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好笑,我自己一点也不喜欢游泳,甚至有点儿怕水,大学必修游泳课快结课了都没学会,要不是非典来袭游泳这种科目集体给通过搞不好拿不到毕业证……但是给娃学游泳是真起劲,还是觉得小时候学起来要比大了再折腾容易,早学早好,这可是保命技能啊。
再说游泳也是一项非常棒的运动,对关节压力小,双侧平衡,单人无冲撞,作为休闲或锻炼都行,可以一直游到80岁,篮球足球可玩儿不了那么久。
为了让小糯不要像我一样怕水,我尽力给他多创造玩水的机会。最早是买了个Freds婴儿游泳圈,放一浴缸水,把几个月的小糯小朋友放进去玩,小胳膊小腿乱划拉的样子可好笑了,大人看得高兴,小糯自己好像也挺乐呵的。
大一点儿浴缸里游不了,就经常带他去住酒店顺便儿童池里泡水玩儿,带上臂漂背漂主池里游一游。夏天有机会就带他去水上乐园,浅水的地方趟一趟。
就这么玩儿到了6岁多,开始在淋浴的时候教他憋气,洗头冲水的时候憋住,从数3个数进展到5个数,可以正经去学游泳啦。
在上小学前的暑假里,给小朋友在室外游泳池报了一期10节课一对一,开始正式学游泳。教练从蛙泳开始教起,小糯学得不算快也不算慢,一期完成后差不多可以脱板,只是心理上还很依赖背板,不绑就不敢游,后来又跟着爸爸去游了几场总算是建立起了自信,可以自己游个50米了。
之后入学,游泳也没有停,又去室内馆报了2期一对一巩固蛙泳学习自由泳。这个决定回头看是属于完全错误的,因为刚入学还是以适应小学生活为主,没有办法像假期那样连续上课,每周上一两堂课学新泳姿的效率极其低下,应该每周自己去游两到三次维持状态,在假期里再报课学新的。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游着,直到一年级暑假又回室外池上了两期课,才算是把自由泳基本框架搭出来了,但是跟学其他的东西一样,屡教不改......比如他的手还是做“爪爪”状,一声叹息。不过身高的遗传基因摆在这里,走不了竞技路线,所以也就不抓他技术细节了,太费妈。
队友一心想游泳上量,小糯刚学会自由泳腿就让他去长训班试训,结果800米自由泳腿直接就把娃练崩溃了,回来我把队友骂了一顿,人家要求会两种泳姿自然有他的道理,别人200米腿200米手200米单边换气左右两边加起来800,你儿子只会自由泳腿可不是只能打800米腿?!坑娃的货。这一次弄得小朋友谈“长训”色变。
直到今年初,小糯才松口愿意去长训,还是因为他有同学也在那里。不过去了几次他就发现还是可以应付得来的,毕竟是初级班,训练量应该在2000米左右,比去年暑假自己练也就多4、500米。而且教练让他做2队领头,算是初级班里游得好的,一下子信心就上来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北京疫情,校园硬隔离,游泳馆在学生区进不去😂
现在刚刚重新开放,准备再去室外游一个夏天。没有什么比大热天泡水里更舒服的啦。
泳衣:纯纯的消耗品,学习阶段没必要买贵的,我家在迪卡侬解决。早期戏水阶段买的分体式,年龄小分体的去卫生间方便点儿。之后室外泳池用的连体长袖中裤,多遮点儿防晒,但连体长裤的又太难穿了,折中一下。室内馆长训穿三角泳裤,小糯说换衣服快多了!哈哈。
泳帽:speedo硅胶,挺耐用的,小糯用的我的旧泳帽,得有十几年历史了。
泳镜:开始的时候用的我的speedo,觉得框架略窄,后来换了迪卡侬儿童大框架泳镜,还行吧,反正也是经常要换的。
游泳包:里面有塑料的分隔袋用来装湿泳衣,一个夹层可以用来装干净内衣,底部可以装拖鞋,最外层还有一个袋子用来装游泳卡和深水证,完美。主仓容量很大,可以塞进浴巾和手蹼,还是双肩背,不光游泳用很方便,有时候雨天带他出门我也用这个包,底仓放伞正好。
其他像耳塞和手蹼这都不是必须,浮板臂漂背漂这些有的场馆免费提供,可以提前打听一下,省得自己买了还要带来带去,占地方。
游泳最大的缺点可能是费时间,每场需要游到一定的量,然后小朋友洗澡换衣什么的也快不起来,去游泳那一晚上基本上啥都干不了。
另外就是对于小糯这种戴OK镜的娃来说,要特别关注水质,游完泳出来最好要点消炎眼药水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