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谈谈带孩子读RAZ的事

2025-2-21 16:37 原创 · 图片14


感谢邀请。

前些天,就“读RAZ,用纸质书还是App”的话题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今天收到了小溪的邀请,很荣幸,上来写一写。

一、孩子的基本情况。

    公立学校三年级,是刚好赶上这一批人教版英语教材改版的娃,0基础从一年级(十月份左右)开始读RAZ,目前读到J级别。

    论速度,我们是很慢的。寒暑假、节假日,我们每天刷二到三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对孩子的要求是上学的时候每天刷一本,节假日每天刷两本。因为语文和数学也需要花时间。

    以前我看花友的帖子,觉得特别牛。我也曾经为孩子一天刷不了几本而焦虑过。但是后来我看到一句话:我们养的是孩子,不是天猫精灵。然后我转变了思路,哪怕一天学好一本,一年坚持下来,也能学完365本,跨过四个级别。四个级别,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于是去年,我真的坚持用小花生记录了阅读数据,孩子阅读了354天,英文阅读573本。这些已读书目中绝大多数都是经由APP完成阅读打卡的。


  二、什么情况下开始用的APP。

    娃上一年级时,我通过小花生上的英语启蒙帖子了解到大名鼎鼎的RAZ分级阅读,也知道了ABC reading 这款APP。

    我下载试用了一下,感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它用动画形式给出的四个练习环节“听绘本”“学单词”“读绘本”“练绘本”基本覆盖到了听说读的板块,感觉比妈妈牌的“放录音—领读—引导跟读—简单讲解单词—根据画面问一些问题”的流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据观察,我发现如果是我自己讲,一开始,孩子的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但如果多读、多讲了几本,或者多问了几个问题,孩子的注意力就明显不集中了。反而是ABC Reading这种类似于看动画片的形式,孩子喜欢看,一环一环下来,读完一本书也很快,初期基本十分钟搞定了。所以试用之后没几天,我就趁十一的活动买了,从AA级别的第一本开始带孩子读起来。

三、遇到的问题。

    初始级别的文本特别简单,孩子按照APP的设置,过掉四个环节,我没有让他复习,每读完一本,就直接往前了。在APP上读到C级别时,孩子明显觉得句子难了起来,读的不顺利,出现了畏难情绪。当时看着孩子读不好发脾气哭鼻子,光安慰也没有用的时候,我也很着急。后来想了想,还是把AA-C级别的纸质书买齐了。

   我家娃在C、D这两个级别上,APP的打卡总共出现过大约半年的空档。这半年的时间,我给他加了牛津树,以牛津树为主,搭配着回顾RAZ从AA级别开始的纸质书。大约读到牛津树三的时候,转过头来继续回到RAZ上,就比较顺利了。所以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大空档。后续在F、G级别这些花友反馈比较容易卡壳的级别上,一直到目前J级别,孩子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卡壳。

四、不同阶段APP和纸质书搭配的使用方法。

    说在前面:我个人觉得,没有哪一款APP用上去,是完全可以让家长放手的。就像哪怕是给孩子报了培训班,家长还是需要监督学习效果,是一样的道理。我觉得APP能解放妈妈或者爸爸的一部分时间,甚至是一大部分时间,就已经很不错了。ABC Reading 算是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APP里面有领读,而且单词跟读、文章自读、文章后面的几个题目都自带打分,我觉得是帮助省妈的。对我来讲,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借助纸质书,区分出哪些是难的篇目,哪些是简单的篇目,但凡简单的篇目,我就直接用APP搞定了(比如孩子很喜欢的虚构篇目:小怪兽啦、Abby and Zots啦),只有难的篇目,non-fiction的,我才挑出来讲讲。

    我收到纸质书后,会做两项工作。第一,匹配APP和纸质书的书目。第二,翻看一下内容,找出有难度的非虚构篇目,自己先读一读,做一些标注。在给孩子讲到的时候,会先拿出纸质书,把难点讲一下,至少让孩子理解中文意思,减轻理解上的障碍;同时把一些难读的单词切分一下,便于孩子认读。这一步完成后,再进入APP按常规环节进行。比如目前在读的J级别,有好些讲球类运动、讲生物、讲国家的篇目,都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 AA-C级别:直接按照APP顺序打卡,学完后不多做回顾,不做Quiz。纸质书是在C级别打卡卡壳后,作为缓冲和回顾的时侯用上的。这个阶段我买的是分册的版本。分册的好处是每一册故事都很轻薄,读哪一本就拿哪一本。劣势是孩子往往一拿就是好几本,读完之后往往随手一放,甚至有的时候摆的到处都是。老母亲规整的时候需要手动按书上的序号排好,比较费时。(我个人难以接受不按序号乱放)在这个阶段,实体分册的RAZ和APP上的内容基本对的上(尽管顺序不一定相同)极少数册数是APP上没有的。APP上也有个别册数是纸质版上没有的。因为相当于是一轮复习,所以纸质书读的比较快,四五本一天也有过,七八本一天也有过,到C的时候速度再降下来,一天一两本、两三本的样子都有过。看孩子的情况。
  • D-E级别:基本上每天读一两本、两三本,量不多。先按APP顺序打卡,四个环节结束后,会让孩子对着纸质书再朗读一遍,我听一下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再点明一下,如果没有问题,这一本就算过了。遇到个别难一点的篇目,第二天学新的一本之前,我会再拿出来让孩子读一遍,问几个核心的单词或是某个关键句子的意思,当作复习。从这个级别开始,我买的是合订本,一个级别分成上下两册,占地少一些,也避免了逐本收纳的问题。自从买了合订本之后,就多了一个把纸质书和APP对应的匹配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其实也不太复杂。
  • 匹配书目的做法(以J级别为例):纸质书和APP上的册数会有一些差别,我感觉APP上是经过了一些筛选,目前按照我的发现,筛掉的一些是一些关于美国文化类的较小众的内容,比如美国的几位总统小时候的故事之类的。——J级别在APP上有74本,在纸质书上是85本。首先,我在网格纸上标好1-85。
  • 接着,我按照APP上的顺序,找到纸质书上对应的故事,在书上标记好。
  • 然后,在网格纸上记录好APP上每一本书对应的纸质书页码。对比发现,APP上的第7、17和33本,在纸质书上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这三本是纸质书上删减掉,但APP里保留了的。等APP上的内容全部梳理好之后,剩下的册数,就是纸质版上有,但APP上没有的了。这些内容,我会按之前提到的妈妈牌顺序自己给孩子讲一遍。
  • 从F级别开始,四个环节结束之后,我会让孩子再做一下“进阶问答”部分(页面下方中部),也就是花友们说的Quiz部分了。完成Quiz,APP上的刷书步骤就完成了。最后我会让孩子自己看着纸质书读一遍,如果没什么问题,一些关键的词句也都能理解的话,就可以过了。第二天在开始新的一本之前,会把前一天的这本再读一遍,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我在每本书对应的页码下面有两个勾的原因。
  • Quiz是RAZ很经典的一个部分,里面的问题设置是有科学性的。涉及到“分析角色”“了解作者意图”“梳理因果关系”“信息分类”“理解事实与观点”“理解词意”“主旨和细节”等内容。年纪太小或者级别太低的时候不适合做,读不懂题目会让孩子感到很挫败。我们是从F级别开始做Quiz的。基本上一本书认真读下来,做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 APP在每几本书之后都有复习环节,每个级别最后也有一个级别测试,我都会让孩子测一测,他能通过并升级,自己也很高兴,为了激励孩子继续往下读,我都是一个级别快读完时,买入下一个级别的合订本,给孩子吹彩虹屁:你真厉害,又读完了一个级别!下个级别赶紧接上!
  •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APP还有自然拼读、伴读动画、打卡领积分、养宠物小龟托托的环节,小孩子会喜欢。我们三年级了,也还想着喂喂小龟,给它的房间换换家具,让它出去旅行呢。哈哈。

说在最后

    我觉得我家孩子的速度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天共花费半个小时,读一本RAZ。但是小溪来邀请我写文章,我也就答应了,我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哈哈。因为牛娃毕竟少啊。娃从不嫌妈普,妈也就不嫌娃慢。相互理解吧。

    学英语也好,干别的事情也好,按部就班,找到趁手的工具,找准自己的节奏,干起来就行了。

    学习上,有一个“飞轮效应”,刚开始的时候,慢慢推动飞轮也许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一旦飞轮转动起来,后续定会省力许多!

    与大家共勉!


回应3 举报
赞13
收藏13
1月前
学习了👍
1月前
喜欢你的帖子,这是我今天看到最有收获的帖子!向你和孩子学习!
1月前
这攻略写得又快又扎实,好厉害👍👍
发布

推荐阅读

amychenamychen
amychenamychen
2016
作者热门日志
上学🎒第一周9.1-9.2  赞3 · 收藏1 · 评论9
十月过半了。  赞1 · 收藏3 · 评论4
2022.7.7  收藏1 · 评论6
7.30  赞1 · 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