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魔都名校普娃,所在学校号称浦东名校,自觉远比不上以鸡血著称同样是浦东的某名校。班上排名十名上下,故称名校普娃。
娃的优劣分析:
在小升初以数学称霸的主旋律下,英语可算是我家特长(虽然和小花生的英语牛娃比真不算啥),网上下载的各大名校真题,娃做下来都觉得没难度。但是没难度不等于拿高分,这个后面还有特别分析。
奥数四年级在老母亲亲自上阵辅导刷题的情况下拿过杯赛小奖,某季金牌班。因没有提前学超前学,觉得更进一步已碰到壁垒,故退一步追求娃的自学能力。五年级娃自学的情况下,杯赛果然没有拿奖,止步于校内拿奖。
语文是三门课的弱项,四年级开追,时间实在不够用,古文诗词文学常识各项离小升初考试要求范围差距不小,单靠积累这些短期内无法突破。
目标学校分析:分析完自家娃的情况,对于A类学校基本就不去碰运气了;娃晚熟,住校的学校也不考虑;考虑到教育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离家的距离也是重要考虑因素,没打算为了娃举家搬迁。目标学校就是浦东几所民办。
择校经过
19年的小升初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况,竞赛竞赛取消,证书证书罢免,各种公民同招的消息,家长们各种观望,择校的还是早早准备了。每个学校的招生方式侧重有所不同,有的注重竞赛,有的注重推优,我家两边都靠不上,xw班是不错的选择。朋友家孩子有进小三小四班的,我家起步已经晚了,考虑到成功率,报了一个娃的学长推荐的xw班。前期因为离考试还早,就没特别刷题。11月开始传班上牛娃在sm考之后接到强电了,我们还是没有消息。
转眼到了12月,我和娃爸一商量,决定进入最后刷题冲刺阶段。于是开始制定小升初考试刷题策略。先刷数学校内难度卷,同步做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两个星期的查漏补缺,数学基本稳定在满分;现代文阅读理解娃也说很有帮助,找到答题的套路了。遂数学开始拉高到校外拓展难度,差不多等同于奥数三星难度。这时候速度就慢下来了,两天消化一张卷子(包括错题分析和订正)。过程中发现立体几何是弱项,突击强化一周。
元旦过后,xw班进行了摸底考,数学难度非常高,且灵活度很大,一半以上题目高于奥数三星。从分数上没分出差距,120总分,多是10大题,最高分60分,平均分三十多分,也就是大多数人40分上下,说实话还真是惊讶。我们的数学分数也就是均分。英语高于平均分20分,但是比全班最高分还是低了十几分。语文在平均线上,比最高分低了将近20分。总分排名xw班第10名,老师说有希望。离最后的考试只剩下一个月了,还要应付学校的期末考。于是马上调整复习策略,短期内奥数很难拔高,那么能提高的就只有语文和英语了!于是继续刷奥数三星题的同时,加大语文诗词背诵和文学常识背诵的部分(我家孩子失分重灾区),而英语也进入刷题阶段,目标减少书写题目的失分,向最高分靠拢。在最后阶段,其实已经无心多想,努力备考!终于在年前如期考完试,开开心心放假过春节去了。
春节一周时间是一段时间紧张以后的放松,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初六回到魔都,早上八点多接到学校强电,全家也是意外惊喜!没有太多的焦急等待,甚至还没来得及去猜测结果,这样甚好!
之后,我们也裸投了我们心仪的另几个学校,不知道会不会再收到面单。据说三四月还会有开放日和面试,小升初还在进行中,我们也积极地参与其中。有了前面的努力和结果,我们会走地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