青笔墨的国画太搭了。这些经典的中国传统故事,画工精美,内容无可挑剔,不由的想起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国产动画片。
杨永清老先生的作品很多,我们读的是简装版本,一本书里有两三个故事。但市面上更多是精装硬壳,感觉有些包装过度了。也有一本一个故事的简装本,可以根据娃的接受度来买。中英双语的礼盒版,买给在国外的中国娃是不错的,国内娃其实不需要。
《世界博物馆奇妙之旅》全五册
这套最早是在新西兰的图书馆里借阅的,话说奥克兰的图书馆里中文书越来越多了,而且还很新。全套五本,为中文原创,以外星小怪兽乌拉拉的穿越故事引入故宫和世界四大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因为本身对一切与博物馆相关的都有兴趣,这套小西瓜很喜欢。
其实感觉是模仿了《凯特的文化艺术之旅》,原版为英文,现在已经有10本两辑。凯特去美术馆博物馆时能穿越到名画中,与画中人物对话,一起冒险。去自然博物馆帮助恐龙宝宝回家,去苏格兰旅行有尼斯湖水怪一起玩。颜值超高,看这套绝对是视觉享受。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全五册
国博出品,从细节处讲历史。基于国博馆藏和考古发现,重现历史风貌。通过我们祖先的衣食住行串起商业贸易、大河文明、交通发展、家族家庭、饮食文化5大主题,特别棒的通识读本。
《迪士尼大师绘本》全6册
作者是与桑达克,苏斯博士并称为美国童书界三巨头的绘本大师——比尔皮特。主角都是动物,故事构思精巧,不愧为纸上大片。最喜欢的是《想当明星的猪》和《会滑雪的大角羊》,结尾出人意料,惊喜总在最后。
《当经典童话遇见艺术大师》全31册
第一辑安徒生童话15册,第二辑格林童话16册,是我看过的国外经典童话故事里,画风最唯美的。我小时候很喜欢安徒生和格林童话,印象里都是纯文字,真羡慕现在的小朋友有这么好看的书。
暂时就写这么多,为了避免写的太长,非虚构类另开一篇再写。
这个超长假期,五个月时间小西瓜读了不少书。不过读过的书绝大部分都是借的。
二三月在新西兰图书馆狂啃英文书,顺利进入初章,回青岛后在小西瓜最爱的美阅英文图书馆继续借书,经典的初章中章都有很多选择,足够看一阵。
中文书充分使用了博鸟绘本网上借阅,大贵贵的绘本终于决定不再买了。网上选书往返包邮真是超级便利,去外地的时候直接把收件地址选到酒店,离开时预约快递取走,完美。
回想从前的疯狂,可能是每一个老母亲逃不开的执念--买到即读到。我们现在想看的书,先去博鸟看下有没有,没有再买。这半年,钱包开心了很多。
当然买书也不亏,从投资角度来讲,培养读书习惯是投入最少,见效最快又能受益终生的。这样一算,虽然前六年一买书就挥金如土,但是跟其他兴趣班的投入产出效果来看,钱还是没有白花的。读完了想腾地方,摆个地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