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 2014年01月 出生, 2020 年 9 月升级为小学一年生
性格:活泼热情,充满了好奇心(是个小暖男哥哥)
兴趣:植物控(也是这植物兴趣助攻了他的英语启蒙进程)
课外班:围棋,篮球,绘画,轮滑(自学)等等
英语启蒙:2019年11月,零基础牛津树入门
启蒙初期阶段: 妈妈50%+点读笔25%+播放器背景音乐25%
(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妈妈是主导性作用,兴趣助攻轻松引入门)
启蒙第二阶段: 妈妈25%+点读笔25%+播放器背景音乐50%
(疫情期间停学,妈妈上班自己在家各种磨耳朵,原版音频主导)
启蒙第三阶段:妈妈25%+点读笔25%+倾听者50%
(大量原版音频输入,升入小学前两个月,配置了倾听者)
启蒙第四阶段:妈妈25%+点读笔15%+倾听者20%+外教40%
升入小学后,英语阅读学习时间大大缩减,新增加了一对一线上外教,妈妈日常free talk陪练,不得不说妈妈的成长虽然比不上娃,但也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一张图,一个句话,都能信手拈来随手free talk
耐鸡程度: ⭐⭐⭐⭐⭐
(在妈妈或者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配合度及其高)
自鸡程度: ⭐⭐⭐⭐
(无监督情况下,自觉学习意识很高,但偶尔还是有小朋友爱玩的天性)
(Ps:谁说男孩不耐鸡,哈哈哈)
关于洛洛英语启蒙阶段性复盘小结,先说说我们的大规划路线,然后再细聊具体操作过程。 首先,我们的整体规划是按照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听说先行,再抓读写的顺序。
启蒙上半年, 主要是听说为主,一开始听妈妈读外加辅助音频,到自己开口长句输出。 其中,牛津 1-2 是主要学习材料,大童的优势,认知水平足够理解有趣的牛津梗。大火猛烧,主菜加各类阅读材料多管齐下。
启蒙下半年,读的进程逐步安排起来,中间接触到自拼和高频词,慢慢掌握自主阅读牛津9。然后是写,目前我们的【写】还是比较广义的写。并不是指纯粹自己书写文字,而是能把想要表达的词描述出来,让妈妈代笔记录文字。写的进步,少不了外教课老师的指导,造句,新词替代旧词,语法纠正,专业知识的引导等。如下图,括号部分是妈妈补充。
(当然狭义上的写,也给洛洛安排上日程,这部分比较困难的是,除了要书写工整,也考验到单词的拼写,难度系度略大,暂时不做重点安排。)
接下来,聊聊细节操作部分。分别从我们读过的书单,绘本和分级的分配,一对一外教,以及最后,关于小学后如何安排课外阅读及时间安排表,四个方面给大家分享。
01
一年启蒙路,读过哪些书?
从今年 1 月份开始用小花生记录每个月的阅读情况,小花生的统计功能真的很强大,阅读记录一目了然,这一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孩子的输出和表达也说明了这一年的时间没有白费。
洛洛书单
疫情期间时间充裕,开始大量的阅读,从记录上也能很清楚的看到每个月几乎能保存在 300-400 左右的阅读量,自从 9 月份上小学开始,阅读量下降。不过阅读量也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我们会以小学课业为主,不追求阅读量。
02
分级、绘本怎么读?
大家都知道洛洛是牛津树Kipper 的忠实粉,分级就只入了牛津树,不停的反复刷, 目前已能自主阅读牛9 ,虽然还有些单词不太会读,但基本不影响他理解故事内容,从6 开始我就不怎么翻译了,一方面自己也有点翻译不动,篇幅也略长,懒人妈妈就只在他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告诉他怎么读,什么意思。翻下小花生阅读记录,反复读的次数也是一目了然,多的也能达到20+ 以上。
(1 ) 究 竟是什么让我们在一年内就从零基础上到牛9 ,最重要的一点,兴趣的引导 。
洛洛是个植物控,他的小小梦想就是去到英国的皇家植物园(纪录片看多了),所以我就顺势引导,想去英国,那你就要好好学习英语,你才能听得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才能和他们交流,你才能认识更多的植物,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实现你想当植物科学家的梦,谁知道这个梦想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但现在既然目前他如此坚定的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将尽己所能给你提供帮助。买回来拿厚厚的关于植物的英文书,能看得津津有味,看过的纪录片里遇到的单词,都能说给我听。我想是时候把英语安排上日程,轻松愉快地引入了牛津树。
慢慢的,对Kipper人物的喜欢程度越来越高,他会问我,Kipper住在哪?我说英国啊,这个回答让他更坚定要学好英文,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去英国,能去Kipper的家,能见见他们的魔法小屋还有魔法钥匙。
一般买回来的分级、绘本我都会自己先过一遍,不懂的单词查查查,接下来到了读的时候,就需要声情并茂的演出来,越是夸张孩子越容易感兴趣。牛津树到了5 阶的时候,开始出现了Magic key ,每一本都有一个冒险故事,一读到The magic began to glow ,就会充满期待,不知道这一次魔法钥匙会带着Kipper 他们去到哪里?带着好奇,读完了一本又一本。
(2 )说说主菜牛津树搭配的甜品,选择非常多
其中,barefoot 深受洛洛小朋友的喜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对音乐很敏感,听几遍就能哼下来,听的最多的The shape song 和Dump truck disco ,据我不完全统计,在还没入这两本书的时候, 反复裸听次数至少有200+ ,每天我出门单曲循环播放着,下班回来还是同一首,不厌其烦。后来在小朋友的要求下,入了书,再对照书本里的单词句子,纠正一些发音问题。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喜欢的东西学起来就不会厌倦,不会排斥。这一点在洛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I can read系列 小毛人和皮特猫是最受欢迎的,句子简单,词汇也不难,听过几遍就能完整的复述下来了。
usborne的自然拼读 读的时候最喜欢拉着我一起玩i spy的游戏,看谁找的快,比如书中的frog、bog、log,在不断的寻找拼读的过程中慢慢掌握了o的发音,遇到简单的CVC单词,都可以试着自己拼读出来。
I am系列 涉及到植物相关的有叶子、苹果和种子,意外的是刚开始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岩石篇后来竟成了你听的最多的一篇,并且能把每一种岩石介绍的顺序记下来,还时不时要考考妈妈你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吗?成就感十足。听I am的音频就直接一个大循环反复听,10本大概就只要半个小时,这一套书读下来,孩子一定会爱上大自然的。
有时候我们也会做相关的主题手工,科普 + 手工 + 英语 + 亲子互动,一举四得,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方法。
还有很多很多的优质绘本,买回来的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读过一遍,就不一一说了,大家有感兴趣的,我们正好有的,可以一起交流。
最近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倾听者里很多音频,都是我们读过的。有些书是很久都没翻出来再读,我会偶尔播放这些文件夹的音频,回到家洛洛竟然要去找这些书,他说我很久都没看了,大概是想重温一下吧。
一年级后做作业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只能靠音频来弥补。以前幼儿园的时候不用写作业,不管他在做什么音频都开着。现在为了让他能一心一意的写作业,音频也不敢开了。
鉴于我们的情况,小娃宝宝们,珍惜还没上小学的这段时间吧。这是最美好的一段可以大量阅读,读大量优质绘本的黄金时期,是可以盘腿把孩子搂在怀里的美好亲子时光。一年级后,这样时光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洛洛幼儿园前两年都只有维持睡前阅读的习惯,当时都还没有意识要好好进行更方面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