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K上学前,我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文言文,以后买菜需要两小儿辩日,还是开车需要出师表?
很多老师说:通过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遣词造句,炼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深化自己的思想,对个人气质、生活态度都有影响。
想想也是,如果有一天大K谈恋爱了,牵着姑娘的手在月光下漫步,指着月亮说一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总比他说“你看今天的月亮像你的大脸盘子。”要好很多吧……
无论如何,我都无力挣扎,毕竟最现实的问题是,古文类在教材和考试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你能眼睁睁的让孩子放弃30%以上的语文成绩吗?所以我让大K开始学习文言文古诗的初心,并不是我的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残酷的现实——考试。
当身边同事、朋友、各种自媒体平台上的孩子已经在三岁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四岁背唐诗过千首,五岁背《出师表》、《木兰诗》时,五岁多的大K最多能背出三首唐诗,他爹说上句:白日依山尽,他会接下句:红掌拨清波……
大势所趋,被迫开始琢磨给大K安排古文的学习。
从哪学起呢?
这个问题确实让我“朝思暮想”了一番。
《三字经》《弟子规》枯燥冗长;根据他“白日依山尽,红掌拨清波”的创作能力,为了我能多活两年,唐诗还是先放放吧。
自己回忆了一下上学时背过的《陋室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师说》等这类的名篇,似乎我还能记住的只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几句了。即使写作文时能引用的素材也是各名篇中的几句名句而已。
当即一拍脑袋,何不就从各种名句开始学起?通过古文名句的学习,也可以培养文言文语感,简单了解到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内容,利用童子功背下来,以后也能成为写作文信手拈来的素材。
于是发现一个小古文的课程完全可以满足我的要求:
第一、选句丰富,240句古人经典名句精讲
第二、深入浅出解析名句的渊源与出处
第三、通过动画视频,能够生动有趣的结合现代生活讲解古语今用技巧与方法,可以渐进式培养孩子文言文语感。而且能够让孩子听得懂,愿意学!
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明显能看出,大K是可以听懂学透的。经常在做阅读理解题和生活中甩出一句小古文。
那天我和大K说:“你看你爹,干啥都慢!应该给他起名叫:奥特曼,噢!特慢!“”他看了看我说:“妈妈,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哎呀妈呀,我怎么觉得我眼睛里只剩下白眼仁了……
截止到今天,大K已经学完219句,这个学期开学开始,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开始从头复习,已经复习到第74句。
艾宾浩斯记忆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今天把小古文240句用艾宾浩斯记忆表整理完成,免费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