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跟孩子们聊聊哪些可怕的事情。

2016-4-24 21:30 原创

前言

比起我是从哪里来的,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死亡”似乎是一个更难解释给孩子的话题。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发觉“死亡”事实之后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包括担忧、疑惑、恐惧等。

案例分享

1.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怎么办?

女儿四岁半时经常会反复问我一个问题:“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会死吗?”原因是她看了一个动画片,有一些想要毁灭地球的怪物要切断地球的水源,人类也就会毁灭,当然保卫地球的勇士们还是战胜了怪物,保住了地球。但对于女儿来说,她抓住的一个点是没有水,我们就都会死。自此她还反复追问过:没有水,植物不能生长了怎么办?没有水,动物怎么办?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我只好跟她解释水的循环,以及动植物的生长。但每隔一段时间她又重复问,有几次是睡觉前问,需要反复确认我们地球会一直有水,才能入睡。

2我爸爸过两天才能回来呢!

科笛是我教过的一个五年级的小混血儿,他平时非常积极乐观,特别健谈。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学生邀请他周末去过夜,他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补充了一句:“我爸过两天才能回来呢,要不然就让他陪我一起去你家了。”他说的非常自然,其他学生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我却内心忐忑起来,因为这个孩子正在进行“自我催眠”:他爸爸已经在半年前去世了。显然,他没有接受这个事实。

3我害怕回家!

快放学了,隔壁班三年级的珍妮被老师叫了出来,因为她一直无缘无故地在教室里哭。她说自己的继父在暑假的时候去世了,继父是一个很年轻很健康的人,为什么年轻的人也会死?她很害怕回家,因为一回家就会想到死这件事情。

跟孩子聊聊

一本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

或许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才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但我们可以从更正面的角度去帮助孩子解读自然界的生死轮回。美国的作家利奥˙巴斯卡利亚(Leo Buscalgia)的儿童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用一片叶子经历四季来解释生命的过程。

“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用自然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去探索生命的价值。

一部电影《仙境之桥》

它不是单纯以死亡作为电影的主题,而是关于友谊、冒险、失去和改变人生的少年成长故事。讲述了男女主人公杰西和莱斯利两个因赛跑比赛而成为的好朋友,他们运用想象创造出一个叫特雷比西亚王国,纯真的友谊却终止于莱斯利不慎坠入河中溺亡……如何面对失去朋友,如何继续完成自己和朋友的愿望。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却不能让生命失去存在的意义。比起单纯的直面死亡,这部电影更能让孩子学会活着的意义。

美国生命教育

没有一个数据统计孩子面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一个数据可以遵循什么年纪开始跟孩子讨论死亡。美国从幼儿园开始进行“生命循环”主题学习,通过种植植物、养育小宠物去体会一个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当种子发芽的时候,孩子们一起唱生日歌庆祝它的出生;当丰收的时候,一起祈祷感谢;当叶子落下的时候,挥手说声再见。每一次都充满仪式感,这也是孩子们学习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当小动物去世的时候,家长或老师也会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首先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及时跟孩子沟通,观察孩子的反应,倾听孩子的心声,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出适当的解释,给去世的小动物做一个葬礼,一个纪念册,邀请孩子写一封信,追忆逝去的生命,并珍视新的生命。

美国的生命教育不仅仅限于死亡教育,还有个性化教育,品格教育,挫折教育等,除了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课程中,很多儿童教育机构或是学校都会组织专门的培训,比如认识自己身体的秘密,如何应对欺负,如何保护自己等。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尊重生命。

作者简介:

Lily Zhao,从事国际教学十年。目前身兼美国老师+美国研究生+八零后妈妈多重身份。从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不同角度,关注中美教育,热衷参与教学实践,分享教学资源,可关注公众号Gogolearning与作者面对面交流。


回应 举报
赞2
收藏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