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作者简介:鸟居昭美
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他不仅是颇具建树的幼教理论专家,也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他毕生以提高日本新一代儿童的教育素质和全面发展为己任。读书笔记:这本书分三章部分讲了《讲给妈妈们的绘画入门讲座》《孩子们就是画这样的画长大的》《关于绘画的问与答》
一写给妈妈
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的培养获得的能力。一岁的时候获得一岁的能力,两岁的时候获得两岁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具备与年龄相应的能力的时候,绘画的能力也会自然的表现出来。这时候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欣喜的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孩子过了九岁,系统性的教授绘画技巧才开始变得有意义。在这之前教孩子画画,是拔苗助长,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天资。
最具代表性的拔苗助长行为有:教孩子画形象(小车,小动物,植物,人脸等等),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涂满颜色等等。
艺术的真正本质,就是以毁坏、弄脏已有形象为基础的。有些妈妈一看到孩子的手脚脏了,就立刻擦干净,这是在“剥夺孩子作为人必要的学习机会,也是在剥夺孩子们作为人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孩子一岁开始就应该让孩子玩水玩沙子,妈妈要有意识的带孩子去公园,给他们创造机会去玩水和沙子,这是和早中晚的一日三餐同样重要。
请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那种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多多体验那种快乐。
二孩子自己的画是什么样的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既然不让大人教,那孩子画什么,怎么画,看完之后豁然开朗。
1、一岁的画: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手的运动轨迹。一岁的画是散落的不规则的点或者是像蚯蚓爬一样的线。
一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涂鸦,像半圆形弧线的画,或者其他线条。
一岁半以后,从大的连续的圆圈到小的连续的圆圈。
这一时期,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同时发展的阶段。教孩子画物体的形象,孩子就会受到形象的束缚,画不出与年龄相符的流畅舒展的线条了。不要在孩子画画的中途搭话,会打断孩子的绘画热情。
2、两岁半前,圆圈开始封口,两岁半后,开始对画加以解释说明。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绘本的形象不会影响到孩子,孩子要到八岁左右才能模仿形象来画画,家长不必担心孩子模仿绘本,反而要让孩子多读绘本,培养一个脑海里对各种事物有着丰富印象的孩子。
3、三岁半前,开始有目的的画画,虽然还是一个又一个的圆圈,但是已经把圆圈当成要画的东西。(把圆圈赋予意义)“头部人像”登场。
三岁半后,用许多圆讲述。
4、四岁,终于可以画出形象了。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三岁的孩子只用脸部和头部去表现人类。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印象最深的就是:“脸”。对于孩子来说,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总是在眼前不停的说啊、动啊的嘴和眼睛是印象最深刻的,所以孩子采用脸部来表现人的全部。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用两脚直立行走。在孩子的意识中,腿和脚的存在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脸的下面直接添上了腿脚。当然,这个时期画手的孩子也是存在的。孩子就是这样用画表达: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是这样的,这样的!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然后到头体二足人像,孩子的认识程度就是这样逐步发展的。
如果在这个时期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过了。
5、四岁半以后的画,看起来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杂乱无章。
从四岁开始到五岁的时期,孩子喜欢在一张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有的形象反复出现,这种表达方式我们称为“罗列表达”把时间的流逝在同一画面,同时表达出来的方式我们称为“同存表达”。
6、五岁前后,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兴趣的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底线,能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请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
五岁的孩子非常享受分区涂色的乐趣。
7、六岁的画:把事物沿着基底线并列画出。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家长注意:绝对不要用画的好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等等;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体让孩子画出来;读绘本给孩子听,时常让孩子把故事画出来。
8、七八岁的画:基底线转变成水平线或者地平线,开始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孩子的画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仔细欣赏孩子的作品。
9九岁的画:开始追求眼睛见到的真实景象。开始画大人的画。
三关于绘画的问答
我挑了几个我关注的问题写下来
1不要过早给孩子教文字,6到7岁之前多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
2不要给孩子画形象
3不要强迫孩子画画
4如果孩子上绘画班,最好九岁以后。
这本书读完以后,第一感触就是妈妈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感触就是可怕的日本人,对儿童教育研究的细致性科学性。
建议多读书!多读理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