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是2月14号群讲座基础上的整理及拓展。因内容较多,分为上篇和下篇。
上篇文章链接:
本文是下篇,重点聊3个问题:
1初中时间管理
2具体学习方法
3小学关键核心
全文共计4287字,阅读约需5分钟。
重点内容已标红。
01初中时间管理
初中科目多任务重,要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目的: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不同类型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
理科侧重大块时间,因为思维不能打断
文科侧重碎片时间,因为记忆可以重复
一、时间类型
1.大块时间(1h以上)
晚自习、周六日
适合需要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的任务
例如: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刷题、复习一周任务等
2.中块时间(30min-1h)
自习课、早读、午休前
适合需要集中精力,但单个任务花费时间不长的任务
例如:写作业、文科背诵、错题整理
3.碎片时间
洗漱吃饭、上下学路上、课间
适合磨耳朵、记忆知识点、回顾默忆当天所学内容
例如:英语泛听、历史(文化)泛听、回顾上节课内容(课间)
提示:
要充分结合自己的状态和强弱科来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弱科优先!
每天都要对弱科有1小时的练习(即设定每天必须要做的任务)。
状态最好的时间做最难的科目;
状态不好就去休息,别一直学;
身体疲惫但是精神状态还可以的时候就做简单抄写类任务(整理笔记、总结知识点等)。
每晚安排自主学习的前提是:
高效高质完成课内任务和作业。
先回顾当天所学知识,该背的背、该默的默,有质量的作业认真完成;那些不用费脑子的无脑抄写的、形式主义的作业,真的不值得花费太多时间去写,用好碎片时间,速战速决。
二、注意事项
1.尽量提前完成作业。
一是尽量用自习课、各种碎片化时间做完作业,晚上回家留出更多时间自主学习。
二是娃在新课预习的时候,就顺手把课时练(配套教材的,每科一本,老师留作业用)做了,因为同步作业都比较偏基础,通过做课时练,既能找到问题,带着问题听讲;又能提前完成作业,减轻负担,留出更多时间自主学习。
2.午睡才能让下午的精力更充沛。
中午看书看困了自然进入到午睡状态,午睡40分钟足够了(不要超过这个时间,不然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反而让下午精力不济)。
3. 晚上自主学习时间灵活调整。
如果作业多,就削减自主学习时间;作业少,就多安排一些任务,周六日再补任务、赶进度。学习中一定要学会灵活调整,随机应变也是一种能力。
4. 每天事情随手记。
娃随身带着一个很小的记事本,无论是老师强调的东西、布置的任务,还是学习安排,都记录在案,随手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完成一项划掉一项。
这是娃每天的时间安排,总共算下来,每天有大约5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我把它称为“黄金5小时”,差距就是这样一点点拉开的。
02具体学习方法
一是总结错题。
目标:把做过的每一道题都弄懂吃透。
1.不是所有错题都要整理。
对于错题,首先要分析错误原因。如果是记忆性的、背诵性的或者纯考查公式定理的,侧重“死记硬背”的题目,没必要记下来,当下解决、背过。
真正需要记录的错题,一定是侧重思路和方法出错的题目,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把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套路模型整理出来才是重点。
2.不要精美要高效。
不要手抄错题,太浪费时间(当然一两句话的错题可以手抄),要么买个错题打印机,要么就直接把错题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不要追求好看、精美,一定要有效、实用,自己能看懂就行。
3.杜绝只整理不复习
整理错题不是照着答案直接抄上,核心是整理思路和方法。一定要写清楚自己的思考步骤,哪一步卡住了,具体的错因是什么。一道错题整理下来,它的作用是长期的,之后遇到同一类型或者对同一知识点考查的题,都可以拿出来再复习。如果只是总结而不复习,可以说,这个错题本白做。
二是吃透课本和例题。
目标:弄懂每一个知识点并结成知识网。
结合第一步“总结错题”,复习没掌握的知识点,看概念,重新推导例题,再做对次知识点考查的同类型的题目(可用教辅,或者上网搜相关题目)。错题和知识点,每复习一次,就在旁边记录上日期,一般要经过3轮复习。
三是刷题找漏洞。
目标:查漏补缺、巩固强化。
给娃准备一个计时器。要计时刷题,模拟考试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题目。
做完了,对着卷子圈知识点——错题或是拿不准/蒙对的题目,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对着课本捋一遍,再做几道同类型题目。通过这个方法,找漏洞、找弱点,补漏洞、补弱点。
初中就要侧重应试。
娃的基本情况是,语文拔尖,英语优秀,所以重点放在数学和物理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结合这张图,重点说说晚上的自主学习安排。
【语文】
1.每周精读1篇文言文。
提前选好文章,娃自己做精读。
字词句语法,全部弄懂,逐句逐字翻译,不会的随时问。
工具书:上海古籍出版社《高中文言300实词例释》
2.每周做2篇阅读理解。
提前选好文章,娃做题后自己总结,不会的随时问。
此方法不适合小学生。
受理解能力、学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达不到自学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标准。
【数学/物理】
数学和物理买的教辅最多。
为什么?因为要在刷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漏洞,然后找同类型的题目做对应训练。所以,教辅不是一题不落的全部都做,一是练习读题说思路;二是只刷错题和重点题。
娃的教辅分为4类:
一是用于辅助提前学的:
《学而思秘籍初中数学思维提升》
二是用于辅助校内同步巩固的:
《初中数学必刷题》
《初中物理必刷题》
三是用于辅助刷错题及重点题的:
《学而思初中数学培优课堂(教材+练习)》
《实验班提优训练》
《学而思初中物理培优课堂(教材+练习)》
《全品物理作业本》
《学而思初中物理培优课堂(教材+练习)》
四是用于辅助专项练习的:
万唯《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
万唯《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有的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听老师讲一遍或者看答案,当时能听懂或者看懂。但是这种“懂”,可能只是懂了这道题用到的公式和定理,是“浅层的”;整体的做题思路、推理分析上,“深层次”的东西并没有思考过,这不是真的“懂”,有可能换同类型的题目,依然不会。
验证方法是:从头到尾自己严格推导一遍,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详细写下来,每一步都不放过。在这个过程中,对任何拿不准、不严谨、模棱两可的地方零容忍,必须打破砂锅问到底。坚持下来,“题感”就会慢慢建立。这么做是不是要花很多时间?刚开始时候是的,但绝对值得。
【英语】
单词:
单词量放在首位,每天背20个单词。
在熟练掌握中考单词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词汇量。
20个单词的来源:阅读理解文章、外刊精读文章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让复习和学习同时进行。
听力:
面对应试,听力的重点在于精而不是多。
先泛听一遍文章,然后精听(听一句写一句),最后对照原文,把自己写的和原文对比,听错的地方、没听懂的地方,重点再回听。这样做,效果显著。
阅读:
限时读外刊,让阅读能力“又快又好”。
文章类型、主题见得多了,才能对考试形成“降维打击”。同时准备一个积累本,积累单词和好句。
【小四门】
如果小学阶段知识背景铺垫的好,初中小四门不用费太多功夫,因为初中的内容真的不难(高中是真的难)。
小四门通用的方法:
一是搭框架填内容。
寒暑假提前看课本,1周的时间把下学期的课本看完,做出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开学后,对着知识框架往里填内容。
二是做练习补漏洞。
开学后,每周末准备好课本、随堂练习册、教辅练习册。
1.读题。判断这个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在旁边注明“教材第*页”。
2.翻课本。找到这个知识点对应的位置,迅速看一遍
3.找同类。找这个知识点对应的习题,找出来1-2个,做。
按照这个顺序,一个题一个题、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过一遍,考试成绩没问题。
回到每一天:具体、细小、真实的练习。
有些事,
只有你认真去做了,才能看到结果。
03小学关键核心
小学阶段,特别是1-3年级,家长要陪伴孩子,认认真真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一条龙”的过程。
孩子的学习习惯,就是在这“一条龙”里逐渐养成的。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多多的体验成功感、成就感,从而产生内驱力。
1.做好时间管理。
一定要买一个计时器、做一个进度表。
孩子越小,越要通过形象的、具体的东西让他们有感知、能理解。所以,学习进度,要具体化、可视化。
计时器:
写作业计时、背课文计时、听写默写计时,让孩子知道、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让孩子看到计时器的变化,做什么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不是没有时间限制想多久完成就多久完成。
进度表:
每天的学习任务(朗读、听写、计算),列表上墙,每完成一项划掉一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度,这是一种成就感。
2.做好阅读管理
从幼儿园开始,就把“读书”作为重中之重。
从家长讲故事开始(没有孩子不爱听自己的爸爸妈妈讲故事),逐渐过渡到亲子共读、再过渡到自主阅读。
经由这个过程,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如果有,那也是量不够,没有做到位。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高中基本上与年级前10%无缘,而且会越学越吃力、差距越来越大。
培养学习习惯,没有“一招鲜”的办法,只有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中,一点点去做、去规范、 去实践、去落地。
具体的习惯,参见以下文章: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