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教育行业,IT从业,娃上课期间,正好说说这次改版的一点点想法。
这次改版有几个亮点:
1.话题广场
小花生上聚集了很多优秀的爸爸妈妈,有很多有效的经验分享,说实话这部分对于做UGC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话题广场的方式聚合,将内容挖掘出来,更有利于初来的用户找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话题广场的分类更清晰,虽然之前也有话题,但是分类相当复杂,找起来很不容易,而且对于一般刚来的妈妈们,其实很多时候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内容,这时候复杂的分类很容易把妈妈们吓退。
2.首页的中部导航:更简洁直观,增加了自营课程的入口
说实话原来的导航位置,内容真是太多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导航的意义不大,很多栏目凭空占用了资源,如果结合数据来看的话,我觉得流量应该都不会很大。这一次做了改版,改为只有4个导航,增加了大猫课程的导航。对大猫课程不是很了解,不过相信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助于转化的提升。
还有就是增加了话题广场,这里不再赘述。
3.广为热议的:个人信息增加公众号
常在小花生逛的妈妈们会发现,很多文章中都有作者的公众号,一方面作者的公众号可以得到推广,另一方面也希望好的内容能得到传播。最开始的时候,小花生采取了不限制,不过紧接着就是将公众号的二维码进行了限制,仅保留公众号名字。这一次,小花生采取了疏导的方式,将个人公众号引导至“我的”栏目。一方面方便管理,一方面将部分流量引导至个人主页。小花生的很多妈妈可以说是自带流量,这种方式一方面给了这些妈妈分享的动力,一方面也能够为其他栏目进行引导,因为一直觉得“我的”栏目完全没有发挥出来作用。
说完了亮点,也太说说那些还有改进的地方吧。
1.首页顶部的banner位,说实话,变得很小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手机屏幕太小的缘故,只占到屏幕的1/5。
2.导航栏目虽然变少了,不过我倒觉得“上公号”这个栏目的入口放在“我的”或者“+”更合适一些,原因如下:对于还不是小花生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会有几种方式知道,一个就是小花生公众号,如果是这样的用户,一定在公众号上已经阅读一段时间,那么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很熟悉的,如果是已经在小花生的用户,那么这些文章都是从发布的文章中挑选出来的,可能已经在“推荐”栏目出现过,或者被热议,那么也不要会去再看一遍,所以觉得这个地方以后可能还会换掉。
3.“阅读”栏目变得有点乱,把原来首页的导航几乎全部移过来了,第一反应,栏目太多,太乱了;第二反应,我想来干啥来着?也就说明这个栏目的定位现在不是很明确。改版之前,“阅读”是一个纯粹的官员阅读记录的,现在我猜,这个栏目应该要链接和阅读有关的内容,包括阅读的记录,阅读的书(觉得这里会是书评的好入口),阅读的人,当然这个还要看小花生对她的定位。
4.关于音频
我一直关注到这些从小看原版,听原版,读原版的孩子,他们都有大量听的习惯,不过在小花生却找不到和听相关的内容,然而在“我的”也有一个“音频”,但是这个音频对我而言,没有体现任何价值,所以我猜小花生后续可能会有关于音频的一些动作吧。
5.关于“推荐”和关注
这两个栏目可以说是高质量的内容产地,推荐以文章为线,关注以用户为线,关注毫无疑问就是每个关注用户的操作时间线,比如收藏了什么关注了什么发了什么文章等待。推荐纯粹以文章或者笔记或者问答或者话题的进行的,如果在推荐的时候能够更有针对性一些会更有效,比如对于低龄孩子的妈妈们,同龄或者超龄一点的内容用处较大,对于中高年级孩子的妈妈,低龄内容推荐适宜性就相对低很多了。
其实,说了那么多只是希望能变得越来越好,个人的一点点浅见,欢迎指出不足之处,非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