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为更好的我们

0o0
2021
2023-12-16 21:15 原创 · 图片3

感谢小编的邀请,让我在2023年的结尾好好做一个回顾。

2023年,是我当妈的第三年。比起前两年的慌乱、迷茫和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今年终于有了一些眉目。在这个年末,有些问题仍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些问题则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先贴上年度月度报告。

第一部分,我想送给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一)学习提升。

今年的工作和生活都逐步稳定,我也逐渐习惯了这个忙碌的节奏,开始挤时间学习提升自己。挤时间的两大手段,一是通勤时间听书,二是上班摸鱼读书。

我的通勤时间大约10到15分钟,一天两个来回。路上我会听帆书APP里樊登老师讲书,刚开始只听育儿类的书,后面育儿类的听完了听自己感兴趣的,再后来也不挑了,随便听。泛听打破了信息茧房,让我接触到了以前没有了解的领域,发现了不少乐趣。

相较于固定的通勤时间,上班摸鱼的时间就难以保障了。再加上今年工作比较忙,也逐渐转入新的工作模式,给我摸鱼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我还是抓住为数不多的可以摸鱼的机会,在多人办公的条件下,厚着脸皮读书,也读了几本书——陈忻的《养育的选择》、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菲利帕·佩里的《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林文采的《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贝姬·肯尼迪的《看见孩子》、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丹尼尔·西格尔的《全脑教养法》,竟然还读了一本小说,叶真中显的《绝叫》。最绝的还是《看见孩子》,年度最佳,没有之一。
 

养育的选择1718人有 · 评价166 · 书评15陈忻 著中信出版社 / 2016-06


捕捉儿童敏感期4514人有 · 评价336 · 书评51孙瑞雪 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 2013-04


心理营养977人有 · 评价104 · 书评10(马来西亚)林文采;伍娜, (Ma Lai Xi Ya)Lin Wen Cai;Wu Na (Editor)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6-01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1277人有 · 评价299 · 书评8菲利帕·佩里 著;洪慧芳 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8


看见孩子525人有 · 评价119(美)贝姬•肯尼迪 著中信出版集团 / 2023-02


被讨厌的勇气1635人有 · 评价414 · 书评19(日) 岸見一郎,(日) 古賀史健 著;渠海霞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20.3.1


全脑教养法365人有 · 评价28 · 书评11Daniel J. Siegel , Tina Payne Bryson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13-04

学习提升的成果有以下三个方面:

1.更加了解2到3岁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比如,困扰我很久的挑衣服、挑鞋子、“我不要”都是源于小朋友对于自我掌控的需要和逐渐独立的人格,她想要试试看自己能否决定一些事情;再比如,很多行为上表现出的问题都代表了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妈妈去上班前哭泣和晚上不肯睡,竟然有可能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又比如,现阶段小朋友的大脑没有发育出情绪控制的能力,所以她撒泼打滚,哭得撕心裂肺。了解一些普遍的儿童特点,帮助我更好的了解我的孩子,让我知道她所有让我焦虑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2.更加从容、耐心的对待孩子。正如《看见孩子》的书名,让我能够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的恐惧,看见孩子的难过,理解孩子,更有耐心的对待她的每一次哭闹,愿意去陪她学习成长。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她再也不是那个我想抱去哪儿就去哪儿,我想给她读哪本书就读哪本书的小婴儿。当我想让她洗手她不洗手,想让她吃饭她不吃饭时,我也不止一次想揍一顿了事。“不管年龄多大的孩子,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转移注意力这种招数感觉并不真诚,而是一种操纵手段,那对孩子的智慧也是一种侮辱。”但是当我能看见孩子,尝试与她共情,甚至聊聊彼此的烦恼,我可以更尊重她,换个方式引导她。同理,当她不想看英文绘本想看中文绘本时,不是简单的强制她看哪本,而是侧面引导兴趣。

3.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不知道是不是产后激素的影响,我一度感觉自己陷入了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危机。我曾经相信通过沟通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当双方难以理解对方时,失去了沟通的平台,才发现自己的无知。通过恶补心理学知识,慢慢学习人与人相处的前提,才发现原来我的人际关系中存在那么多问题。理解了问题,有改变的意愿,人际关系也就慢慢的有所改变。

(二)关照自身。

随着小朋友的逐渐长大,我开始想要带她“回到”我的生活,也让我把注意力分给自己一点成为可能,当然最主要还是姥姥的支持,再次感恩伟大的母爱。

1.爱自己。“爱自己不仅是要对自己好,还是要认可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自幼接受的教育让我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这一年,我开始尝试着多肯定自己一点,对自己宽容一点,难过的时候给自己抱抱。慢慢的我心态平和了,对待孩子哭闹的时候内心也没有那么暴躁了。才发现一切都是相互促进的,允许自己难过,允许孩子难过,允许家人难过;爱自己,爱孩子,爱家人。

2.给自己一点空间。当妈的前两年,我是非常“自我绑架”式的要求自己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给自己买件衣服在我看来都是有点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最后搞得自己很累,却还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今年我尝试着给自己一点空间:我开始了断断续续地健身,出一身汗非常的减压,而且身材也恢复了不少;我跟爱人去青岛旅行了三天,没有带孩子,有时一个人逛逛走走,那时city walk的说法还没有流行,有时两个人过过二人世界;去看了一次周杰伦的演唱会,全程跟唱,梦回青春;参加了妇女节的表演,享受舞台;看了一场话剧,短暂逃离妈妈的角色,重新做自己的感觉非常棒;拍了一次海马体,记录最年轻的自己。

3.工作不“躺平”。其实我是在工作上不太追求进步的人,只求不掉队,不求当领队。在工作上没有躺平,完全是因为遇到几个好领导,不想辜负领导的好意。今年工作开始进入新的轨道,逐渐转移的工作重心,要求付出更多、思考更多。虽然追名逐利仍然不是我的目标,但是也要对得起当初自己为了这个工作机会起早贪黑付出的努力。而今年恰好也比较幸运,小小向前一步,也算是对自己的鼓励。

第二部分,送给努力成长的孩子。

今年非常明显地感觉我的宝贝长大了。想想她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努力成长,作为妈妈真的非常感动。

(一)身体素质up

作为一个出生体重不足5斤的低体重儿,到现在不到3岁长到快一米的小朋友,我想她自己一定在非常努力的生长。我作为妈妈,在身高方面的基因提供非常有限,生长曲线保持了不错的走势,还是得益于姥姥精心的喂养。

而在体能素质方面,也是惊喜连连。今年秋天开始上体适能课程,能够完成老师设置的游戏环节,特别腿部力量突出。跳上、跳下、跳远的能力都让老母亲惊掉下巴。一对一上一节课也不在话下。看来还是以前潜力挖掘少了,我这个不爱动的妈妈要多动起来和孩子一起玩了。

唯一让我担心的是她的视力,还没有系统性检查过远视储备。因为她曾经是个很宅的小朋友,所以户外时间不太够。明天一定要把视力检查提上日程。

(二)情绪调节up

我时刻提醒自己,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的大脑没有情绪调节的功能,要包容她的哭闹和崩溃,要不断示范如何调节情绪。但是今年有三次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情绪调节方面的。一次是9月份,她忽然出门可以从我身上下来了,不再是那个无论什么都要抱抱的小宝宝了,想要抱抱的时候可以稍微等一下再抱了。第二次是最近,从上体能课需要妈妈陪的小宝贝,也可以尝试着让妈妈在教室外等了;当不想让妈妈走的时候,也没有立马哭泣崩溃,而是可以尴尬地笑笑并摇头,表示不可以。第三次也是最近,我中午要去上班的时候,她有几次开始哭泣,说妈妈别去上班。不再是那个什么情绪都憋在心里的小朋友了,开始勇敢表达自己了。她的哭泣、不哭泣在我看来都是情绪调节进步的表现。我也不再因为她哭而心烦,也不再因为她不哭而开心。

说了进步,也说说没有进展的两项。一是去上早教的态度又退回拒绝、逃避。我试着引导,她拒绝谈论这个话题。二是有时候我还是不太懂她。开心的看过熊猫贝贝、小老鼠的故事,第三次看彼得兔死活不进门。希望来年我能更懂她。

(三)表达力up

今年是表达力提升最明显的一年。可能是因为姥姥作为主要养育人,比较爱说话,而我下班回家又是各种绘本阅读,快到2岁开始说话到现在,中文表达已经非常非常清楚,基本可以正常交流。平时在家就是个话痨,有时候我都觉得累了她还不停地说。而且我真的见识到了人类幼崽的学习能力。一开始是模仿、作用,她可以把听过的词语和表达用在恰当的地方。到后来自己开始说一些没有听过的表达,有了自己的创造,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惊叹人类大脑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是英文输出。今年也开始有英文的输出和表达,但现在依然仅限于一些高频词和短句。比起可以讲故事的中文水平还是差了一大截。现在回过头看我的英文启蒙之路,还是有点耽误了。不是被别的耽误,是被我这个妈妈的英文水平影响了。我的宝贝是个有点“挑剔”的小朋友,从一岁多开始就挑书,到现在有些书她仍然是拒绝的,包括很多新书。在她挑剔的背后,又有一个随性的妈妈。放松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现在中文还是更强势,英文绘本中听不懂的竟然需要翻译了。虽然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明显是我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把英文启蒙想的略微简单了。反思自己,日常输入不够,妈妈还是不够努力。希望可以抓住之后的三年,提升英文思维和表达。

(四)旅行计划get

年初其实没有非常明确的旅行计划,只是想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多看看新鲜的事物刺激大脑。对普通小朋友来说旅行是很重要的大脑刺激,更何况对我们家这个“谨慎”性格的小朋友呢。

第一站,上海。赶在2岁前坐了飞机,生日去的迪士尼。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由于太过于兴奋,最后陷入“早起毁一天”的魔咒。除了迪士尼,上海之行还是不错的。去了迪士尼、海昌公园,坐了观光巴士。

第二站,忻州古城。忻州古城今年去了两次,第一次和小伙伴一起出行,当日往返;第二次和表姐一起,住了温泉民宿。玩水玩得很开心。

第三站,云丘山。非常棒的景区,儿童友好。还想再去。

第四站,方特。方特也去了两次,第一次哭唧唧,后半段才进入状态。第二次居然坐了飞跃狗熊岭。回来后天天出门量身高,就等自己够一米了去玩更多项目。

第五站,北京。北京之行让我觉得我的宝贝一夜长大,她在北京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非常开心,特别是在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和798彼得兔展览的行程,沉浸式体验。再次感慨首都资源的丰富。

第六站,昆明+腾冲+芒市+瑞丽。长途+长时间的旅行,参加了闺蜜的婚礼。唯一遗憾的是,小朋友解锁的美食太少。

2023年,有遗憾,但收货更多。我和我的宝贝磨合得更好了,我们也更懂彼此。希望2024年我们也能相亲相爱地过好每一天。

#2023总结  

 


回应 举报
赞1
收藏

推荐阅读

0o0
0o0
2021
作者热门日志
我们的2022年  赞13 · 收藏12 · 评论1
收纳问题  评论2
阅读的第一年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