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忆乐时光的学习笔记
从今年1月初起,三年级的Cindy正式开始小古文的精读学习。 时至7个月后的现在,整套小古文课程已经学完通关了 。
我们小古文课,都学些什么?
全部原文看这篇,汇总贴 | 精读小古文选段合集(原文背诵版)
学完后,效果怎么样?
不管从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积累、整段文言文的翻译、古译今或今译古练习、古文常识的了解等课程本身的内容掌握上,还是课堂互动能力、思辨能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形成上,都有了质的进步。
和家里自鸡相比,差异在哪里?
这一点,我必须要说一说。
如果是我家里给自鸡半年,估计最多也就是“背诵了小古文多少篇”的效果,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其实,也不算“估计”,咱又不是没试过,真是效果惨淡 )
而上过课的话,达到全文流利背诵的效果,也就是个顺便的事。因为在课上,经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字词和句意、相关知识拓展、观点讨论辨析等等,对古文有很深入的理解,背诵就变得轻而易举,背诵速度超快的说。
Cindy轻松无痛背下的古文,一不小心都能整理成合集了。 看这篇【汇总贴 | 小古文选段的背诵小视频合集 。】
Cindy的时光机
最新的《太平御览》背诵视频
更重要的是, 通过精读课,可以实现古文学习趣味性、重点知识积累,甚至小古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果家里自鸡,这些方面,基本是不用想的。毕竟老母亲没那本事,自己都学不明白,更别说教会娃了。真真滴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 精读课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也是自鸡非常不容易保证的 。 咱就说,家里自鸡半年,能学到啥进度啥程度,心理超有底气的家长能有几位?!咱们普通家长,能找到好课给娃上,不仅娃快速进步,家长也能大大地省心,白头发都少长多少根。
下一步古文学习,怎么安排?
首先,安排精读课里的重点字词复习。
古文课的复习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字词繁多,只有扎扎实实地复习和反复应用,才能掌握牢固。所以,我特意跟老师预约了针对性的复习课。
此外,家里也会安排文言文的阅读训练。下面这套书,是我经过反复筛选和实际体验后,自己觉得非常好的一套书。
不仅难度按照年级分层,练习题和考试题型接近,巩固复习和题型练习都兼顾上了,推荐给上完古文精读课(或有一定基础的)的宝贝们用。
其次,初中课内文言文,都捋顺学习一下。
之前我整理过这篇【汇总贴 | 部编语文3-9年级文言文,一篇看全!】,其中有不少篇目已经在精读课里学过,剩下没学过的,会集中时间过一遍。
再次,扩大古文的阅读范围。
将新增《山海经》《世说新语》更多选段的学习。其中,《山海经》是四年级上的快乐读书吧指定阅读书目。
最后,安排“海淀小红书”套系的系统学习。
这套书,涵盖的古文内容比较全,而且全文有拼音,非常适合朗读背诵用。ps.会有和前面安排的学习内容,有少部分重叠。由于本数较多,古文古诗的体量大,建议做长期规划来完成。
按照以上的计划,全做下来,我预计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也许会更久。
文言文,本来也是块硬骨头,不好啃!好在我们跟着学了半年的精读课,有了一定量的文言重点词积累,也学了一些翻译技巧,相信后面的学习之路,会轻松容易得多。
古诗词,不能落下
因为最近学习古文精读课,对古文稍有点一头热的感觉 。其实回头想想,古诗词也必须不能落下。
之前仅仅背诵了75+8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现在Cindy好像也已忘了不少,有待复习巩固。
这个暑假,跟着老师的建议,正在集中学习 《诗 经》《楚辞》。以朗读熟练为准,主要体会韵律,大致讲解意思,对这两套古体诗有初步的认识。
这两本书的内容很全,全学一遍有点不现实。所以我挑选了一些比较经典的篇目,让Cindy每天早读几遍,读顺溜了,就录音记录下。不得不说,经典确实是经典,诗句确实美,忍不住要多读几遍享受下~
后面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的条件下,想系统过一下《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这一细想,艾玛!工程量还真挺大的!!目前没有别的高招,主要靠337朗读法和时间来一点点磨吧!
其实想想,不管是英语学习,还是中文阅读积累,或是古文学习,哪个不得5年+的长期奋战?!长路漫漫,最需要耐心和毅力了 。
眼前的进度,晚一点慢一点,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长久的坚持!
戒除焦躁,不和牛娃比,摸清自家的水准,探索“舒适区边缘”,不断去试着跳一跳,找到自己最容易进步的路子才好。这是对我自己的提醒,也是给亲们的诚恳建议。让我们携手相伴,共同进步吧!
------------------
(后续补充)
1 娃在各年龄阶段是怎么学古诗古文的?
我们在幼儿园阶段,完成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背诵。零星地也有一些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但不系统。
上了小学,一二年级主要是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因为这套是比较大众化的一套,和课内古诗词结合也很紧密。
书里的古诗,大致按照每天一首的进度,完成了首轮背诵。至于复习,没有安排整段的时间,而是利用上学路上的时间,几首几首地复习背诵。
155首的古诗词结束后,二年级开始用《小古文100课》上下两册学习小古文。以诵读为主,会辅以大意讲解,没有强制过背诵。每篇会诵读3-4天,读熟了就开始新的,这样的安排下来,有不少小古文基本是能背诵下来的。
三年级寒假时,开始上了小古文的一对一精读课。因为内容更为系统,涉及到了《山海经》、《庄子》、《列子》、《世说新语》、《淮南子》等等,对不同古籍的内容及风格有了大体的认识,而且有涉及到文言文的很多重点知识点,以及古文的背景知识拓展。而且老师讲解得很生动,一对一还能及时互动讨论,最终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浓了。
小古文精读课,用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全部学完了。我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一方面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另一方面,古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孩子有信心去自学更多的文言文了。
现在三升四的暑假,我们就开始了《诗经》、《楚辞》的诵读。
考虑到会有很多生僻字,所以特意买了注音版的。同时,采用了当前最热门的”337朗读法“。再加上暑假比较好安排固定的朗读时间,也更容易坚持,所以到目前来看,进展还挺顺利的,效果也超乎自己最初的设想。
没有强制背诵,却已经自然而然地背会了很多篇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娃自然而然地背会了80多句《离骚》。要知道,《离骚》是学生时代最长、最难背的文言文之一了。这件事让娃非常有成就感。我说,大部分人其实对古文是很畏难的,娃觉得,对她而言,并不害怕古文,反而觉得喜欢。
四年级开学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古文。大致希望是沿着历史线去学古文,因为娃也正在学历史,目前已经系统学完了春秋战国西汉。所以,想把这期间的各种经典著作挑重点地学一些。比如,我买了单独本的《论语》《世说新语》等,可以更为整体地去翻阅喜欢的。也会从”海淀小红书“,从中筛选出相应时期的经典篇目,如《老子》《孟子》《吕氏春秋》等。
学习古文,课内从三年级就开始了,但篇目数量很少。考虑到未来对古文的考核比例会越来越高,所以,家里做古文的拓展阅读也是很必要,期望初高中学习古文时能稍微轻松一些。
同时,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会穿插进行。主要使用的书籍为《唐诗三百首诵读本》,以及”海淀小红书“里的古诗词。后面有时间,再加上《宋词三百首诵读本》的朗读。
2 我们的心得
不管小古文还是古诗词,最好不要功利性的强制要求背诵,而是以诵读为主,更容易长期坚持。
诵读方法,强烈推荐337朗读法,简直是古文和古诗词学习的必备利器,我们都相见恨晚的感觉。孩子执行起来难度不高,很容易坚持,而且一不小心也能满足老母亲的功利愿望——背会。
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兴趣的保护非常重要。只要学习兴趣,渐行渐浓,随着时间的延长,迟早会获得大量的积累,应付课内和考试绝对绰绰有余。反之,丢了学习兴趣,再有宏大的学习计划也是白搭。
(完)
---------------
接续:
自本篇文章上公号后,有不少花友很感兴趣我们上的精读课是什么课,这里我就再补充几句。
我们上的精读课,是线上一对一的课,不是录播课,也不是网盘资源或视频资源哈~
之所以选择一对一课,我主要考虑了几个方面:
1、小古文的精读,一般家长很难讲好,对专业性要求更高。
我自认为也属于爱学习,乐于备课教娃的家长。试过英语家庭启蒙、古诗词启蒙等等,但到古文这个板块,真是相当的发愁。折腾半天,也就能盯着娃把古诗文做好朗读或背诵,仅此而已。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都是考试要点,真的难以辅导。
所以,我觉得求助于专业的老师,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这种请老师的钱,想省也省不了。ps. 历史类书籍的精读,也同理。因此我们也在上历史精读课,用的是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
2、小古文的学习,需要系统化,选材科学化。
在上小古文课前,其实家里买了很多古文类的书籍。对于需要给娃学些什么内容,参考的书越多,越是晕。古文的篇目那么多,从哪里下手比较好呢。拍脑袋选学一些的话,又怀疑选材不够科学,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却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既希望古文涉及的典籍多一些,又希望学习的过程中有阶梯式的难度递增,总体感觉很难把握。后来,经过反复比较筛选,发现了能二者兼顾的古文精读课,跟着这样的课程上,家长基本不用操太多心,再去规划什么古文学习路线了。
3、精读课,互动讨论很重要,一对一是优选。
这一点,在很多讲阅读方面的书籍里都反复强调过的,我很认可这个观点。所以,我认为只有在一对一的课堂里,孩子才能充分去和老师沟通,老师也能根据孩子反应来灵活调整教学侧重点。不论是线上一对一,或线下一对一,都是很好的选择。而大班课、录播课,更多是听信息,互动讨论很难实现。
经过7个月的精读课学习,确实也收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学习过程中,老师课上课下都给了很多的个性化指导,娃在古文方面收获颇多。
以上,供各位花友参考。
如果认同我的这些观点,且希望进一步了解古文精读课的亲,可以站内私我,或加我微信沟通(微信号是:huangjing_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