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为了娃的精读大业,我自己把哈考特的精读教材 Storytown 撸了个遍,为的是把里面可以跟娃互动的问题梳理出来,归纳、分类。
于是做了一个问题大纲。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兴致好的时候,掏出一本书,跟娃就着问题清单 Q&A 了近一个小时。互动激烈的时候,也是称得上发散思维的。互动不好的时候,我问一句,他答一句,然后对话就进行不下去了。每每都有一种 so what 的感觉——我不知道讨论这个长长的问题清单的意义是什么。
于是直接报俩精读班,交给老师,不为难自己。
近两年,陆续看了一些书和论文,包括 Fountas 和 Pinnell 两位大神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读写项目,并参考了几种主流分级读物配套练习题和 quiz 的思路,终于找到了问题清单背后那个意义,以及做精读指导的办法。
精读就是练肌肉
阅读理解能力是要一项一项训练的,这种训练就像健身——通过专项练习,一点一点地把肌肉练起来。如果只是让孩子读文章、做 quiz、错题改一下、进入下一篇……而不知道 quiz 背后的逻辑,不对易错题型做专项的干预,也不去了解孩子思考问题的路径,就好比只是跑步,不容易练出明显的腹肌。
通过阅读专项训练,孩子可以把一个个 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y)内化为阅读习惯,从而获得一个个 阅读技能(Reading Skill)——这是我理解的完整的“精读”概念。而词汇精讲、同主题发散阅读、做手工……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把长长的清单结构化
精读的问题清单也好,分级读物的 quiz 题型也好,其实都可以分为三大块:
1、在文本中思考(Think within the Text)
2、跳出文本思考(Think beyond the Text)
3、对文本本身的思考(Think about the Text)
比如说,对词汇的理解、对文中细节的捕捉与理解、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归纳总结,都是在文本中思考。常见的问题比如:
· What's going on here?
· What is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story? How is it solved?
· What did the character do after...? Why?
而推断字面以外的意思、对文本的下一步进行预测、把文本和外部世界/文本和自己/文本和其它文本联系起来,这些都是跳出文本思考。常见的问题比如:
· What do you predict will happen next?
· How would the story be different if its setting was changed?
· Do you know anyone like the character?
至于分析文章的文学手法、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这些是对文本本身的思考。常见的问题比如:
· How does xxx show something important about the characters or their world?
· Is there any object that is important to the character? What does it say about this person that he/she is so attached to this?
· Does the information conflict with what you already know?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at...? Why?
这些开放题与让孩子做 quiz 选择题有什么区别?开放题更能帮我们洞悉孩子思考的完整路径,找到思维逻辑的短板。选择题不容易做到,除非订正的时候刻意问。回想一下小时候做文科考试选择题、简答题与论述题的区别,您应该会懂。
精读指导也能分级?
阅读能力可以分级,阅读能力的训练指导办法当然也可以分级了。确切地说,是教育工作者们基于分级体系,描述了每个阶段要达成的“阅读技能”,以及为了实现这些能力可以采取的训练提示语、参考问题(“阅读策略”)。相应地,当孩子们在某个阶段接受相应的阅读训练后,应该能获得该阶段要求的“阅读技能”。平时我们做 quiz,每道题都是在检验某种“阅读技能”,比如 main idea and details, sequence of events, cause and effect, compare and contrast, conclusions, author's purpose, fact and opinion, text and graphic features,等等。定期再搭配我们常用的那些测试软件甚至与 GRL 更搭的专业教学测试,我们就拥有了拾级而上做精读指导的梯子,以及检验精读 ROI(投资回报率)的测试工具。
精读指导办法的结构化梳理,具体可以看这张图。A-Z 代表不同的能力阶段。
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先以自主阅读第一阶段 GRL A(≈AR 0.1-0.4)为例。
这个阶段的文本有以下特点:
· 图片高度辅助理解
· 文本重复
· 句式与日常用语相似
· 每页一行字
· 字距大
· 出现初级的 sight words
· 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
这个水平的阅读技能和需要的训练符合以下特点:
· 刚刚开始自主阅读
· 正在学习字母与字母对应的发音
· 正在学习书里的字是如何一个一个对应着念出来的
· 建立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
· 对文字敏感,知道文字与图片的区别,注意到每个字母是不同的
· 开始学习一些非常简单的常用词汇
这个阶段的精读(阅读策略与技能训练)就可以基于这些问题展开:
0、做好阅读准备
· 请看我读这个标题,看看封面的插图,思考一下,这本书会是关于什么的?What might this book be about?
1、寻找信息、利用信息
· 你能从这一页中找到什么东西吗?
2、单词解码
· 一边看图片,一遍思考这个故事,然后想一想这个词会是什么意思。
· 请看我如何一边指这个词,一边读出来。对上了吗?有漏掉没读的词吗?
· 我们来找找宝藏好不好?这一页可能有你认识的词。
· 指着你会读的词,读出来。Point at and read the words you know.
· 这里发生什么了?所以应该怎么读才对?What's going on here? What would make sense here?
3、流利朗读
· 请看我如何指一个词、读出来,然后快速指下一个词。
· 你能不能快速地从一个词跳到下一个词?
4、归纳
· 我读完一本书,会思考一下。请看我是这么思考的:
· 整本书是关于什么的?发生了什么?What's the whole book about? So what happened?
· 你想到什么?What are you thinking?
再以 GRL M(≈AR 3.3-3.4)为例。
这个阶段的文本有以下特点:
· 以60-100页的章节书为主
· 基本覆盖所有的文本类型,包含更多的传记体
· 更多复杂主题(例如尊重差异、孤独、独立)
· 更复杂的故事情节
· 文本有微妙含义,需要阐释,需要背景知识
· 有的词语用来营造感觉、情绪
· 信息类书籍提供更多新信息及文本特征(目录、章节名、术语表、索引、带说明的照片、图表、地图、时间线……)
· 作者的文学风格能够通过其词语运用、句式结构、人物刻画、幽默感等等显示明显的特征
这个水平的阅读技能和需要的训练符合以下特点:
· 处理更多复杂词汇,含科技词汇
· 处理更长的描述性词汇以及象征语言
· 处理更长的章节、更少的插图
· 通过文本的文学特征理解各种角色
· 开始思考更抽象宏大的主题
· 能独立、有序地进行单词解码,允许新词出错
· 流利阅读,正确断句
这个阶段的精读就可以基于这些问题展开:
1、单词解码
·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story? How does this word fit in to this part of the story?
· This word seems to be describing xxx.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xxx that can help you understand what this word means?
· This word doesn't make sense if we think about what it usually means. What's another meaning that would work for this word here?
2、寻找信息、利用信息
·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character? Show me a part where you thought that about this person.
· Read this part where the character talks – read it in the way you think this person would say it.
· What do other characters in the book think about [name character]?
· How do you expect this character to change [if in the beginning] OR how has this character changed [if in the middle or end]?
3、流利朗读
· Read that again and make it sound like you're in a movie.
· Think about what's happening in that part and read it with meaning in your voice.
· Read this part out loud using your best story voice, then re-read silently, but hear it the same way in your head. Now read on and hear every sentence that way.
· Notice this part, where the word is cut in two because it doesn't fit on the line. Practice reading so that you don't slow down when you hit the end of the line.
4、推断
· 这个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与这个词相近的词有哪些?为什么这些词被归为一类?这些词有什么细微的不同之处?
· xxx是如何对待xxx的?xxx会让xxx产生什么感受?经过这件事,他们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5、整合
· 这些符号有什么含义?将这些符号与地图中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
· 这张地图对你理解这一节的其他信息有什么帮助?
·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有哪些?支持这些理由的论据有哪些?总结一下这一部分的信息。
6、归纳
· How do you expect this character to change [if in the beginning] OR how has this character changed [if in the middle or end]?
7、联系
· What is the big problem that is at the heart of this story? How does this problem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8、批判
· 对这个主题,这本书持什么观点?那本书又持什么观点?这些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你对这些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哪个观点更有逻辑,更能说服你、吸引你?支持哪个观点的细节更多?
有哪些学习资源
能一字一句看到这里的亲,都很有耐心!确实,面对长长的问题清单,哪怕是结构化的,我们做家长的都会希望事情能再简单一点,能不用自己出题最好。那么,风酱在这里给出两种方案,任君挑选:
1、Easy 模式的方案:随书附赠的精读题
牛津树大家都知道。牛树每本书都有相应的问题,大家就未必会做。请做。
比如这一本——
短短几页+3道题,既训练了寻找信息的能力,又训练了推断的能力。别看它题少就不是精读,天天坚持也是积少成多。
低阶的时候,这点题量就足够了。到后边如果嫌几道题太少,有进阶版:牛树配套的 Guided Reading Notes。
例如这一页——
是不是再多的问题也无非我们总结的那些阅读能力项?
相比之下,大猫随书配套了指导办法,不常直接给问题——
而 I Can Read、兰登、Penguin Young Reader、Ready to Read、我的图书馆等常见的几套分级读物,就没有随书附赠精读题目了,可以求助 AR quiz。
读完牛树的孩子怎么办?RAZ 不只有选择题,配套的 Lesson Plan 和 Work Sheet 了解一下——
别被那么多字吓到,RAZ 已经到了手把手教的地步。精读指导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先示范、再提问,RAZ 在这方面给了很好的指导思路——
以及练习资源——
如果您没有精力做太多拓展,用好 RAZ 的所有资源,其实就够够了,每个级别需要掌握的阅读能力,它都清清楚楚地手把手教了。
另外,以下4个教材/练习册资源可以作为补充,一直管到 G6。
Wonders:
Mc Graw-Hill 配套的分级读物 Level Reader Library: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哈考特的分级读物 Online Leveled Books:
另外,刷题界的 Daily Reading Comprehension,文章短短,问题却都直捣要害,真是不可多得的练肌肉装备。一般我会在娃 RAZ 某类题型出错率过高的情况下,从这本书里找到那个题型,刷一把。
2、Hard 模式的方案
Easy 模式之所以 Easy,是因为文章短,亲妈尚有精力每一篇都跟着读。这就是为什么到了章节书、大部头的阶段,大家倾向于报一个精读班了。但是亲自做长篇精读的好处是,你能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到他的真实想法,在其他场合未必有机会听到。就像低龄宝宝的早教,如果交给机构做,等于把亲子互动的机会也给了别人。亲力亲为的缺点嘛,就是累,有的亲更希望把精力用来掌控全局,避免跑偏。各有利弊,其实跟公司管理也很像。
那下面这些办法是给有志于撸起袖子自己精读厚书的家长们使用的。
首先,有的厚书自己也配了精读题目。比如 Classic Starts 这套中阶版名著,AR 4-5。随书附的题目中大多数是“把文本和个人联系起来”这种类型——
我能理解编者是希望孩子能从经典故事的人物中理解自己身边的各种人,找到互为对照的人与事。毕竟,名著之所以是名著,不是因为它们够严肃,不是故事情节够曲折,而是因为它们提炼了千百年来不变的人性。
其次,如果书本身没有附题目,很多网站是有这些资源的。
www.scholastic.com/teachers/lesson-plans/teaching-content/
www.gradesaver.com
www.bookrags.com
www.supersummary.com
还有这些也不错——
www.shmoop.com
www.supersummary.com
www.rif.org
achievethecore.org
第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下两个资源为大家提供了 GRL A-Z 各级别精读指导的思路。掌握了这些思路,你也可以是出题人!
《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这套书,提供了300种阅读策略——
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读写项目(TCRWP) ,旨在关注儿童早期阅读写作技巧 。他们的阅读训练指导手册我也翻出来了——
好了。本文就到此。本文提到的哥大阅读训练指导手册,以及精读指导办法大纲(思维导图),如果需要分享,请搜公众号“小风吹”(ID: TheBreeZeland),后台对话框输入005。
--The End --
About Me:
小风吹,坐标上海。
过去时:北大中大求过学,美国新加坡念过书;
现在时:小风吹吹,小跑推推,陪娃闯荡双语升学路。
时光在走,仍是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