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跟孩子聊聊学习方法吧!

2016
2007
2018-11-15 16:07 原创 · 图片2

关于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段子太多了,好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波热潮,然后每次都能获得许多爸爸妈妈的共鸣。


这样的文章我看一次乐一次,评论区尤其欢乐多。笑归笑,爸爸妈妈真是不好当。

话说孩子们也不好当,不仅要辛辛苦苦的写作业,还要被爸爸妈妈吼,甚至被撕作业、拍桌子。小家伙们暂时又没有话语权,心里苦也没法发公众号呀。

如果把爸爸妈妈给孩子辅导作业比喻成“混合双打”,那我们家的打法更复杂——

 

四年级下学期,糯米开始学习小数了。期中考试前的那段时间,她的作业简直惨不忍睹,一页错五六道题都常见。

如果说之前的数学计算,她常常犯看错数字、进位计算的错误,那学习了小数之后的错误简直花样百出,让我瞬间觉得她又找到了十几种新的错法。

如果是我检查,一般会冷冷地把作业丢在桌子上,责令她赶快改错。如果是爸爸,她就没这么好运了。

在爸爸看来,明明已经掌握的方法,却犯了低级错误,这是不能容忍的;如果接连发生低级错误,那就是糯米没用心,是非常严重的学习态度问题。

那天,爸爸又把糯米训哭了。

在二人搭档里,我自然是乐于扮红脸的——收拾残局总好过鸡飞狗跳嘛。

不过这次,我要好好跟糯米“谈一谈”。

 “并不是所有的练习都有效果。这意味着,并不是你做作业了,就有收获和进步。”这个开场白似乎离“万恶的小数点”很遥远,糯米一边擦眼泪,一边默默地听着。

“妈妈曾经说过,要把学英语当做例行公事。这个例行公事指的是如何调整心态,更轻松地坚持下来,并不是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需要用心。”我继续说道,“比如妈妈现在录课就是一种刻意练习。我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能讲得更生动;同时呢,也有很多叔叔阿姨在给妈妈做反馈,每节课有哪些问题需要调整。这样,妈妈才能不断地改进。”

糯米喜欢听我分享我的工作体会,或许因为这使她感受到我把她当做大人吧。


“对于你写作业也一样。如果每次做作业,你都能非常专注,尽量避免之前出过的错误,努力把它做得又快又好,这就是刻意练习了。”我停顿了一下说,“如果你只是为了快点儿写完,像应付差事一样去写,那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还会出很多错,要花时间再来修改。”

“如果做错了题,不能匆匆改过来就算完,你得想一想这道题目为什么出错,是概念掌握的不准确,还是计算步骤出了问题,或者是单纯的粗心大意。只有找到了出错的原因,才能在以后避免同类的错误。” 
 

见糯米听得认真,我趁机提起最近很让我头疼的小提琴,“再比如你练琴的时候,如果能专注地拉好每个曲子,发现其中哪儿自己拉得不太熟练,哪个技巧掌握的还不够好,并且留心上课的时候老师指出来的问题,特别练习一下,这就是刻意练习了。每次练习都能有很大的收获,每次都能有进步。”

糯米说:“那我就能成为业余的专业小提琴手了。”这是她最近非常喜欢说的,“业余的专业插画家,业余的专业小提琴手”,她的意思是业余去做这些事,同时还要达到专业水平。虽然在我看来很难用“业余时间”把一件事做得“专业”,却仍然很高兴她有这样的目标。

“对啊,就是这个意思。”我接着说事情的反面,“可是如果你只是为了拉够15分钟,那就会觉得每一分钟都很难熬。而这样的练习,带给你的收获也非常小,甚至没有效果。”

“同样15分钟练习时间,如果你每次都能刻意地去练习,妈妈相信你一定进步非常快。”

我收尾了,队友爸爸悄悄过来补充说,“除了妈妈说的这些,你还得注意方法。比如爸爸跟你说的,做完了用估算的方法来演算最后一位,或者大概估算一下得数的范围,就能用很少的时间完成检查,多数低级错误都能避免掉了。”


这天之后(的3天),糯米的作业质量仿佛一下子就提高了,练琴的时候也变得专注起来,甚至期中考试数学考出了久违的100分。

我认为这是我的功劳,而爸爸说:“糯米,看来训你一顿还是挺管用的嘛!”


玩笑归玩笑,我很佩服爸爸提出的“估算检查法”。每次完成计算之后,如果能回头扫一眼题目,快速估算一下,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检查效果,而且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如果真得能有意识地练习,对数字的敏感度会大大增加;而假以时日,一旦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毫无疑问对提高准确率大有裨益。

这也是爸爸的经典观点——理科的学习中,方法至关重要,而不是像我认为的,错误率高是因为刷题太少。

至于糯米接受谁的观点,又采纳谁的方法,让她在实践中体会吧!

我们常常误认为孩子太小,而不去讲方法;甚至许多爸爸妈妈自己也不知道,原来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原来学习方法还可以不断完善。

给糯米讲学习方法、学习意识,这并不是第一次。事实上,这是我们之间常常聊的话题之一。

从心理学上讲,想改变别人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比成年人,孩子比较被容易改变,原因是孩子没有太多的固定思维或习惯。即便如此,如果想让孩子接受一个观点,或者养成一种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之后。

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更像是一种渗透,一种潜移默化地习惯养成。

这时,“成长性思维”就变得格外重要。我们得有成长性思维,不给孩子贴上固定不变的标签,孩子才能有改变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孩子也会变成有成长性思维的小孩,Ta才会不断地寻求改变,想要变得更好。

比如在这件事里,看似糯米对我的观点接受得非常快,这其实有一个前提背景——在一周之前,我把《刻意练习》推荐给了糯米,她用两个早晨的时间听完了这本书的解读音频。

有了这样的酝酿和积累,她才能够理解我讲的无效练习与刻意练习之间的区别。

毕竟,学习的意义不在于上次考了98分,这次考了100分,而是我们比过去更热爱学习,也更擅长学习。

这种擅长可能体现在学习效率更高,也可能体现在掌握的知识更系统、更牢固上。

我想,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我们能够传承给孩子的最重要的部分


回应6 举报
赞29
收藏99
7年前
刻意练习的解读音频能说一下吗?
7年前
二楼的也想知道😍
7年前
美妞752 刻意练习的解读音频能说一下吗?
樊登读书会APP
7年前
半朵幽莲 二楼的也想知道😍
樊登读书会的APP
7年前
我也听了这本书,这几天孩子总是闹别扭,昨天晚上躺在床上跟他聊天,把大致的精髓跟他分享了一下,也对他提出了小要求,从早上起来不赖床不耽误出门开始,今早成效不错。
7年前
很好的引导👍。长大后同样的方法用在工作中也能事半功倍。
发布

推荐阅读

教画图的粟米
教画图的粟米
2016
2007
作者热门日志
我这样用思维导图教孩子深度阅读  赞201 · 收藏1050 · 评论40
语文预习,你用思维导图吗?  赞142 · 收藏790 · 评论32
我用碎片时间教女儿学加州语文  赞110 · 收藏530 · 评论52
我用思维导图教女儿学习科学  赞113 · 收藏503 · 评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