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作文水平,写出一篇高分作文?
抓关键
要抓住4个关键点:
词组、句子、段落、结构
任何文章都可以拆解成这4个要素,只要把这4个要素都掌握好,一定是高分作文。学习写作,先要学会拆解文章,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积累词组、练习造句、组成段落、提炼结构。
1.词组
词组是文章的最小单位。不管什么文章都是由一个个词组组成的,和我们从小到大学的英语一样,扩充词汇量是学写作要做的第一步。把平时优秀文章里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作为你的素材库。
2.句子
句子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个词组组成了一个个句子,句子又直接决定了段落,直接决定你的文采和表达。所以,怎么把大白话变成“文学性的表达”,是每个写作者都要磨练的技能。
3.段落
段落是逻辑思维的体现。段落不是句子的随意堆积,而是由一个一个句子按照某种顺序组合而成的,是逻辑思维的体现,真正让阅卷老师知道你想表达的、描述的、阐释的故事、事件、感情等等。我们所说的一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合理,其实大部分是通过一个段落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传承来体现的。这一点,在高中议论文中尤为明显。
4.结构
“结构”两个字的字面含义同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多么优良,不管你的主题多么高大,如果结构设计不好,盖得不好,摇摇晃晃,是要出问题的。材料,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而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提炼文章结构时,注意看开头和结尾,中间每个段落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话。
比如,《人民日报》4月22日的文章《传递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先导图后分析再朗读、模仿。
当然,以上4点要围绕文章主题(作文题目)展开。看到作文题目,要迅速判断出主题和立意,确保不跑题、不偏题。
勤积累
“写作从模仿开始”。
莫言:关于早期作品,都是模仿之作。当然模仿得比较高明,不是一字一句抄的,而是模仿人家作品的那种氛围、那种语言、那种感受,那种节奏。
威廉·凯恩教授在《小说创作大师班》中提到“没有人天生就是写作高手,无论你承认与否,所有创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大量阅读,好的指引,有效的借鉴和学习是好文笔的前提。”
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经典内容,在反复读反复看反复体会的过程中就活了,东西越多越活。记忆力和创造性没有矛盾,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就会有自己的东西形成。所以,随时收集、整理遇到的好文章,注重平时的积累,在一点一滴中渗透。
一是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篇目,一定要物尽其用,把好词好句好短整理出来,而且有些篇目或者段落是要求背过、默写的,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素材积累。
二是阅读理解。
语文试卷、教辅中的阅读理解文章(英语同样如此),也可以用来做素材积累。在做题的同时,就把好词好句好段勾画出来,摘记到本子上,省下许多找素材时间。
三是专门素材。
1.初级层次
青年文摘、作文与考试、意林、中考满分作文等等。
【学习方法】
这部分内容,老师会指定或者安排任务,一般是重点段落背诵、摘抄等等。此处不再赘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2.中级层次
央媒的经典解说词、主持词等等。
【学习方法】
解说词、主持词的作用和意义,享学乐的《朗读手册》里都有解释,大家再看一看,并且按照这个思路,自己去整理去实践,娃去朗读去体会。
3.高级层次
1.经典时评2.新年献词3.重大讲话
这类文章,是经典中的经典,是用来开拓视野、深化思维、提升层次、熏陶格局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反复练习、长期坚持。
【提示】
1.人民日报的文章内容难度大,更适合高中生。但是目前我和娃也一起做积累,为高中做准备。
2.还有很多作文素材积累的APP,但是感觉用处不大,都淘汰掉了。
3.可以看中考满分作品,从应试角度学习行文结构和表达,但是在提高立意、格局方面肯定是不够的,还要看高层次文章。
4.准备一个文件夹,用口取纸贴上分类标签,从现在开始做素材积累,时常拿出来乐阅读复习,到了高三,你会发现,自己真厉害!
抓应用
1.收纳盒
用便签或者卡片,摘抄一两句喜欢的话,放在收纳盒或者书里夹着,学习累的时候随便抽几张翻翻,不要小看这个动作,日积月累受益匪浅。
2.积累本
升入初高中时间很紧张,不建议手抄,建议打印。看到喜欢的素材,直接撕下来或者全能王扫描拍照,打印出来整理到积累本中。
3.勤朗读
做完摘抄整理,一定要复习、熟读。你只有在反复和文章发生情景链接的过程中,才能吸收这些好词好句好段,才能应用于实践。
作文主题分类整理内容
主题分类的目的:做好素材积累,建立自己的“作文文典”
第一类 家庭生活与亲情
关键词1:家庭
关键词2:生活
关键词3:亲情
关键词4:故乡
第二类 人生理想与成长
关键词1:人生
关键词2:成长
关键词3:理想
关键词4:奋斗
关键词5:挫折
第三类 往事回忆与品味(侧重哲思与情感)
关键词1:回忆
关键词2:品味
关键词3:往事
关键词4:青春
第四类 校园生活与友情
关键词1:校园
关键词2:友情
关键词3:师生情
关键词4:榜样
关键词5:读书
第五类 自然社会与人
关键词1:自然
关键词2:科技
关键词3:和谐
关键词4:发展
关键词5:时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