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张表,带7岁儿子一年读完四百本书,“磨蹭娃”还变“自律娃”!

2025-3-10 14:47 原创 · 图片18

新学期,相信不少朋友们已经在摩拳擦掌,给娃定下了各种学习计划。

但是计划定起来容易,要真想100%落地执行,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此处请想想,去年寒假计划完成了吗?)

在小花生社区里,我发现了这样一位花友@Jessica1013,她给孩子按照每周制定计划,做了整整52张表,最后娃全部顺利完成了!

  • 一年前,娃的英语很薄弱,作业也磨磨蹭蹭。
  • 一年后,7岁娃读完了四百本书,实现语文、英语学习大逆袭,孩子还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

这是真的吗?是不是娃特别听话?到底怎么完成的?

带着好奇,我对花友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把她家的课后时间管理秘诀扒了个底朝天。

原来一开始她也经历过跟大家一样的困难,做了计划实行不了...但是,经历了计划表的3次升级改版,闯过了4个难关后,她把这事儿真的做成了。

今天,我们把她家的故事分享下来,如果你家也在做计划表,不妨一起来看看,也许能帮你避开不少坑。

图片
本文由 @Jessica  发布于小花生App(花友阅读打卡和经验交流园地)

1
我用一张表
带7岁娃一年读完四百本书

儿子今年7岁,就读于杭州一所民办小学的二年级。

我是一个80后全职妈,之前从事英语相关行业,曾任教英文老师、数学老师,从事翻译等相关工作。因为队友工作忙,只有周末可以帮忙带娃,养育孩子的重任就托付到了我的手上。

我一直以为自家娃的汉语启蒙和英语启蒙做的不错,启蒙时间早,走的原版阅读路线,进度也从来没落下。幼儿园也是读的一个还不错的双语幼儿园,每天都有一节外教课磨耳朵。

上了小学,虽然没摇号到理想中的学校,但是好歹也是一个私立学校,整体师资水平还凑合不至于一塌糊涂。

启蒙早加上坚持双语路线,照理说娃的校内英语应该不用操心了。

不料现实却给了我一记闷棍。

一年级的寒假,我在检查娃的英语学习情况时发现,娃无论是词汇量还是语法都可以算得上“糟糕”,。不得以,只能重新按部就班的重新学习英语。

当时娃的课外时间“任务”繁多,除了要完成校内作业之外,我们还给他安排了兴趣班、练字、口算、阅读等功课。

再加上一个英语,怎么规划和管理娃放学后有限的课外时间,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坚信,这一切是可以通过清晰规划解决的。

早在孩子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学鼓,就听到有个一年级小朋友的爸爸说,放学后的时间太紧张了,真的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当时我对小学的课后时间还没太多概念,但是还是固执的认为这一切是可以规划的。

说干就干,我从一年级暑假开始尝试管理孩子的课后时间,到现在整整一年,所有的规划竟然如期完成了!

一年52周,变成了52张计划表。

每周制定一次计划,每天根据完成情况打钩,周末检查完成情况,没完成的在周末赶进度补上。

孩子也体会到了,制定一个计划然后完成,那种自豪感和满足感。

图片
我家的一周计划表

这一年,孩子的阅读、英语、学习习惯“全面开花”。

我们读完了416本书,其中英文原版226本,中文190本。

孩子的语文小作文写得非常好,经常被老师拿出来展示;英语课上,他终于又可以大声的回答问题,也终于拿到了老师的奖励卡。孩子自信满满,对学习也更有动力了。

他的学习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作业不再磨磨蹭蹭。出了英语学习需要妈妈陪同陪读,数学作业、语文作业基本都能自己完成。

老母亲真是太欣慰了!

图片
娃过去一年的阅读记录

2
一张表的从无到有
从梦想到实现

最开始,我们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表,娃的课后安排全放在我的脑子里。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做法,既费事也难见成效。

周末的时候爸爸问我娃这周看了哪些书,不好意思,已经忘记都看了啥了...没有计划就更难谈复盘,娃当时的学习就像一盘散沙,老师推到哪儿算哪。

遭遇了英语的滑铁卢后,我决定把孩子的课后规划落实到纸面上。

当然,跟大家做的计划表一样一样的,一开始也并不是一番风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执行难,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我们家跟大家一样,信心满满的定下了计划表,执行的时候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能让计划表顺利执行下去,我们家经历了三次改版。

第一版,计划模糊执行不下去

我们家最早的计划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表,大致内容是今天阅读25分钟,朗读;每周读科普书两本,妈妈陪读。

看着很简单,实际上没办法执行。

在进行的时候,孩子会问我,妈妈今天读什么书啊?我发现我也不知道该给他读什么书,还得费力气现场找,这种计划表就是无效计划。

于是,我们干脆直接放弃了这个表,开始把表格做得更有细节。

图片

我家最早的计划表,过于简单导致执行不下去

第二版,高估了娃的能力,盲目贪多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开始在表格里标注孩子具体看哪本,背什么单词,做什么题目。

但是,这个时期我又犯了一个好高骛远的毛病。

设置的任务难度过高、内容过多,让娃觉得压力满满,每天都没有办法按时完成。

好在当时我们坚持每周复盘,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着手改进,开始研究第三版学习计划。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揠苗也不可能助长。

图片
好高骛远的计划表执行不下去,图片仅做示意

第三版,终于找对了路子,跟孩子商量着来,每周调整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我开始和孩子一起摸索着共同完成计划表。

现在,做计划是我和娃娃的每周大事。

在这个表的基础上,我们也会有定期的修改。

比如说阅读内容,会紧跟学校必读书目;比如说数学,会增加每日思维题,也是老师建议的可以接触浅奥的内容。

每周的书籍选择也是我和娃娃一起做的,包括必读书籍、自选书籍、妈妈推荐。

因为考虑到周一到周五本来时间就不多,所以我们的阅读一般要求在20~30分钟的时间(有时候15分钟就可以完成)

至于每日成语基本放在睡前或者早读的时间,这个娃娃要自己安排。成语故事短小精悍,零碎的时间就能完成了。

口算则在放学回家后,跟着数学作业一起完成。

我和娃娃制定的计划基本上是可以完成的,还能保证9:00~9:30之间就上床睡觉。

做计划的心得就是,一定不要贪多,按部就班,一点一滴最重要!

图片

娃的计划表,现在基本全部都能完成了

材料选择关,是我们遇到的第二大难题

前面说过,我们家经历过学习材料选的太难太多,孩子根本无法完成,自信心也会大受打击。

现在,我和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一起商量着定下来的。

以书籍选择为例子,这个过程中,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妈妈推荐的书引导孩子看。我想让娃娃接触物理启蒙的书籍,会时不时的和娃娃讨论和物理相关的娃娃感兴趣的东西,这就很容易勾起娃娃的兴趣,这个时候可以提一下涉及到此类知识的书籍,引导娃娃主动要求读这本书,然后跟娃定计划的时候,这套书就名正言顺的出现了表里。

其次,娃从兴趣出发自己选。男娃娃对科普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但是,平时上学确实没有太多的是时间来读,科普类书籍有时候我们会探讨,会通过小实验来解释说明,工作日时间不允许,所以,一般放在周末来读

现在很多科普类的书籍,都有视频讲解,大大降低了家长陪读的难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很生涩的知识点我会提前看一下,这样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会减少查阅视频和资料的时间,节省时间。

图片

我们家的科普类图书

然后,紧跟校内要求,阅读推荐书目。班级里会有阅读角,有一些二年级必读书目,每个月班级里的书籍会换一批,要在这一个月内抓紧时间看完一本书(班级里每周会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来提高孩子的阅读量,同学之间也会互相交流书里看到的精彩瞬间);家里会同步学校的每月读书书目,每天阅读20~30分钟,完成阅读任务。

图片

2年级推荐书目

学校里每月要求一本书就可以了,但是按照读书指导要求,一本书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所以在完成进度的同时,娃娃会主动要求阅读老师要求的指导书目(学校不做要求的书目)。

按照每天20~30分钟的阅读时间,每天制定阅读15~30页的阅读计划。

图片

最后,用音频带动孩子读书的兴趣。音频的选择也是遵从兴趣,当然也会适当的引导。有故事性的(主要是侦探类),也有历史性的。

其中,娃娃很喜欢、喜欢到欲罢不能的系列主要有:

1.猴子警长探案记:目前有出同步书籍,全25册,第一季是有拼音的,适合低年级的孩子阅读;第二季和第三季是没有拼音的,适合识字量多和高年级认字无压力的孩子阅读。

虽然音频听了三四遍,但是一点不妨碍娃娃对书籍的爱不释手;空暇时间,他会时不时的拿出书读,和以前不同的是,之前会倾向于书籍的图片信息,现在会仔细的阅读文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跑来问我。

图片

猴子警长探案记

2.安全警长拉布拉多:这个音频是在幼儿园开始听的,听到现在还是乐此不疲。这个不知道有没有系列出书,相对来说,属于低幼阶段,没有考虑购买纸质版书籍,就没有额外的关注。

3.神探迈克狐:也是娃娃非常喜欢的系列。里面也有很多科普小知识,非常适合孩子。

娃娃也在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小实验还一直要求动手尝试,这应该也是读书的境界了吧。

神探迈克狐也有书籍,暑假里在姐姐那里看过几本,也去书店种草过,因为文字内容特别多,商量之后,如果三年级暑假的时候还喜欢看,到时候再买回来看。

图片

娃看到神探迈克狐的兴奋劲儿

4. 谢涛叔叔三国演义:之前看过低幼版的几套三国演义,还是很感兴趣,于是想系统的来读一下,恰好听到了谢涛叔叔三国演义,于是就开启了三国史(第三遍已经开启,听到近二分之一了)

图片

我家的听书记录

5. 狮子老爸上下五千年:听完三国,就想着其实可以尝试听一下其他音频,于是我就给娃娃推荐了狮子老爸上下五千年。

刚开始娃娃有些排斥,脑子里认为是个枯燥的音频,我建议他先听十分钟,如果实在不愿意听,我们就停下听别的。

自从他听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之后,就果断地说要继续听下去,这个进度有点慢,是和其他的音频穿插着听的;后来入手了倾听者M5,速度立马就提升上来了。

图片

后面买了倾听者来听,听的速度变快了

以上是中文阅读,英文阅读我们是在复习校本教材(从头来一遍)的同时,RAZ和牛津树两条线一起上。

牛津树属于一直坚持读的一套分级书,但每刷一次感受还是不一样的。Kipper和Floppy的组合是娃最喜欢的两个人物,自己还会给他们两个安排小剧情。

图片

牛津树故事中的小儿子Kipper和和宠物狗Floppy

牛津树的书籍我是买了全套系列,也是娃娃喜欢的系列,但是到后面确实有一些后劲不足,于是想着让娃娃增加一些词汇量来拓展一下语言,又买了RAZ和其他书。

图片

我们读过的英文书

时间不够,是我们遇到的第三大难题

周一到周五,每天娃下午4点半放学,如果有兴趣班或延时课,到家就要6点钟了。

我们家的带娃理念是: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为主,学习为辅。

所以,娃每天9点半之前上床睡觉,在我们家一直是条不能动摇的底线。

那就要求在三个半小时内,完成校内作业、妈妈牌作业和洗漱。

校内作业有语数英,妈妈牌作业有阅读、英语、数学、练字等等,加在一起时间紧巴巴。

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时间不够效率来凑,帮助孩子改掉磨蹭。

一开始,娃做作业也会磨磨蹭蹭,不止会耽误作业后的阅读时间,有时候更会耽误睡觉。

起初我会觉得很愧疚,认为自己作为全职妈妈,没有监督和管理好孩子的课后时间。这种事积累多了,我也会内心抓狂。

有一次,我很认真的跟儿子讨论了这件事。

我说:“现在都8点半了,学校的数学作业还没写,我很想让你九点就上床睡觉,现在妈妈很焦虑、心里很烦、很难过。我们能不能尝试一下明天放学到家就把数学作业和口算做好,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明天试试可以吗?”

可能孩子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平时有点调皮的儿子点头说可以。

第二天,娃真的自己放学到家,就乖乖先把数学作业和简单的口算做完了。

后来,娃也尝到了提前完成作业的甜头,早点做完他就能有自由时间做他想做的事情,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实在完不成的计划,周末补回来。

同时,为了根治孩子的磨蹭,我们增加了一项规定,如果计划表里没有完成的计划,我们得用周末时间补回来。这样做的原因是,不能耽误下一周的计划。

本来周末能愉快玩耍的娃,发现用周末时间来补课真的很不划算,最后他也认同了不墨迹、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完成计划的方针。

图片
娃的计划表,打钩为完成,打叉为未完成,没完成的任务需要周末补上。

配合关,是我们遇到的第四大难题

定的计划再细致再合理,娃不配合就只是一摊废纸。

我家娃性格属于调皮捣蛋的,好奇心非常旺盛,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走。他跟大多数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一样,好动坐不住,想让他乖乖坐上半小时真得花点脑子。

为了让娃心甘情愿的配合执行这个计划表,我给自己儿子设置了一堆“套路”。

比如说,专注力定时法。

不少专家都说过,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专注力就是20分钟左右,所以我给娃设置的重要任务(如阅读),一般都要求在20~30分钟内完成,有时候娃15分钟就能搞定,还意犹未尽想继续读,我也会让他停一停,今天的阅读计划已经完成了,还想看明天赶早!

比如说,小礼物激励法。

每天娃准时完成任务,就能收获两颗星星,如果超额完成任务,就能再加一颗星。

这个超额指的不是超过规定的量,而是娃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的特别好。

攒够100颗星星,孩子就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也可以不兑换多攒着憋一个大的。

一般来说,用不着2个月,娃就能攒够100颗星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手段,也让他充满了动力。

图片

娃的计划表,每天完成计划保底收获两颗小星星

最后,我想说——

经过这一年,我们从零开始慢慢探索着把计划表从无到有,落地执行。从最初的迷茫,到摸索出一套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这一年的历程如果能给大家一些参考,那就不算白费。

2024年,通过这张学习计划表,我收获了:

一个开始学会“自律”的娃,他从一个写作业磨磨蹭蹭的娃,到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甚至开始朝着“自律”在进步。

一个对语文和英语自信满满的娃,他的语文小作文经常被老师展示夸奖,他从英语基础薄弱到能自信回答问题,学习状态积极向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他学会了如何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

2025年,我们的学习计划表也许还会继续进化、迭代,以适应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我想说,前路漫漫如果没有孩子的认同,那很难一起走下去。

所以,咱们做的学习计划表一定得充分尊重孩子,跟孩子商量着来,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效助攻!

图片

新学期,晒晒你家最常用的那张表吧
参加花生征文,还有一大波积分哦


回应3 举报
赞17
收藏71
13天前
get到了,目前娃还小,幼儿园中班阶段先果断收藏以后用起来。
12天前
可以分享下表吗
9天前
看不到表格,可以分享吗
发布

推荐阅读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