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们都搞错了。

2015
2018-9-1 08:55 原创 · 图片1

今天周五,康少小朋友上园第五天。这一个星期,康少妈听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家康少上园哭没?

每一个家长,送孩子上园的时候,都绕不开“分离焦虑”这个拦路虎。

什么是分离焦虑?

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分离焦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大哭大闹抱大腿。

回想康少上园的这五天,从周二开始,一到和爸爸妈妈分别的那一刻,康少也会委屈的掉几滴金豆豆。

新生上园,不哭的孩子真的很少,没有分离焦虑的小朋友几乎没有。

2.

>>><<<

康少上园五天了,哭了五天。

在康少上园之前,康少妈做的准备工作不能说少,常用的办法康少妈都用了。

时不时领康少去幼儿园转转;

在家多读一读幼儿园的绘本;

给康少定上园的倒计时;

举行上园仪式;

甚至从他两周半就开始,我就给他灌输三周岁要上园的概念。

这些方法,康少妈每一个都尝试了。

可在康少上园以后,还是出现了分离焦虑。

各种育儿公众号也好,育儿大V也好,很多文章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教我们如何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却从没有想过,原来一开始,我们就走错了路。

我们想尽办法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可是很多时候都不能满意,孩子还是在上园的时候又哭又闹。我们以为自己的方法不对,却从没有想过“消除分离焦虑“本身就有问题。

分离焦虑是一种情绪,一种离开最依赖的亲人那种不舍和不安的情感。

一种情绪和情感,怎么可能被完全消除呢?

这不现实好吗?

别说才刚刚几岁的孩子,我们成年人,和朝夕相处的朋友亲人分别的时候,不一样会产生这种不舍的情感吗?

古今中外多少诗人在赞叹这种情感,写下了多少千古流传的离别诗?

可为什么同样的事情落到孩子身上,我们就非要逼着孩子不哭不闹笑呵呵呢?

难道就因为披上了一个“分离焦虑”这么一个貌似高大上的心理学名词?

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

3.

>>><<<

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还不是因为他们的理智脑发育不成熟,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吗?

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差,和妈妈分别的时候才会显得格外的伤心和焦虑。我们不应该只盯着如何不让孩子焦虑,因为只要孩子有情感,那么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纾解孩子产生的负面情绪上。

好好想想: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

送康少入园的时候,康少妈就见过这样的妈妈。

“你看那个小弟弟,比你还小呢,人家都不哭,你哭个什么劲儿?”

“别哭了,不许哭了。哭什么哭,没出息。”

“别哭了,我看你是找打了。”

就连每天被我熏陶的康少爸,也说出了“你再哭爸爸就不喜欢你了”这种话。

当然除了强势型的,我还见过温柔型的。

孩子哭,大人也哭,幼儿园老师简直就像抢走孩子的巫婆。

连打带骂是不行的,指责比较也不可取,回首相看泪眼,可以理解却并不认同。

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目的:帮助孩子,帮他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帮助他度过这段困难时光。

所以上面那些所有不利于孩子心理发育,不利于孩子情绪处理的方式,都不适合。

4.

>>><<<

来说说,这几天我是怎么送康少上园的吧。

每天早上康少7点30起床,做完所有的准备工作。我会跟康少说:亲爱的,我们收拾好了,今天还要去幼儿园哦。当然,康少肯定不乐意。

比如今天早上,他就抓着我的睡衣不让我换衣服。小嘴巴一撇一撇的好不委屈。

“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一说话,小眼泪就从眼眶里流出来了。

看到他哭了,我把衣服放到一边,蹲下身,把康少揽在怀里,让小脑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和善的说:“妈妈知道你不想去幼儿园。”

康少哭的更厉害了,声音也更大。

我用手安抚他的后背,一下一下的,没有马上说话,而是先让他哭了一会儿,等他哭的声音小一点儿了,我才说:“是不是舍不得妈妈,才不想去的?”

康少窝在我肩膀上点点头。“我想妈妈。”

我抚摸着他的头说“妈妈也想你啊,妈妈也不想和你分开,可是我们大孩子了,应该在这个年龄上幼儿园啦。妈妈小时候,爸爸小时候也上幼儿园的,就像爸爸妈妈现在每天还要上班一样,什么样的阶段要做什么样的事。你说对不对?”

康少还是哭个没完,我把他从我的怀里拉出来,拿过他的手贴到我的心脏上,我问他:“你能感受到跳动吗?”

康少点点头。

“这是妈妈的心,等你上幼儿园了,妈妈会用这里想你的,每跳动一下就是妈妈想你一次。”

然后我又把他的手贴到自己心脏上边,“你看,你也有心,你看它也在跳呢,你也可以把妈妈放到这里,用心想妈妈好不好?”

康少点点头。 

“先让妈妈把衣服穿好,我们就去幼儿园好吗?”

康少终于不哭了。但情绪还是很低落。

我把衣服换好了,拿好东西准备出门了,康少又一次掉了链子。

他抱着我的大腿说:“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

我蹲下身,还是把他揽到怀里,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难过,这样吧,妈妈给你三分钟,你哭一哭好吗?三分钟到了我们再走好不好?”

康少同意以后,在我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而我在旁边给他记时间,一分钟提醒他一次,到两分半的时候,他自己从我的怀里站起来说:“妈妈,我们走吧。”

去幼儿园的路上,康少不哭了,但情绪很低落。

我跟他聊天,我问他:“你每天和老师玩的好吗?”康少回答我“好。”

“那我们今天给老师送一个小礼物好不好?”

康少点点头。不想说话。

“你想送老师一个什么礼物啊?”

“不知道。”

“你说我们送老师一个毛毛草好吗?”

“好。”

“那你帮妈妈留意一下路边有没有吧。”

康少的情绪好了很多,开始在路边寻找毛毛草。

我们一路边走边找,很快幼儿园就到了。

一进幼儿园大门,康少的小眼泪又流出来了。我让他自己刷了入园卡,帮着他把手里的毛毛草送给老师。虽然他在哭,但所有的动作他都自己完成了,也没有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拉着我不让走。

分开的时候,康少的小眼泪都滑到下巴了,我对康少说:“妈妈走了,等放学了,妈妈来接你,我爱你。”然后给了他一个飞吻。

康少留着眼泪回了我一个飞吻,跟我挥挥手说:“妈妈拜拜。”

看完康少妈送康少上园的经过,其实应该能发现康少妈用了几个技巧。

第一个: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康少伤心了,伤心了就可以哭啊,发泄情绪很重要,只有把最激烈的情绪发泄出来了,孩子的情绪才更好管理。

第二个: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时间。每天上学出门之前康少都会在我怀里哭一会儿,但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发现,康少居然用这个方法逃避出门,所以我让他发泄,但也限制了时间。给了他情绪自我调整的“三分钟”

第三个: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情绪不好,那就给他找点儿别的事情干。用来转移注意力的这件事,最好要和上园结合起来。像康少妈用的方法,既能转移康少注意力,还能锻炼他的探索能力,最后还让他不抵触去幼儿园。就是一石N鸟的好办法。

第四个:爱。没有什么能比告诉孩子妈妈爱你还重要的事,特别是分离的时候,告诉他妈妈爱你,妈妈会像你想妈妈这样,也会想着你。这才是支持孩子战胜分离焦虑的制胜法宝。

第五个:郑重告别。一个郑重的告别仪式,虽然会让孩子哭的更凶,但会让孩子知道,妈妈不是在抛弃你。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哭的更厉害,选择偷偷走或者狠心离开,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的内心特别的惶恐,有的孩子甚至会以为自己被抛弃了,这会让他的“分离焦虑”更加严重。

>>><<<

下周一,九月三号,公立幼儿园的开学日,不知道有多少妈妈要狠心告别哭泣的宝宝。

希望康少妈的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个新的思路和启发。

要记住,我们教养孩子,是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孩子心理健康发育,是和身体发育一样重要的事。

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我们要理解,更要知道如何引导。


回应6 举报
赞7
收藏14
7年前
说的很有道理。
有时候家长过分强调分离焦虑,分明是自己有分离焦虑,放不下啊!
我把孩子带到幼儿园,平平静静,一副你本来就该到园上学的姿态,孩子也很自然接受了。
7年前
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有,就要敞开心怀去正视和面对。但愿,下周我能做得好,哈哈
7年前
林子西 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有,就要敞开心怀去正视和面对。但愿,下周我能做得...
但愿你能扛过去😜,第一天我也很受不了的。
7年前
静水深流246 说的很有道理。 有时候家长过分强调分离焦虑,分明是自己有分离焦虑,放不下啊! ...
我本身的分离焦虑也挺重的,一个星期才缓过来,我的适应能力还没我儿子好
7年前
孩子上学有同伴可以分散分离的焦虑,只是在分开那一刻觉得不舍,其实是我们大人有分离焦虑
7年前
大宝的时候刘遇到过分离焦虑,没有处理得当,我得多注意二宝了
发布

推荐阅读

康少妈
康少妈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