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sunny,2015年双子,此前无磨耳朵经历,无中英文亲子阅读经历。纯散养。幼儿园断断续续有2个月左右的初步接触。整体为零基础。
老母亲,85后,山东某滨海小县城人士,初中开始学英语,典型的校内哑巴英语学习者。即使考试问题不大,但应用很差,听力尤其差,考试基本靠听到的零星关键词蒙。通过考研到北京上学继而留京工作。家离单位很远,早晨六点出门,晚上七点到家。每天孩子学英语1-2小时(初始的1-2个月,每天10分钟左右)。
二、阅读量
预计app完成不重复作品200+,纸质书籍1000本左右。纸质总结如下:
三、目前阅读阶段
基本实现自主阅读,可自主阅读牛津树7-8。阅读词汇预计1500(纯估计,没什么测试数据)。
四、启蒙时间轴
2018.12-2019.5中旬,某绘本app跟读阶段;
2019.5中旬至今,纸质书阅读阶段;
2019.4.2至今,加入网课;
期间,试图加入线下(小区攒的外教班,老师十余年教学经验,知名国际幼儿园外教,班级5-6个孩子。)因进度问题,上过两次课后退费。并自此决定不再考虑线下。原因最后会总结。
详细记录:
(一)app跟读阶段
1.2018.12月,懵懂无知中突然经人提醒意识到需要学习英语。也是心大的不负责任老母亲了。。于是跟拉我入坑的朋友购入某绘本app,自A级开始,基本为英文字母,数字,天气等单词。一本6-10页,每本1-2个字母或单词。每天10分钟左右,用时约一个月。
2. 2019.1,基本为无头绪跟风阶段。app中有建立班级,布置作业功能。加入一个班级,跟着读绘本。很感谢,很幸运,加入了一个认真的爸爸建立的班级。这对我此后自己的思路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个月,跟读班级作业。孩子过了一个月的新鲜感,班级非新建,作业基本为B级,一天五篇左右。种种原因综合起来,结果就是孩子跟的有点难,也有些排斥了。基本一天完成2-3本。每天强跟。
3. 2019.2-2019.4中旬,独自建立班级,用曲线记忆方法,每本绘本读5遍,每天一本新绘本,每天总量5篇左右。顺序读完B级。
4.2019.4中旬-2019.5中旬,按照主题布置,大致按照曲线记忆布置,每本四遍,每天总量6篇左右。
app记录,共完成作品近900本。估计不重复200余本。
(二)纸质绘本阅读阶段
app跟读期间,基本为跑来跑去跟读。后期,自2019.5发现孩子有认读趋势,明显看屏幕了,大概读了半个月左右,停止电子产品使用,开始使用纸质书籍。此时读海尼曼gk基本可以上来就认读了。
首先(五月下旬到六月底),快速自己读完海尼曼gk,Journey gk,牛津1-2,全部一遍过,基本无生词。即使有,也比较少,不影响阅读,通过不同书籍的阅读,把生词解决掉。
raz aa,读了20本左右,发现收获甚小,放弃继续使用,不再浪费时间。
其次(7-8月),完成raz c和d,饼干狗,海尼曼G1,G2 f及以前,苍蝇小子,培生基础级,牛津3-4,国家地理pre,部分ladybird L1,部分图书馆一。 基本都是一遍过。点读笔整本听一遍,自己读一遍。基本可以自己读下来。生词量较小,不影响阅读。牛津4可能没读完。
再次(9月-10月),基本完成Ladybird L3及以前的,牛津5-7,几本saz gk概念书合集,兰登一和兰登二,几本henry and mudge, raz 部分E和F。
最后,11月,基本就是读了一些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皮特猫,小公主,小鼠波波,胖恐龙。主线是西游记,胖恐龙来维持难度,其余算是放松休闲吧。这个月开始不再赶进度了。也算是清库存了。
五、一些话
1.这一年,孩子这一路走来,路线不是现阶段的主流路线。因此这一篇仅是一个自己的一年记录,而非路线参考。
现阶段主流路线还是听说读写顺序,前期(可从孩子几个月甚至出生开始)开始磨耳朵,此后家庭opol,亲子阅读,最后自然过渡到认读。所以,有二宝的孩子小的可以尽量这么做。
2.关于读物选择。首先从大的分类来说,绘本和分级是两个方向,可以互相补充。
分级,就像是校内书本,拾级而上,从零开始,难度上升坡度较缓。绘本,则更多偏重画面感,语言韵律感或者文内思想等。用词不是根据孩子年龄而来,更适合亲子阅读。许多三四岁的绘本,蓝思值变过400甚至500。树屋蓝思值基本也是这样的。所以,绘本不适合零基础孩子跟读,指读。
目前主流的分级读物有raz,海尼曼,牛津树。还有一些,火箭系列,兰登系列,培生系列,图书馆系列等等。 分级读物,我的个人感觉是尽量选择2-3套主刷,其他辅助配合进行横刷。
raz,共有aa,a到z,27个级别。全部包括2000+本,涉及面广,词汇量大。内容庞大,难度进阶坡度较缓,有配套练习册。比 如果将英语学习比喻成登山,raz是一条捷径。只是这条路,风景不甚好,比较无趣。因此,如果大童启蒙,时间有限,建议重点学习raz这一套书,收货会比较大。只是过程,尤其前期,很是无趣,需要坚持。
海尼曼,被誉为开口神器。这套书共有gk到g6这7个级别,但我们市面上只能看到gk到g2三个级别,大概总共300本左右。这套书分级很有意思,不是难度递升的,是螺旋式上升的。gk难度是从a到c,g1是a到j,g2是b到n。这套书,对我们这种哑巴式校内英语英语学习者很友好,词汇很常见,句型也很常用。之所以被称为开口神器,主要是一本一个句型,比如第一本at the market,整本就是 I can see。很适合日常应用。因此,两岁的小宝宝在和家人生活中,可以自然地用起来。
牛津树系列,就像有人评价的肥皂剧。围绕一家五口和一条狗及其他朋友同学展开。就分级读物而言,比较有趣。故事基本全篇用过去时态,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在后期,加入了大量人文内容。一些英国式幽默,双关,俚语,各个国家地区冒险,对于只刷这一套分级的孩子而言是有些难度的。
兰登分级系列,共五级。兰登一尤其注重韵律感,句子短小。但用词对我这种校内英语者不太友好,感觉生词不少。兰登二就好了很多。兰登三开始相对有趣一些了。兰登进阶坡度大,单刷不足以支撑。step into reading还有一些桥梁等书籍,亨利和玛吉就是这个系列的。
图书馆系列,我的感觉是用语比较原味,但也就导致了我等校内英语学习者的不友好感觉。这套读物也是进阶坡度较大的。孩子上网课的外教老师是伦敦的,他建议多看一些U社出版的读物。U社买书,买单本的,很容易和图书馆系列重复。
记于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