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下昨天我在老吴群发的帖子
群里进了好多新人
我看到有朋友讨论我的表格,特此说明一下
这个表格不适合竞赛生,也不适合现实中真正的普娃(定义为排位30-80%的孩子)
每个人都可以定制裁剪这个表格,而不是照搬照抄
关于表格的解读,我写过4篇很长的文章发表在莲妈的公众号:
表格概述篇:
https://mp.weixin.qq.com/s/NNnP_22D-icEjEpRWviKQQ
初中数学篇:
https://mp.weixin.qq.com/s/dQRx2rXdLXPPZ1J3wzMRJA
初中物理篇:
https://mp.weixin.qq.com/s/FQDmITrEaEDm3sn3aWeYUQ
初中化学篇:
https://mp.weixin.qq.com/s/F_5cpp563F9n1JnlZeygGw
我们不属于那种特别聪明特别厉害的孩子
我的教育教育思路就是“在扎实的基础上尽量往后学”,讲求立足当下,厚积薄发
下面是我们截止目前我们初中期中期末的班级和年级排名
另外,我的表格适合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系统学习中学的知识。
不适合都初二了,才开始用
如果是初二的,现在没有开高中的优秀孩子
我就建议8升9的暑假,上个高中物理和数学的班,学学高中数学和物理的必修1,时间最多1个月
初步接受高中的难度。初三有空,每周抽出一两个小时做两道题,慢慢熟悉高中的难度,过了这个坎,
以不耽误中考为前提
经过1年的慢慢渗透,就能接受了
到了高中没有这个坎了,或者自己搭了梯子
后面就不会掉队
而且高中数学必修1和物理必修1,对中考的内容,也是有潜移默化的帮助的
前提0:娃是优秀生
前提1:不耽误中考
前提2:高中内容务必要求质量,不要求进度,不敢进度,以感受高中难度,熟悉高中难度,接受高中难度为目标,而不是具体的知识
数轴动点问题你们怎么搞定的@蓝天 丝滑老师的小专题就可以了
罗胖子团队丝滑老师讲的很不错。
胖子推了一个7下重难点,挺不错
王若钊老师的全等之魂挺好的,B站有
@广州2010球妈 我们徐是小学看的。罗出来的时候,我们初中学完了。再看罗,娃觉得罗比徐简单。
从我自己的实操样本中,总结的普娃初中数学晋级之路,供各位鸡娃家长参考,具体方案因人而异,这个只是一种思路,并不绝对。(1)在五下,就要开始娃的七上课程。分数运算一打开,理论上就具备进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就是引入正负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个对运算运算能力偏弱的娃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来补强运算。一般需要至少3个月的训练。
(2)解一元一次方程,两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以及不等式组 是第二个模块。这个要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剥离,运算能力可以提前,需要3个月以上。
(3)整式加减,整式乘法,幂指数,整式除法,因式分解,第三个模块。这个至少6个月,如果有必要整10个月都值得。
(4)线角,平行线,三角形,全等三角形, 是几何模块。所需时间是半年。
(5)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应用题,穿插在中间辅导,比如隔两个月整一次。哪怕达不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但是解决考试难度还是足够了,记住需要多次。
(6)实数,平行坐标系,分式,勾股。在整模块三的时候,可以进行穿插。
综合下来,大约18到22个月,内容到八上结束。
@悦儿爸-2015-安徽 还有配套的一本《什么是高中物理》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