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的PET考试总结文一样,先上成绩。最终在20强进10的比赛中排名第13,获小高组一等奖。
“希望之星”曾经是CCTV很辉煌的一个节目,今年已经22届了,不夸张地说现在很多选手的父母都是看着它长大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节目日渐衰落,而且也退出央视平台,而依然有父母执着于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希望之星忘记是从哪年分家了,主持人赵音奇与北京星路风采有限公司分道扬镳,但是双方都不愿放弃“希望之星”这一品牌,于是两方都用着希望之星的名字。赵音奇在“希望之星”后面又加了个“希语盛典”,北京星路公司使用原名,双方也各找了电视和网络平台合作,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分家始末,对错是非说不清楚。我只是觉得CCTV出走过很多主持人,但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是带着节目品牌出走的……而且希语盛典的广告里特意强调是希望之星升级版,呃......所以我这两年参加的都是北京星路风采公司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的希望之星。没有好坏之分,大家也不必计较谁优谁劣,喜欢哪个就参加哪个。本文记录的希望之星都指我参加的这个。
甘肃在希望之星蓬勃发展的时候承办机构都入不敷出,所以后来索性就没机构揽这个活了,再加上疫情的关系,我就直接报名了网络赛区通道。本以为网络赛区都是些偏远省份,后来发现多达2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包含了北上广地区(是也赚不上钱的缘故吗😂)。网络赛区包含省份如下图:
网络赛区比赛的好处是只要按规定时间上传规定内容的视频就可以了,省去了线下耗时比赛的麻烦,而且最重要的是还一分钱都不需要交,所以总有一种赚了的感觉😅,我就这样从海选到省一等奖。省一等奖之后,收到组委会通知要线上面试,确定是否能参加年度盛典。我那天找了个教室让榴站在那里面试,第一项是重复省评的演讲内容,然后是即兴问答。只有一个评委,我记得是北大的博士,当然还有一堆外国学历,问题问得够难“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你觉得有什么影响”,榴直接懵掉,说“我觉得这种方式让大家更亲近了,因为我们有了共同经历”😅。估计评委对这个答案也挺意外的吧🤣,于是问了一个很接地气的问题“你觉得学生应不应该用手机?”榴幼稚又很有条理地搬出我曾经不允许她用手机的几个理由,然后面试就结束了。我当时觉得肯定没戏了,不想没几天就收到了年度盛典的邀请函。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时间定在端午节三天假,每个人3000元(包括三天食宿),随行人员也是一人3000。
然后我就开始纠结:本来去年三年级想去参加占个小低组年龄的优势,没入围,今年成了小高组最低的年级,太吃亏了!不去!爸爸问我去了最坏的结果是啥,我说就是花了1万买了个全国三等奖的证书(只要去就有三等奖证书),爸爸说那挺好的呀,还有张纸呢🙄……四川两个好朋友也拿到国赛资格,她两忽悠我一定要让榴去,再加上榴自己想去,我一直拖到缴费的最后一天才下定决心去。
收到组委会的样题和评分规则后,心里更没底了,第一次参加比赛,除了第一轮的命题演讲,其他的题型:限时即兴编故事、辩论、观点陈述完全都没接触过😓。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走了!
赛前准备:
第一轮主题演讲,本届的演讲主题是China in three words。
主题大!然后要三个词!在一分钟的演讲里!如果三个词割裂开来诠释,每一个都没办法说清楚,所以我确定必须先想一条线把三个词串起来。最初我想走地方文化特色,因为我预估甘肃的选手寥寥无几(注册时看见名单果然只有两个人,后悔没记下另一位小伙伴的名字),想以千年之前的飞天到现在的航空为线串三个词,后来又否定了自己:如果我说甘肃,她说四川,各说各的,这也不是啥新意啊。然后就开始翻中国宣传片找词,妄图看见某三个词激发灵感,宣传片一个比一个激荡人心,但是离开画面,文字完全支离破碎,而且没有了画面,激昂文字又大又空,根本触动不了神经。所以想还是直接找演讲吧,看看这种大主题演讲者如何下手。我在看见2019年外研社杯冠军王嫣的演讲—记忆中的圆桌时被深深打动!她从每家都有的圆桌说起,那团圆饭的情景、她历数的亲人,加凳子摆筷子的这些小细节,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我满脑子都是我家的画面。我确定将这篇演讲作为完美典范,去模仿!最终我以我的小家为主线,以我的爷爷、我们这一辈和榴榴这三辈人,提炼三个主题词奉献、勤奋和梦想,形成初稿。我让榴自己翻译后发给在大学当英语老师的朋友,她先是肯定了我的故事,然后特意帮我找了辅导过希望之星大学组的指导老师给我提意见,于是,我收获了非常重要而且专业的意见:1. 主题略跑偏,最终没有上升到国家,而是在阐述中国人;2. 三个关键词太普通,赛场上不能抓住眼球,避开传统美德词汇,可以尝试使用中性词甚至带有一点点贬义的词。第一个意见百分百接受,第二个意见我很纠结,这种又红又专的主题,榴又是一个孩子,这种词太冒险,最后我还是决定求稳。这中间修改的过程很痛苦,我一度想去退款,要不是组委会不同意退款,我一定是打退堂鼓了。一直到8号,我才把终稿定下来!这时离比赛只有4天时间了。我没时间再对演讲的呈现去细抠表情和动作,我就提了最简单的要求:自然不做作。榴没有什么表现力,所以我也不期望她在肢体和表情这一项评分能有什么好成绩。
再来说说第二轮的准备,即兴说故事。
抽到的四个词在使用时不能更改词性,这就使得这个比赛难上加难。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类似的题目给她,后来发现希望之星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办了一个“希望之星探索之旅”的节目,每期四个学员,基本就是比赛的题型,里面还有星老师的点评。看电视的时候,我都采用实战练习的方式,看见四个词,我计时三分钟,然后榴表演1分钟,我们再看选手编的故事,再听老师点评,然后我们自己点评我们的故事。一期不到20分钟的节目,我们每次至少得弄一小时。星老师对于编故事提到几个注意事项:1. 惊艳的开头;2. 将4个词合理分配在故事的不同阶段;3.有逻辑。太难了!!!当我要求榴去尝试这样做的时候,原本能编出来的故事,现在连任务都完不成了!我果断取消了这些要求,我就最简单的要求:用上这四个词,说一分钟故事。
第三轮的准备,1V1辩论。
这是进入50强的选手才需要进行的比赛,我很犹豫要不要准备,一二轮都备战不充分,还拿出时间搞这个吗?榴说咱们家有书啊,至少看看吧。于是我扒出箱子底下从来没碰过的那套辩论书(囤书的好处就在这时体现!),让她有空就翻翻,后来直到比赛之前,看完三本......我还翻出了希望之星公众号上前年小高组的辩论比赛视频,一共也就三四个吧,让榴看了看。每次还是看了题目先自己挑一方准备,然后说30s,想象对手30s,再接着说30s。进行完之后,看视频,看完变成另一方也想象对手练习一遍。辩论就非常草率地准备成这个程度。
第四轮的准备,观点陈述,20进10的比赛。
我自己看样题时都不太明白这个要怎么来说,但是我抛弃了我以往认认真真的作风(我唯一后悔的地方),果断没跟它纠缠,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备赛了,而且我笃定我们无论如何不可能闯入20强,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我给榴说:咱们不可能走到这一关,忽略!
经过这样的准备,我怀揣着去一日游的念头带着榴上路了。到了酒店,就在组委会那里抽签,榴抽了88号,这数字也太好听了,我说咱们要是有时间去北京玩就去抽奖,这运气!领取完秩序册一看,88号的第二轮比赛要托到14号早上才进行,肯定哪也去不了了,老老实实待酒店两天吧。晚上八点半组委会又进行了一次现场说明会,非常细致,赛场里的计时和屏幕等等这些细节都做了示范,我认认真真听了前两轮,装模作样听了后两轮,甚至没结束的时候我就离场了,已经过九点了,我想让榴好好睡一觉。
所有的组别比赛都是20人一场,下一场的20人提前10分钟候场签到,第一排坐着五位评委,评委主席坐在正中间。除主席外四位评委分别关注不同的方面,打一个单项分,再打一个总分。他们打出的单项分的占比要高于总分占比,主席只打一个总分,主席的总分占比较重。总之,就是四个评委的单项分和主席的总分重要。计分方式及晋级标准如下
比赛现场
第一轮无可见倒计时,时间到即响铃提示,立刻停止演讲。从第二轮开始左前方有投影幕布,选手在台上自己可以看见倒计时。即兴说故事时可见自己抽取的四个词语。评委坐第一排,正中为评委主席。后面两排只有凳子,供选手就坐。再后面一排桌椅是家长席,进场后,家长无法与选手做任何沟通。
比赛
第一轮 主题演讲
评分标准如图,语言运用占比最重,因为是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所以要确保没有任何语法错误,在这一项上尽量少扣分。这一轮说白了是在考验家长或者指导老师,内容与表达和语言运用,这70%的占比都是在评价稿件质量。(什么?你说你家是娃自己弄的?我敬你是条汉子!)
所有的成绩都在各个代表队的群里公布,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表现,组委会建议家长不要告知成绩(但实际上每场比完,家长代表会在计分处监督成绩并封口签字,主持人会强调家长在群里查收成绩,孩子们又不傻,出来就开始缠着父母要成绩)。第一组的成绩非常高,20个人里有9个上90分的,然后后面一组比一组分低,同一个演讲题目,评委们估计是越来越听不出优点了。我一直翻看比赛的照片直播,发现有很多选手准备的易拉宝道具上都写着丝绸之路,我当时心里一阵庆幸,幸亏没从甘肃入手,不然我肯定也要扯丝绸之路。轮到我们进场,我听了一下,全部是一开始就非常直白的表明三个词,钟南山、袁隆平是提到最多的人物。以颜色来说中国的也非常多。榴是那一场最特别的,但是但是但是,我们在下面预演了无数遍都那么完美,她在台上却丢了一句,而且是引出第二个关键词的句子。唯一庆幸的是,她自己一点都没有察觉地完成了演讲。出来后,我焦急等待着分数,最终第一轮得分90.41,是那一场的最高分!本轮一共有25位选手上90,榴排名第18。最让我诧异的是,在肢体与表情这一项单项分中榴得了92,是她那一场的最高分,在本轮排名第5。原本以为的最弱项,竟然因为自然得到了这么高的分!我想可能缘于稿件是家人的真实故事,她能理解里面的情感,表情是自然而发自内心的。后来我根据照片对照了一下选手得分,那些服化道具非常夸张的都没有什么好成绩。这时我才想起希望之星负责人在两次说明会上都强调“不要用太夸张的道具,会分散评委的注意力!”所以我一改以前对希望之星的印象—“会演的孩子更占便宜”,感觉今年是水平高的加上好的服化是锦上添花,水平低的加上好的服化完全是哗众取宠。50强里就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夸张服饰了,看起来就像去平常上学的孩子,有不少孩子直接穿的组委会发的T恤。
第二轮 即兴编故事
评分标准如下,与第一轮不同,这次前三个单项占比相同。
同去的好友在第二场,她说第一场的孩子出来都大叫“太难了”。我看了一下第一组的成绩,与第一轮天壤之别,这一次一个90分都没有!现场提供词典,左侧候场选手可在准备的三分钟内查词典,查词典的孩子还挺多的,我们同场的一个孩子整整查了三分钟,上场之后效果糟透了……小低组同去的朋友说他们那场直接有两个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有一个边哭还在不停地说。三分钟用四个毫无逻辑关系的词编出一个故事,其实大人们自己设身处地想一想也挺难的。每场进去的第一个选手抽题后,是全场鸦雀无声地等待,那窒息的气氛让我都上不来气。(官方拍摄的准备区选手状态)
下午小高组比到80号选手,我让我的场外军师(我的鸡血路上的战友妈妈)马上计算所有选手成绩,50强的产生成绩是按第一轮40%+第二轮60%来计算,我的军师告诉我推测应该榴在85分以上就可以进入50强。我对榴谎称我们只要80分就够了,站在台上几乎没有完整的话的打分是70多,所以80分就意味着你站在上面说话就够了,说啥不重要!14号晚上虽然我让榴八点半就上床睡觉,可是她一直到十点半才入睡。同来的好友实力强劲,三次拿到四川省特等奖,跟榴从小一起上过网课,她了解小伙伴水平,第一轮时小伙伴排名35,但是在这一轮只拿到了84分,在第一天比赛结束就无缘50强了,所以榴有点紧张,后来我给放着钢琴曲才慢慢平复了心情睡着。第二天我们是第一组,榴得分89.91,本轮排名14,前13名都上了90。榴抽得到的词为:名词engine、milk,动词recall,形容词next。她编了一个怪兽的故事,开头也算吸睛,从她的朋友对她大喊“快跑”开头,随后描写怪兽的出现,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后来警察来了,最终还升华了一下主题—保护地球。但是她用错了next的词性,她在故事里用成了副词!但是内容这一项拿到了91.5分,在全部选手中排名15。语言运用89,这也是她四轮比赛里唯一一次语言运用没上90,估计是因为词性使用错误,有大的扣分。我听完我们整场的故事,有两点想分享。第一,有两名选手都采用了“五官争宠”的故事架构,一个是衣服比时尚,另一个是食品比健康。我猜想这不是巧合,而是机构提供的套路,但是两个人的演绎是天壤之别,衣服选手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并且用不同声线非常生动地营造了情境,虽然通篇是短句和简单词语,但是全程无停顿卡壳,拿下了本轮的最高分93.5!反观食品选手,套得非常生硬不合理,听起来很尴尬,最后得分很低。第二点,有一位小姑娘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和爸爸妈妈来北京参加比赛,正好可以在这过端午节,我们都干了些什么事,我们很高兴。现在我站在比赛的讲台上,需要让我用****四个词编故事,我也不知道该编个什么故事。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作文九问》里的第一篇范文吗,老师让我写作文,我抓耳挠腮不知道写啥,写了一堆如何抓耳挠腮,最终成文。这个选手最后的内容得分是87,这个分值比很多瞎编故事的选手都要高!所以故事情节可以不精彩,但是逻辑一定要合理。
进50强:第一轮成绩40%+第二轮成绩60%计算总分。榴得分90.11,排名12。进入50强的人第一轮最低得分87,第二轮最低得分85分,所以基本不存在翻盘的可能,两轮都要说得过去才有机会。
第三轮 1V1辩论
进入第三轮后,大家又都回到同一起跑线,前面的成绩全部清零。评分标准如下:
将50强分了两组比,前26人是第一组,进入赛场前就进行抽签AB,也就是正反方,对手就是与你考号相邻的人。榴抽到了A,对手是黑龙江省评的第一名,五年级的一位宝藏女孩。黑龙江赛制基本按照国赛的题型,所以她是经历过这种辩论的。因为比了几次,都是同场,这个时候孩子们都熟悉起来,开始交朋友了。进入赛场后同一组的两个人要决定谁去抽题目,抽到题目之后双方不能有任何交流。榴她们一组抽到的题目是“考试考好了还需要做作业吗”,榴是需要做作业的一方。对手语速快,声音大,看起来非常有气势。进入50强之后,我们那一场我再没见过任何一个选手有犹豫的状态,每一个人都非常流畅,甚至有的选手语速逆天,在这一场榴见识了自己不可及的高手。榴最后得分89.44,在本轮全部选手中排名第10,在这一场排名第8,结果第二场成绩出来,只有1个人比她高,很庆幸分在这一场见识了精彩。榴的内容与逻辑得分都是刚刚达到平均分;流畅度得分92,看着很高,但是在50强里只能排名18,可见选手们这一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语言运用拿到90分,排名第3,说明词汇和语法基本内化,错误很少。评委主席给了90分,排名7,主席一共给10人给了90分及以上,所以这一得分大大帮助了榴,弥补了内容及逻辑的分值。而且最终总分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比对手要高。辩论因为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好好练习过,仅限于看过几个前年的比赛视频,知道最开始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束时要再次陈述观点,要对对方的观点有所回应,这场比赛得到这个成绩我已经特别满足了。比赛中表现出思维没有深度,这不是英语的问题,是语文的问题。
第四轮 观点陈述
第三轮成绩再次清零!20位选手又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了!评分标准如下:
我是啥样的呢,如下图
我已经处于放弃的状态了,完全抓瞎,我的场外军师告诉我立刻去看探索之旅的哪一期,从哪一分钟开始看!我的大脑已经完全不能工作,只剩看完之后问“明白该怎么说了吗?”榴说差不多,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去候场了。20强的赛场里,我每听完一个,OS只有“妈呀,说得真好”,已经完全失去了分析能力。等榴上场,一听开头“我认为小学生应该做作业”,运气简直爆棚啊!看的第一本辩论书就是这个主题,所以榴说得非常有条理,一二三,最后总结。她自己下来也特别高兴,出赛场的时候就问我是不是特别有可能冲进10强。成绩单出来,10强没有榴的名字,但是一点也不妨碍我还处在极度高兴中。
等我真的回到家分析成绩单,返回观看榴的视频,才冷静地分析了榴的表现。榴的逻辑演绎得分92(排第3),语言运用90(排第4),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但是内容得分仅有92.5分,与平均分刚刚持平。观点陈述是有别于辩论的,在候场前观看的那期探索之旅正好强调了要举例,特别是你自己的例子,你身边的例子,非常鲜活,因为这是你的观点陈述。但是榴一看题目,立刻就陷入到固定思维去了,摆了三个论点,没有任何论据。最让我诧异的是流畅度得分91.5,低于平均分93.5竟然两分!我当时在赛场的感觉是说得挺流畅的,等我再看视频发现,她不断侧头看左前方的计时,每看一次她的节奏就变慢,思路就稍稍断一下。这个评分非常公正合理。
比赛结束后,同去的小低组的小伙伴也拿到了一等奖,我们四个高高兴兴吃完饭,在回去的路上,小伙伴说“太好了!进10强还要接着比,我们可以解放了!”榴一下蔫了,说“我宁可接着比!”回到房间,她说“妈妈,我还是有一点点不甘心,我要是第四轮稍稍练习一下就好了。”然后眼圈就红了,我当时马上装作收拾东西的样子躲避了,我说咱们这次来得太对了,这么好的成绩简直没想到啊!我不敢去看她的眼睛,也不敢接着话茬说“要是”的话,我的心被揪到一起,这话说得太让我心疼。我第一次从兴奋中抽离,感到一丝遗憾,不是因为没进10强,而是因为她有遗憾,而造成这遗憾的是我,我用我自己的认知从一开始就给她一个不可能的预判,而她其实一直在用尽全力去拼。从四轮成绩看,她一直稳在20强内,在10强边缘挣扎,而我却在赛前一直告诉她不可能。爸爸给她说,你看从第7名到14名,你们8个人的分数都是90.**,你们没有能力上的差距,运气决定了谁进10强。这话对于榴是莫大的安慰,她说“妈妈,我以前不大敢上台,现在我有点喜欢上台的感觉了!”这个收获多棒!
流水账记完了,自己浏览了一遍,嚯,还是像PET一样满满干货嘛!哈哈哈!很多人给我说,明年再去,一定能怎样怎样。可能不太会再去了,对于这个比赛我没有遗憾了,我想去玩玩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