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等到2020年2月启蒙两周年的时候,写一篇学习进度记录,赶上这个征文就提前写吧!(希望能弥补我拿宝贵的积分换的,家里已经买过的一本dk😛)
今年年初在启蒙一周年左右写过一篇《大龄普娃的英语启蒙》,受到了一些晚启蒙的家长的支持和喜欢,从经验受益者到经验分享者,也感谢小花生促使我的成长。
提到经验分享,先来拿成绩说话。下图是十月底,在vipkid试课时一个测试,时间很长,大约40分钟,娃用手机做的题,做完只呼眼睛受不了,后面几道题明显懒得做了。
说实话,测评还是挺出乎我的意料,听力阅读和语法都在优秀的水平。阅读在我的预想范围之内,毕竟孩子的阅读已进入RAZ Q级,800左右兰斯指数的书也能读了。
听力这个成绩最让我欣喜,缺少磨耳朵阶段的大童,听力能够拉上来真是不容易啊!
至于语法,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只凭语感达到这个成绩,也算不错!
试课的初衷就是感觉孩子的听读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希望能在线上软件上增加口语的练习。分别在说客(T7一T8级)和vipkid(4级)上各试了一节课,试课结果是全程交流无困难。vipkid的试课老师对测评结果也很惊讶,一再询问我们是否在外国呆过,或者是上的国际学校,说我们这个水平基本上达到了pet的水平。
再穿插一个试课的小插曲,当外教问他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他说:My favorite toy is go。
外教表示不解。
他:A kind of Chinese chess,black and white.round andvery small.
外教还是不解。
他:It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Korea and Japan. of course China is the best。
外教看来是真不懂围棋还是不太明白。
他:Do you know alphago?
外教赶紧点头:Now,I get it.
说实话,当时我觉得是非常自豪,大大表扬了他。把英语作为一个工具,自信地交流,换各种方法解释让外教明白了围棋。我感觉英语启蒙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四线小城市的原版阅读大龄娃,线上和线下机构都没有上,听力怎么提高的呢?
我们采用的就是最笨的方法,卡听和逐句翻译(听完一句或一段,停止音频,让孩子翻译)。
第一阶段 听单词
最初的分级书,RAZaa级一个词一个词听,什么花鸟鱼虫,数字颜色,食物家具,开车的时候就放音频,初级音频都慢,放出音频要求同步说汉语,说不对了,明天接着听,一直到所有单词都能听出来为止。
第二阶段 听简单的句子
用的海尼曼和培生,这些书都没有读过,每句话放出来以后也是要求翻译,但是因为每本书的句子都是同一句型,第一句翻译完全了以后,后面只说不同的名词就行。此时可以引入单复数和时态。
第三阶段 段落听
初期用的小毛人和饼干狗,一页一页听,然后翻译。非常耗时,但是我觉得提高听力也是很明显的。其实段落听对孩子很有难度,因为句子和句子之间联系的比较紧密,其实没有什么思考的余地。刚开始基本上只能听懂第一句,后面就什么都来不及听,然后再放再听,一般有时要持续到五六遍才能听出个60%。这个时候孩子的挫败感也比较强,我跟他说,其实妈妈也就只能听懂这么多,你听不懂我也听不懂,为了鼓励他,我特地翻箱倒柜找出了我的六级证书,说你看你听不懂很正常,你小学二年级和我大学六级水平差不多,已经太棒了!以后多听肯定能超过我!这两套书反反复复听了好几遍,才能做到流畅的听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裸听了国家地理分级一级,二级和科Ⅰ。
6,7级National Geographic Readers Level 2: Volcanoes!2213人有 · 评价1037 · 书评6
6级Let's-Read-and-Find-Out Science 1: Baby Whales Drink Milk3622人有 · 评价1966 · 书评6
在故事类能听懂的前提下,初尝试科学类的文章又是一闷棍打到了解放前。专有名词太多,娃抵触情绪很大。接着哄一句一句的听,有时一天只能听4到5页,但听多了套路也就有了,越听越快,到最后的阶段基本上一天就可以听一本了。
其实就算科学类文章,难词也不是特别多,更多是故事类有情节推动,而科学类需要全程专注,特别是一些数字,年份。孩子抗拒主要是懒,而不是难,所以家长一定要坚持。推荐大家来听听这些书,科学类的文章用词更严谨规范,其实比故事类的书听力和阅读水平更能得到提高,对孩子今后的写作也颇有益处。
这是今年六月份孩子的第一篇英文小作,此前没经过写作指导和单词拼写。虽说字体不太工整,时态稍有混乱但有时态意识。
所以听力先行此言不虚,特别英语这种拼读语言,把听力实打实搞上去,口语和写作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第四阶段 整本听
购买AR以后,基本上全本听,做quiz了,目前quiz也不做了,因为听的时候你能感觉出他的兴趣,早上没听完,晚上会接着来听,听了一本迫不及待的要听下一本。目前听完了兰登Ⅰ一3级,内特和A to z等。
第五阶段 倍数听
看美剧,你会发现语速要比孩子看的这些书的音频的速度要快得多。听力要想持续上升,接下来就加快孩子听的速度,让他的大脑反应更加敏捷!从nate后几本,我们从1.1倍过度到现在1.3倍,1.5倍的速度现在还略有费劲,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倍数听的好处就是在试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外教说话的语速都太慢了,感觉几乎每一个音都听得很清楚。
文章在题目就写明了是笨办法,是因为很多理论是反对逐句翻译和卡听的。
首先英语思维,双母语体系,习得等理论是否成立,即便真的理论成立,并不是我的英语教育目标。我的教育目标是保持自己强大的母语思维,英语作为工具媒介,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体系和与人交流。如果能用英语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那更是上佳。
其次,我的理解,任何学科上升到知识体系都是学得,而不是习得。从小浸润式的英语学习也许仅限口语可以达到习得水平,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说的溜溜的,语文成绩就好了吗?能写出优美的文章,阐述出有深度的观点,这些都要通过课堂上反复的学习和练习。比如文言文的学习,成语的学习,像夏虫语冰,韦编三绝,出师表不经过解释翻译,靠孩子自己去琢磨就能懂吗?
其三,就学习这件事来说,没有统一固定的方法,彼之蜜糖我之砒霜。我和孩子曾经讨论未和末这两个字,我说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我的方法是未来嘛总是越来越好,所以第二横要长。孩子说,我也一下子就记住了,我的观点是快到期末了,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第二横要短。所以方法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有成效,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自己能接受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人的理论和方法。目前最起码这让人争议的笨方法使我们不到两年上升到如今水平,1.3倍数听音频,与外教对话无卡顿,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再有有人是反对卡听的,觉得是破坏了听力的整体感。但我觉得语言最离不开的是环境,小娃娃从吃糖糖到我想吃糖再到请拿给我一块糖好吗?来自于周边环境大人不停的语言熏陶,才能从简单的字词蹦到完整的句子,再到一个有情感的句子。英语至少在我们这个小城市是没有这么好的语言环境的,所以卡听还是有效率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告诉你孩子哪个单词没听懂?这句话哪个助词没有听懂?孩子翻译出这个句子,虽然每个词都对了,但是翻译的就是不对,是因为他没有了解到俚语,后置,倒装等知识。卡听并遂句翻译,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听力,而且对他的阅读水平也有很大的促进。
我曾把经验分享给周围的家长,但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哎呀,我们家的孩子不如你们家的孩子乖,听话,聪明。在这里我想说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没有用最有效的手段来激发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责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