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新版小学科学教材: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英语能力!

2015
2020-10-14 21:38 原创 · 图片53

今天介绍一套剑桥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小学生科学辅导教材 Cambridge Science Skills 剑桥科学技能

原版科学教材介绍过不少,有美国课堂使用的 Science Dimensions

也有IB、剑桥学校在用的 Oxford  Primary Science

专门针对“科学技能”的书,还是我遇到的第一套。我研究下来,发现这套书的学习内容、目的和方法对中国孩子来说都很有现实意义,所以特别来推荐。

整套书一共6个级别,对应1-6年级。每个年级两本书,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配有音频和答案。

一、问答探究中掌握科学能力

这是一套系统训练“科学技能”的辅导教材。简单说,就是孩子在科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探究、思考、实验...的方法。

我知道越来越多花友注重训练孩子的科学阅读、逻辑思考,但科学技能却重视不够。这方面国内课程涉及的比较少,但却是国外孩子必学的。这些方法不仅能用在科学学习上,更是孩子学习、生活、处理问题的基本素质。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针对性练一练。

1、知名科学家们带孩子掌握科学技能

这套书的重点是“科学技能”。什么是科学技能呢?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Observing 观察

大多数学生生来就有五种感官,它们告诉他们如何体验世界。观察要求学生注意“大图”和细节。鼓励孩子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这将帮助他们识别属性并做出更有知识的假设。

例如,在研究植物学时,让他们不仅仅注意花的颜色和形状。让他们数花瓣,画叶子,然后在放大镜下观察花粉。

第二,Classifying 分类

在观察的基础上,孩子可以学习根据属性分离和排序对象。年纪较小的学生可以学习使用单一因素进行分类。

第三,Quantifying 量化方法

这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zui有价值的技能之一,孩子可以从如何使用尺子和量杯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学会使用数学方程和先进设备进行更复杂的测量技能。

第四,Predicting 预测

这项技能来自于学生能够在过去的实验或现有的证据中发现模式。在做任何实验之前,孩子可以思考他们认为会发生什么?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这些高深的科学方法,这套书引入了各种“人设”:富兰克林、居里夫人、亚里士多德... 每个人擅长不同的领域,就好像一个个漫画人物一般。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化身孩子的好朋友,跟他们一起探索科学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把知识包裹在有趣的故事里,让亲切的故事人物讲出来,他们会特别好接受。这一点,也是我认为这套教材的创新所在。
 

2、问对问题,探究式学习

这套书在编写上zui大的特色,每个主题都从一个问题出发!

问题也稀奇古怪,不走寻常路。比如,植物吃什么?

比如,为什么感冒了吃东西不香?

常常是那些貌似显而易见,但又很难回答的问题,你会特别忍不住一探究竟。

这套教材的设计是剑桥很擅长的two-page模式,也就是“一页讲解+一页练习”。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边学边练,碎片化学习,会比较轻松。

作为一套科学教辅,“练习”就都变成了“实验”,也就是一个个project。

“项目式探究”是国际教育中的主流理念,在家里怎么能简单、实际去完成则是难点。这套教材中每个实验差不多都是“两步走”,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材料和步骤就能完成。

再加上它的实验都匹配小学科学教材设置,小学生们可以把它作为“实验手册”,对科学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3、非常棒的“科学词汇”专项训练

多接触科学词汇不是什么难事儿,各种有趣的科普读物都是好的选择。这套书我觉得很棒的地方在于,它的编写对象就是有语言学习诉求的“国际学生”,因此非常注重科学词汇的积累。

由于它的内容设置跟科学教材配套,因此在主题和词汇范围的设计上更加系统。而且学习过程的设计中也会时刻注重词汇训练,因此孩子也会更容易掌握。

二、  一节课是怎么学的?

下面,我就以第一级别的一个单元为例,带大家看看它的学习过程,可以直观了解它的学习理念和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 Flower Power 花的力量,从一个孩子熟悉的公园场景引出。

单元开篇都会引出一段儿歌和一段视频,引发兴趣。

比如,这里用一首歌 I am a Plant ,从“花”的人称出发,带孩子走入花的世界。

Song: I am a Plant00:0001:39#教材配套音频

*注意:教材配套歌曲我们争取到了免费资源,但视频资源需额外购买。原版视频价格较高,我们的体验是没有视频也不影响使用。对这方面要求较高的花友请谨慎购买。

热身之后,进入到正式学习。这个主题从四个小节切入来讲:

  • Do we eat flowers?花能吃吗?
  • Is grass always green?草都是绿色的吗?
  • Do all plants need us to look after them?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照料吗?
  • Where does paper come from? 纸从哪里来?
     

每个问题实际在引出一个领域的知识,让孩子脑子动起来,同时激发学习的欲望。具体来看看怎么讲的。

第一节

这一节讲的是植物的组成部分。

非常有趣的是,它把科学概念“动漫化”。每一个概念“化身”一个可爱的动漫形象,借助生活常识,孩子就很好理解。

比如,我很喜欢这只“洋葱头”,插画者竟然配了一个“流泪”的表情。还配文“小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哈哈,是不是一个生动的画面就出来了!不仅很容易懂,还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就是做project。两个步骤完成!在家里轻松就能做。

每个小节zui后,会让孩子做个自测,检测所学知识,重点是回顾科学词汇

这些单词,书中也会配一个“图文词典”,同时让孩子去trace,也就是跟着写。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是非常有效的“记单词”方法。读一遍、看一遍都不如写一遍来得印象深刻。

这里,小朋友边看图,边完成书写,也是加深记忆的过程。

第二节

这一节,从“花”来到“草”。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草都是绿色的吗?

毕竟我们从小学的课文都是“草色青青”啊!

问题答案我都很意外,我以为只有“枯草”才不是绿色!

没想到,原来“小麦”也是一种草。我在办公室问了一圈,竟然大家也是第一次听说。我想我以后都会记得了。

同样,引导孩子做一个小实验。

第三节

第三节,从日常生活孩子会观察到的现象,递进到引导孩子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比如,有人工种植的粮食、水果、花草... 但也有“野蛮生长”的海藻、野生植物...等等。

课后实验,也是让孩子通过简单操作,模拟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生长过程。跟课文中学习的知识相辅相成。

第四节

zui后一节讲解,学习内容从植物本身,延伸到植物的用途。

吃的、穿的、用的... 生活方方面面都跟植物有关系。

这样的拓展学习,让孩子理解学到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更容易把这些知识学有所用。

第五节

每个单元zui后,有一个复习环节。简单题目,带孩子回顾学到的知识。

词汇有针对性训练,这也是我觉得这套教材很实用的原因之一。

就是这样,五个步骤,层层递进。将科学概念、项目学习、学科词汇、科学能力体现在简单的问答和练习中,作为课外辅导训练,孩子在家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自主完成。

三、配套小学阶段科学课程

这套教材一共有6个级别,配套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

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下每个级别的目录和代表页面,方便了解每个年级的内容和难度。

不同于系统的科学教材,这套书主打技能训练,因此在语言难度上并不高。再加上配有音频、练习、答案等辅助素材,用下来不难。所以大家在挑选级别时,基本对应孩子实际年级就可以。

Level 1

目录

Level 2

目录

样页

样页

样页

Level 3

目录

样页

样页

样页

Level 4

目录

样页

样页

样页

Level 5

目录

样页

样页

样页

Level 6

目录

样页

样页

样页


回应 举报
赞3
收藏2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