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小花生小溪的提醒,我都没感觉出来从初章到中高章,好像只过了1年不到,19年寒假开始的时候,我们才刚开始读疯校和树屋,今年寒假就在刷Harry Potter了(从启蒙到初章经验-->亲子阅读9个月,从ABC脱盲到站稳初章)。到了中高章,感觉真的达到了鸡妈的目的:独立阅读,不再催促,砸钱买书,欢乐高呼
如何判断站稳初章,除了观察娃的阅读情况和状态,我觉得还可以以KET为划分线,因为KET的整体难度大概在AR 3-4左右,而这也是初章书的分界点。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阅读和考试好像很难分开,考试可以作为阶段性目标来设定,而目标可以让我们更有目的地阅读。
KET过了之后(KET备考经验分享-->不报班的原版娃,如何确认自己是否可以考KET?),本来想休整一年用以看书,好好提升水平再考PET,后来发现PET马上要改版,经过短暂的考虑与挣扎,还是决定在改版前冲一把,目标定在通过。
备考时间非常短,娃没有刷KET真题时那种快感,导致刷P的时候经常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会做啊不会做,自信心严重受挫!虽然我们9月定下来12月考P,但其实真正开始上手是十一假期过后,离真正考试只有6个周末。
在这个过程,老母亲最大问题就是延续了备考K的策略,而忘了K是在暑假考的,还有大把的时间一天一套真题!而不熟悉PET题型导致错误太多,娃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而痛苦不前、核心词汇不足、大小作文没有时间训练、解题技巧和KET完全不一样等状况百出,某个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这鸡飞狗跳,才忽然意识到,是策略错了!
随后进行简单粗暴的“分析”:就是从“只有KPF有校园版考试”这个点出发,猜想这3个考试更多的只是考察生活英语,涉及少量学术英语,而生活英语最多的文本阅读,就是各种招聘信息、广告、通知、简单小说里的不同人物观点等。所以,根据娃的长处和短板,马上做了以下调整:
1,不背单词了!
是的,KET开始我们就没背单词,这么短时间备考PET就更别想慢慢背一遍了。原版娃的优势是通过阅读累积词汇,所以铤而走险一把,把时间放在阅读上,通过多读几篇文章提升的词汇量,比死记硬背累积的效率要好得多(虽然词汇量应该没有增加多少)。
2,加大阅读量!
所谓的加大阅读量,不过是RAZ(当时好像读到O级)保持每天3篇的同时,加入了《中学生百科英语延伸阅读》第一册,目的是为了增加non-fiction话题的熟悉度。
后来还买了该系列整套回来
这个做法的缘由,是我们曾经试过跳级读Z级文章,发现如果话题是她之前接触过的话,哪怕还没到这个阅读水平,她理解起来也非常轻松,quiz甚至全对。但如果话题之前没接触过,在理解和quiz正确率上,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加入中百科就是为了拓展她的话题接触面,尽量降低考试中遇到陌生话题的占比。期间中百科每天3-5篇,20-30分钟完成,1个半月刷完。
3,看解题视频!
不得不说,有考试就有套路,套路虽然不能提升水平,但水平到了还需要做题技巧,才能帮助娃解决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问题。
4,把一整套真题拆开来做!
在此强推《精讲精练》,真的特别好!里面一共有6套题,前2套是题型解析,带你逐一破题,搭配上面提到的解题视频,可以更深入地学会并运用这些技巧;后4套是模拟题,在整体刷题感的时候用。而我们没有时间刷题感了,只能做完精讲精练,看看得分最低的是哪几part,把所有真题中的同一题型都剪下来归类,刷、分析错题、整理知识点、再刷!
注意这本是旧版,2020改版后需要买新版精讲精练
5,购买作文批改服务!
老母亲真的没能力改作文,太难了,我四级才低空飞过啊~借助外包服务,一共改了3篇大作文,1篇小作文。同时收集各种大神攻略,整理出一些套路来:
用套路拿不了高分,但起码不会太低分,这些是时间非常紧迫的娃所需要的。至于内容,寄望于平时和娃聊天(中文)时,多问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为什么这么想?有几个原因?”这种了。而从考试分数来讲,这险招还算走对。
现在回头看看,以上的调整可以说都走对了,然鹅我还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2019.12月考试的PET成绩
可以看到,KET满分的听力,在PET居然不及格,硬生生把其他各项拉低,总分差1分到优秀在接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第一反应就是她是不是写错题号了(以前做真题时犯过),群友也问是不是考场听力设备不好,但我们是在外国语学校考的,设备不可能出问题,其他考生也没有反馈过这个情况。而直到现在冷静下来后再分析,我才能大概归因,为什么听力一下子滑铁卢了。
在整个PET备考过程中,我们只听了HP的音频!当时迷信说能听懂HP的基本上过P没问题了,但我忽略了正式的考试中,还是要以non-fiction为主的,缺少这部分的训练,哪怕只是几个月,也足以让人大跌下巴。
所以,大家备考的时候,不管是阅读还是听力,千万要关注输入的内容,不要想当然地以为fiction能读到很高AR数,就能轻松应付考试。
感觉在备考PET的过程中,就是靠每天1-2小时左右的non-fiction阅读拉升了一下,PET考完之后的一周测AR是5.0。
然后就到了载入史册的寒假了。在寒假开始之前,计划是年底考FCE,所以阅读目标定为:
1,完成RE 2(虽然2的文章难度是低于水平,但娃实在喜欢里面的文章,所以就从2开始。RE自鸡经验,戳-->在家自鸡Reading Explorer经验分享)
2,读完HP头4部(实际完成3.5部)
3,RAZ每天至少读2本(实际完成到X)
4,读完这两年累积下来的24本highlights
5,跟外教学complete(实际只完成到U8)
计划外的是看了一本阿婆的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以及classic starts的几本。
在短命学期开学后,为了赶进度,娃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和卷子,几乎没有时间做阅读,只剩下听了。
其实从牛津树读了没多久开始,我们就非常关注拉升听力。初章除了读过疯狂学校和神奇树屋(树屋甚至还没读完),其他全部都是听回来的,感觉这个阶段刷的一下就过去了。平时最喜欢逛小花生网,看看有哪些网红书有可能娃会喜欢,再找音频推荐给她。每次听新的音频,会先播放几十分钟,让娃听听看能不能听懂、是否喜欢。
从喜马拉雅上几乎所有的初章书都听了一遍,到中章代表罗尔德达尔、39 clues、Percy Jackson,再到中高章代表HP 1-7、stories of the world、horrible histories等。初章到中高章,书没看多少,好像都是听的多,听完音频如果有quiz的话就做一做,正确率挺高,说明听书效果有效。最近测的AR是6.7。
走过了这段很难归类是阅读为主还是备考刷题的日子,因为其他学科的原因,肉眼可见能花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听力成为了还能“保持阅读”的方法。虽然不能完全代替阅读,但也是时间紧迫又零碎的情况下一种优选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