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的中文年终总结
因为相信了某篇网文提到的快乐童年,晚识字、晚学习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加上鹏鹏又超级喜欢户外玩耍,因此我们就这样整整玩耍了6年。直到大班才跟着幼儿园学了几个字和数字的书写,大班的暑假用一个月时间过了一遍拼音,这样零基础进了小学。
欠的债总是要还的,因此进小学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阅读,好在学校佛系,一二年级都不考试,期中期末的测验活动都是各种好玩又轻松的游戏。班上又分配到的几位老师都是年轻老师,其中语文老师刚开始当老师,性格柔和,对孩子们很有爱心和耐心,她是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佛系的上着课,没有像隔壁班语文老师那样超纲、超前的布置大篇幅阅读训练。因此每天的课后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由于我还指导着12岁侄女儿的学习,因此很早就了解到了“大语文”概念,在小花生又陆陆续续地看了很多名校长、知名语文老师的专访视频和文章,每位名师、名校长的建议高度重合:要想语文好,最重要的就是大量阅读、读名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恰好语文老师布置的任务也是这个方向,我们日常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即可,高质量的完成老师每天的布置任务。因此,我们把阅读提高到了除运动之外的第二重要的大事。不要问为什么不是阅读第一?因为,我们不运动,情绪就不好,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所有时间都会浪费在哭闹、对抗中。这样我们的时间就特别紧张,哪怕有花友觉得我们的阅读时间不够,那我们也真是拼尽全力坚持每天早读、晚读了。
所以,我们这一年多来中文分成两条线:校内要求的现代文课外阅读+校外的古诗文诵读。
一是,校内的部分:
每天放学后学校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几乎是固定两件套+一两个极度简单的随机作业:
(一)预习或者复习(复习需要在家里听写生字生词,但是不需要交到学校)。
1、预习要求:(1)读:朗读课文两遍以上,要求读准、读通、读熟。(2)圈: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
(3)标:课文标自然段,诗歌标小节(1.2.3. ……)。
(4)写:给田字格里的生字注音,写在字左侧。‚写出生字条中生字的音序(即拼音的第一个字幕大写)。ƒ写出生字条中生字的部首。
2、复习要求:(1)有感情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背诵的课文要流利地背诵。(2)认读生字条中的生字,并口头组词。(3)听写田字格里的生字(组词听写,每个字都要写拼音)。
(二)校内安排的课外阅读20分钟。
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文化丛书》、《日有所诵》等,里面包含了很多儿歌、简单的小故事。内容营养不多,也就是当拼音识字书读。由于零基础入小学,导致识字量很低,刚开始读得不是特别顺畅。为了让阅读更加的轻松和有趣,我们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亲子共读,随着对拼音的熟悉和识字量的增加,娃开始慢慢自己阅读。由于每天的坚持,哪怕只有20分钟,娃的阅读能力提升还是很快的,自己能读的书越来越多,而且阅读速度越来越快。近期测了一下娃的识字量,一年多的时间里,识字量从0提高到了1700多,我们不和别的娃比,他的这个进步老母亲是很满意的。
一年级是每天刚好跟着学校的进度读完学校统一发的《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文化丛书》。
而今年进入二年级后,娃的阅读速度明显翻倍很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学校统一购买的5册《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文化丛书》读完了,其中包含《小鲤鱼跳龙门》《蝴蝶有一面小镜子》《小猫钓鱼》《狐狸猎人的故事》《骄傲的大公鸡》《小狗的小房子》《没头脑和不高兴》《小老虎粗尾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孤独的小螃蟹》《一直想飞的猫》《“歪脑袋”木头桩》等。
之后就开始自主选择图书阅读,进入了阅读速度快速提高期。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自己选择的图书如下:
李毓佩的《奇妙的数王国》漫画版共6册:《数学大神探》《荒岛冒险记》《追捕机器人》《数字西游记》《数王国奇遇记》、《哪吒大战红孩儿》;
李毓佩的《数学故事》上中下3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注音简写本);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年级阅读》;
《西游记》(小树苗注音版);
绘本:《小心食人鱼》《鳄鱼除外》《猴子会滑水吗?》《老虎会走钢丝吗?》《茉莉的怪兽国》《鲨鱼会做题操吗?》《会走路的丸子小弟》《鲸鱼能游到月亮上吗?》《我和奶奶的夏天》《诺一的神秘的客人》
《不一样的卡梅拉:我的东方大冒险》;
《不一样的卡梅拉:我收留了渡渡鸟》;
《不一样的卡梅拉:的绝不退让》;
《格林童话》、《爸爸的老师》、《狐狸爸爸笑了》、《安徒生童话故事集》等。
PS:周末他自己翻阅的部分书籍,没记录。
(三)隔天背诵古诗一首。
使用书籍《古诗词全解:必背古诗词129首》,这本书有每首诗的解释和解析、诗人、背景介绍等,是学校要求统一购买的。内容编排上是挺好的,既增加了文化常识,又对诗歌的理解有帮助,对应试很友好。
(四)偶尔有个查字典的小单子,通常是五个字左右。
第二部分,妈妈牌无痛古诗文启蒙:
一、古诗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
娃的记忆力不算好,记得慢、还容易忘。所以,在老师还没要求背诵古诗时,我们就开始了用337朗读法,每天早晨花两分钟读一首古诗,每次读两遍,基本上4-7天可以背诵一首,会背诵之后就换下一首。这种读法很友好,古诗都很简短,随着孩子的识字量的增加,读的越来越容易,背得也越来越轻松。这样老师要求的背的经常会遇到他已经会背的,他就会很开心,所以他一点也不排斥读古诗。
二、古文诵读:王财贵大字版《学庸论语》、《孝弟三百千》。
在学习群和小花生上看到两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道理:
1、把古文当外语学。
2、在孩子还不懂得畏惧困难、不懂得反抗时开始古文的启蒙,尽早习惯诵读古诗文。
因此,我们一进小学就开始我领着诵读《学庸论语》,等他拼音较为熟练时,就由娃自己拼读,每天读一小段。一年级时间多,我领着读的就读的段落稍长,读2-3遍。后来娃自己拼读,时间又减少,就每次读短短的一个段落1-2遍。
古文我们也采用的337诵读法,每个段落读7天,读熟换新的段落。这样一年下来我们读了大半本《学庸论语》,《学庸论语》中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读了一半多。由于,语文书上有《三字经》和《百家姓》的选段,后来我们就结合课内的内容,暂停了《学庸论语》开始读《孝弟三百千》里的《百家姓》和《三字经》等。我们只诵读、不要求理解,混个耳熟、眼熟即可。好处就是娃一点都不抗拒古文,偶尔我也简单解释一些我了解的部分的意思。语文书上也有一部分古文名句,比如前几天娃对我说:“妈妈,我想读《后汉书》,我想在书里找找‘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简直惊呆了我,我立马找来电子书,在墨水屏上把字号放到最大,给他读了几十分钟后汉书,实在太长了,读了那个故事的一半,都还没有找到这句话,下次有机会再接着读给他听吧。
在进入快速识字、自主快读阅读期这段时间,我看娃越来越多的时候是半默读,我担心他没读懂书,就坐在他旁边仔细观察,发现他是跳读,只读关键词。读完我问他读的内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也都能讲清楚。就有点纠结是不是要去纠正娃的阅读习惯,不纠正吧担心他只读了个故事梗概,而故事的情感、遣词造句的妙处他很可能是体会不到了。纠正吧,纠正过几次,都很简单,又担心干扰多了,把故事读的细碎,打击娃的阅读兴趣。后来老师把12月阅读记录单进行了改进,开始要求记录积累好词、好句了,娃跳读的缺点就体现出来了,娃很难发现好词好句,通常读完几个故事都没发现一个好词。为这事儿,我还在小花生发了求助问题,花友们的建议都很有道理。我们在两处进行了改进,部分他自己读,部分我跟他亲子共读,我读一段,他读一段。就像小时候给他读绘本一样,这时候妈妈们都能秒变“戏精”的,在我的表演式朗读下,这样既有示范作用,又能让他读得更松松、更开心。
三、写:写字和写作。
娃的学校是佛系的,一二年级都不考试、不检测,但是三年级就有考试了,现在学校老师也会零星的让孩子们试试试题的样子。三年级的作业肯定会多很多,而以我们“慢娃”的调性——写字慢、计算慢、反应慢、背诵慢......。
在练字方面,我们进行过一些剑走偏锋的方法——娃是个吃货,我做新品种食物时,会让娃去跟着网上教学视频、文章抄写食谱。每次他都会特别开心、特别认真的抄。虽然字依然很丑,但也是能看出明显进步的。我打算以后经常周末做好吃的,让他用格子本抄食谱了。哈哈
另外,娃参加了他很喜欢的活动就让他写记事,他也很乐意。记事从最开始的一句话,到两句话,再到后开的一整页。这学期我们写得不多,来年再多写一点,争取养成写记事的好习惯。以后长大了,涉及娃是隐私就不能再看、再发啦。
为了给三年级的作业题量做准备,我们还得多练字,提高写字速度。
PS:在阅读过程中有个体会:
1.图书的版本选择还是很重要是。比如,家里有一本不知名译者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娃虽然也读,但是没有如痴如醉的感觉。但是读到叶君健的译本,读里面的《海的女儿》时,娃读得停不下来,阅读时间任务完成了都还非要往后继续读。
2.名家的作品也不一定全都值得读,在时间有限的书情况下,择优阅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