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我来交作业啦
上周发文的重新整理
1课本,一套四册,如图
各册内容列表
课本内页
课后练习
2配套教师用书
全英文内页,主要内容是讲解授课环节,师生互动等内容,有课后习题答案和听力原文
个人认为非必要
3官方配套练习册
练习册内页,同步课本的知识点
有听力,填空,问答,选择等题型,
直来直去,难度低,作为复习材料是可以的,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
4官方检测卷
全部是选择题,题量少,题型单一,训练内容重复,可用度低,不推荐
内页展示
5非官方教辅
内页展示
有本单元重点句子语法讲解,词汇表,题型有阅读完型等,整体比较应试,难度高于官方配套习题。可以用于阶段性复习,用作知识梳理的辅助材料。
🍎选择这一套的方案
1要求简单过一遍,打个语法的基础,可以选择课本➕官方练习册。
2想稍微详细一点,在1的基础上配一套非官方的教辅同步辅导与测试。
3时间紧,想快速过一遍,选择课本就够了,或者新概念2都可以。
我们的学习安排,整体学习四册大约接近一年
🍎学习:因为我们很难挤出整块时间,所以都是讲到哪里算哪里,但是一般会在2-3天之内解决一个单元,以防遗忘。练习没有同步完成,练习的完成会稍微滞后,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写,所以后面两册几乎都是口答的。但是这个做法不推荐,笔头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动词的不规则变化这些也是越写越熟的。
🍎复习:复习是学习语法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了忘,忘了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复习的节奏,一般掌握在学完一单元以后,次日就会口头总结。单元和单元的总结和对比之间没有特别去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学完几个单元,我们会使用同步辅导与测试来进行总结性复习,课文内出现的单词和词组也会快速过一遍。课本的安排本身就有好几个复习单元,可以借着这几个单元把之前的内容完整的拉网过一次。书上的笔记都是讲解或者复习的时候同步写上去的,之后还会画思维导图来整体理解语法。
🍎(下面是旧内容,可略去不看)
SBS这套我们曾经用做语法第一轮的材料,4册学完练完,掌握度🉑,就内容编排而言,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优点是内容比较现代,字大不枯燥乏味,里面的公报部分很不错,排版活泼但不过分花哨。有发音教学,同时配有有比较有节奏的视频,bilibili上可搜,但因为古早所以清晰度不太可。同时在教学上没有拽太多专业语法词汇,所以小娃相当容易接受,润物细无声。
🍏缺点就是网络资源和配套的练习都比较少,官方标准配的练习太简单,过于简单,同时官方测试卷答案错误多,不建议选择测试卷。
正因为如此,就需要家长亲自上阵强力辅助学习,所以免不了另外找练习材料,这部分会比较花时间。
另外,就是由于太润物,所以不是太有系统感,需要不断梳理和归类。而且没有循环,各章节相对独立,也需要额外合理安排复习节奏。
这其实也不能算是教材的缺点,属于实操的上手度的缺点吧。归根结底,它是教材,教材么,总归是需要讲解的。
但是它相比新概念2,如果能克服以上缺点,那么它对小娃更友好(其实新概念2的编写也很好,但需要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可能从一册循序渐进地学上来会好一点,没有语法基础的小朋友从第二册直接开始的话,在第一课五种简单句就会卡住,9种句子成分的划分会比较头痛,但是如果是大娃开始语法是应该花点力气把这个搞清楚,以句子为单位去学习语法,思维框架会更加清晰。)
所以不吹不黑
大小娃不按年龄,按理解能力和心智分,9岁很沉心那算大娃,11岁很幼稚那也还是小娃。初中生一律算大娃。
🍎能克服缺点的又有时间的小娃及其家长,sbs是很好的(非唯一)选择。理解力执行力强的还可以考虑语法在用(高级阶段会比较难,整体编排密集),幼稚一些的可以选培生语法(漫画风格比较简单)来入门🚪消除畏难情绪。
🍎不管有没有时间反正不能或者不愿或者觉得没必要克服缺点的小娃及家长,可以考虑sbs1➕新概念1后半本➕新概念2,或者新概念1+2,网上资源大把。
🍎能克服缺点且有时间的大娃及家长,sbs不算最优解,但是可以用来快速学一遍,等同于用53拉一遍基础。
🍎能克服缺点但是不打算花太多时间的大娃及家长,直接新概念2,不放过一点疑问,课课清,应试就是能打。
语法不学行不行?那得有超强的语感做支持,绝绝绝大多数的娃是达不到的。所以只要是需要应试和写作,学语法是必要的!
不论何种路线都是殊途同归,
目的都是能打,
过程按需选择就好。
没有什么不学哪本就不行的事儿。
哪套最方便操作哪套就最适合。
诸位,山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