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看到很多家长说,分级刷不下去因为生词太多了;分级会读但是日常口语输出却不行。。。
归根到底,听力才是一切的根基。我的原则是: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下面记录一下我家在听力进阶过程中的一些方法:
牛听听当年也是跟风买的,各种花哨的功能一个都没用上,最实用的也许就是四个绑定按钮,可以绑定最常听的几个专辑,小朋友自己也能够选择。还有就是播放记录功能,能记录下听了什么每天听了多久。
但是牛听听太笨重,有些网络资源(比如喜马拉雅)就不能直接播放,因此我又买了一个小巧的可携带蓝牙音箱,小考拉造型的小朋友也喜欢。这样既可以直接连手机播放,也可以存入TF卡播放。每天上幼儿园的路上都带着这个小考拉音箱听。
2. 点读笔
点读笔我一共买了三支:小达人,毛毛虫和外研通。这种组合让我可以应对几乎所有的点读书籍了。
小达人和毛毛虫都是耳熟能详的,现在重点介绍一下外研通的点读笔。
它是带WiFi的只能点读笔,所以无需下载点读包,可以直接点读。外研社绝对是宝藏出版社,从外语教材到各类分级应有尽有。而且外研社的分级都是引进的大牌的资源,比如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祖国版的只引进了虚构类的部分,但是外研社就有非虚构类的比如In Fact系列。(可能后续考虑写个阅读进阶篇再详细写吧。)
另外外研社引进的原版教材比如playway, kid's box都可以点读,全都是我们的心头好。
但缺点可能就是外研通的价钱有点贵了。
我不是OPOL的推崇者,因为语言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毕竟母语才是最能够淋漓尽致的表达感情。我选择的是双语切换,作为口译专业出生的我来说,能够随心所欲的在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并进行语言的传递才是重要的。所以我会很随机的和孩子说英语(必须是整句,不是中英夹杂),也会全部说中文(在家里更多的是上海话),我用什么语言说孩子也会用什么语言回答。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场景下讲一些好玩的事,比如上次在摩天轮上的对话
http://m.ximalaya.com/sound/422392510
2. 教材也可以只用来听的
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我给她开始点读外研社的Playway教材,里面的歌曲太好听了,结合着图片也学了很多单词。
听完3册后进阶到Kid's Box。全部都只是用点读笔听,并没有按照教材做读写的练习,但是今年暑假开始会安排从Kid's Box1开始按教材的节奏走。
3. 听力节目
有些家长会推荐用RAZ来听力进阶,我不敢苟同。RAZ的音频根本就不是“活”的语言,语言的使用必须有真实的语境,这样才能活学活用。
我推荐以下的听力材料(但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词汇积累才有用):
(1)BBC Listen and Play
家长可以和孩子边听边做动作,学唱歌曲。贴一段官方介绍:
(2)BBC Playtime
这两个BBC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interactive,通过动作引导孩子理解并积累更多的词汇,也能够听懂指令。
(3)最爱Little Story Teller
从网上找到了一段介绍:“ 小小孩英文儿歌故事杂志Little Story Teller PDF+MP3 共26本 高清pdf和音频MP3配套的有声读物,很适合幼儿园至学前磨耳朵给孩子听和在IPAD上看,培养孩子的语境和听力。在小学阶段孩子有了基础的阅读能力时,还可以拿这套书来让孩子练习朗读,同步对比MP3音频中的发音进行纠音,总之,基本上这套书可以用起码6年。最重要的是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大都是从孩子的内心出发,伴随着童话故事的色彩,很有趣也很长见识。”
这套故事汇集了歌曲、故事、韵律、手工创作。 每天晚上睡觉前基本要听上一个小时。听完后我还会让孩子讲一讲里面的故事,我也可以对照着文本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听懂,现在还惊喜的发现,她不但听懂了,还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还给故事润色。
http://m.ximalaya.com/sound/423347247
虽然还没到5岁,大量的听力积累让我们在学完了拼读后,在不需要听任何的音频情况下就可以轻松的读到RAZ H;可以自然的进行各种对话和讨论;可以编出各种无厘头的故事;可以用英语和大人开玩笑。
所以还是这句话: 让听力领先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