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汪培珽的一中一英读原版绘本的思考
最近娃拿出了这本七只瞎老鼠让我读。我登记阅读记录时顺便看了书评,发现了这篇很有意思的书评。
这位妈妈的阅读方法特别好的一点是,她并没有一上来就读中文或者读英语。她读的是图,是内容。
我最近实验了汪培廷的一中一英,对于已经孩子特别烂熟于心的内容,一中一英非常合适。但对于长一点的故事,一中一英可以让娃迅速丧失兴趣。
尤其是新故事,当使用了一中一英后,战线拖的特别长,娃特别容易丧失兴趣和耐心。
我在给娃读无字书《海底的秘密》时,发现小男孩的探索工具有三种:1是望远镜,2是放大镜,3是显微镜。
我当时觉得特别疑惑,去海边带望远镜和放大镜都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带显微镜呢?
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我和娃不断地从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切换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阅读问题。
我们读书,难道不是遵循着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的规律吗?
当不熟悉一件事物时,我们最开始认识它不就是从模模糊糊的轮廓开始吗?找清楚认知的边界,认识轮廓后,才开始辨认细节。轮廓就是书里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让你迅速确认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对你有用的是哪个部分。
当我们通过目录锁定这本书的内容分布和决定阅读顺序和速度后,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帮助我们认知事物。此时我们如拿着放大镜四处寻找信息,把它们归纳和总结。细节让我们更理解事物的特征,开始明白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和别的东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随着阅读的深入,娃会从书中抠出更多你从未发现的细节和关联。有时候是物品的相同关联到别的书籍(从兔子在蘑菇下面躲雨关联到mushroom in the rain),有时候是从书中的物品关联实际的物品(兔子和实际的兔子枕头),有时候是书中的经验关联到实际的经验(书上的仙人掌好扎,我不敢碰到实际看到尖刺状物品不敢碰)
学习或许就是这样,我们需要一个阶梯步骤。不能一上来就是Hard模式,而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模式。
《艺术大魔法》再度展现了作者不遗余力地现身说法:从线条构成的轮廓开始,修改细节,添上色彩,成为一个漂亮的绘画作品。
如果一上来就把细节画得无懈可击 只能说是走错了方向。就像七只瞎老鼠里说的,智慧源自对全局的了解。当你只关注部分细节,就会忽略了大局。
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从大局着手,从情节主线开始,再逐步增加细节,再逐步和实际关联并应用起来。
读以致用。是读书的最高目标吧。
关于关联性的应用
娃在黑板上“鬼画符”问我他画的是什么。
红色的圈圈是最开始画的,我笑说:是恐龙来到博物馆里面“守夜人被梁龙骨头绊了一跤。
娃很兴奋,又画了黄色圈圈里面的内容问我是什么。
我回答:嗯……是today is Monday里面的蛇扭扭在吃意大利粉spaghetti吧?
娃更高兴了,又画了绿色圈圈里的内容问我是什么。
我笑着回答: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此时此刻,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毕加索”,我要以努力理解毕加索的心态去更用力地理解他和支持他。
从实际上,娃顺便复习了绘本的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看别人的画到动手画,总归是娃更赚了些。
阅读也是一样,我们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入。只有兴趣来了才能不知不觉学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