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历史
春秋故事 复习导图笔记
我们要在蛛丝马迹中追寻历史真相,在妙趣横生中培养学科思维,带着穿越的想象力,像大侦探那样学习历史,开启时空之旅。
一、总结
小朋友在陶陶悦读跟着老师们一起学习林汉达历史故事,已经上完了一本“春秋”,目前约了不同的老师再来两节串讲复习。我也跟着蹭课,和一群高能有爱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学习,通过大家分享不同老师讲课的精彩片段,收获特别多。
我们一边自己踩着历史车轮向前阅读各种历史书籍,一边跟着陶陶悦读精讲课细致学习春秋,充分践行我们的“三有”历史学习观——有故事的历史、有顺序的历史、有交流的历史。
”三有“历史学习观参见过往分享
结合“主动学习——教授他人学习内容留存率高”这样的学习规律,我带着娃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和课下阅读,一起梳理“春秋”,做了笔头输出——导图笔记。
春秋的历史是编年史,也是战争史、文化史,是百家争鸣的群星荟萃也是英雄志士的壮丽诗篇。
又岂是能用区区几张导图可以梳理出来的呢?!
之所以如此自不量力,还是因为我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有清醒认知,也明白自己带娃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方向,不会沉溺于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围绕“大人物”展开的故事总是最舒适友好的入口
·成语与历史典故的学习总是没有偏离学科学习的轨道
·阅读、思考和表达好习惯建立与能力提升比吸收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方向就是:爱上学历史,常问为什么。
现阶段带娃学历史的重点和目标
参考老师的观点 列出历史学习规划
几个春秋常识小贴士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主持编写。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历史。其实当时各国纷纷都在争写“春秋时期”这段历史,大家都在用“春秋”这个词书写自己的“春秋”史。无意中“春秋”成了代词,代表了一年四季。春是播种,万物复苏的季节,含有夏季的炙热和狂风暴雨;秋是收获,万物开始休眠的季节,藏在冬季的天寒地冻,又是多事之秋。遗憾的是,各国的“春秋”文献只有《鲁春秋》传了下来。后世的历史学家,将这一段时间称为“春秋”时期。
就如老师所述:
——我们要在蛛丝马迹中追寻历史真相,在妙趣横生中培养学科思维,带着穿越的想象力,像大侦探那样学习历史,开启时空之旅。
既然“人物”是小朋友最容易感兴趣入口,结合课程中老师的拓展讲解以及课外书籍阅读,我们围绕人物复习成语典故、相关人物事迹及其历史脉络。最可喜的是小朋友对历史学习特别是对成语典故已经有了特别浓厚的兴趣,还抄写了老师拓展讲解和阅读中积累的成语。
二、复习导图(人物成语卡)
·郑庄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以上我们简单整理 的各个人物相关的成语典故和历史脉络。小朋友看到这些导图的关键词就可以联想、回顾并讲述那些人,那些事。
特别宝贵的是,老师鼓励孩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为什么,更要怀有质疑的精神。
老师会注明所讲典故的出处和来源,比如学到的“石屋养马”这段就特别说明了勾践辨疾是来源于《吴越春秋》,但是《史记》中就没有类似的记载。
老师还引用了胡适的话,要在“不疑处有疑”,要怀着质疑的态度去学习去研究史料。更宝贵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到的观察、分析、论证、思辨的能力,慢慢形成自己对待历史和世界的史观、价值观。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胡适
再推荐一个APP——全历史
复习历史人物及相关的事件时间顺序关系时,一搜即可。特别推荐“历史年表”和“人物关系图谱”板块,可以一眼感受到不同时点的历史事件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时空位置,能明晰其与其它各国历史脉络的时间顺序关系,感受这些大人物们的命运交织。
每次都很期待老师们的暖心评价,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很独特的教学风格,却都敬业用心,让人无比动容。感谢学习之路上有各位神队友的相伴支持与彼此激励。
大家继续努力呀!
陶陶悦读·注册试听
扫码注册后可公号留言进陶陶选师·学习群,欢迎做同学。
本文分享的春秋导图和人物成语卡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春秋”即可下载(PDF)。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 Moly悦读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