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来了,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时代,如何破?

2011
2008
2017-9-13 07:50 原创 · 图片10

吴伯凡老师在《清单革命》中说,世界上的事分三种,一种是简单的事,比如造汽车,按照图纸生产,确定性很强;第二种是复杂的事,比如造火箭,各个系统必须精密配合,出不得半点差错;第三种,超级复杂的事,比如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这件超级复杂的事又遭遇了步步逼近的AI时代,这给当下的父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读过《未来简史》的父母大概都曾有过和我一样的担忧。根据赫拉利的预测,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的大部分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这一预测也得到了各领域专家的肯定。

简单的说,所有技能单一、计算型、程序化、低效率、重复性的工作,以及被动的接收命令式的工作,还有各个知识岗位的初级职位,或将是最早被替代的。比如司机、保安、基础会计、银行窗口办事员、保险代理、一般厨师、医疗行业的普通人员,等等。

而未来依然需要大量人才的是尖端科技、个性创作、人文艺术、社会服务等领域。

根据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未来10~20年将被保留的职业和新增的职业主要有:心理学专家、职业疗法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生物科技专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者……这些职业无一例外需要好奇、探索、求智,需要精深的专业技能以及更多创造力和灵活性。

反观我们目前还停留在传统工业革命时期的现代教育,仍然在以背诵、刷题和应试为主导,以训练符合上个时代需要的会计师、律师、工程师、医生、技术员等专业人才为目标(其中一些专业和技能未来都不需要了),显然已经跟不上新一代的科技变革了。“仅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能掌握的技能将是未来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可能肯定会被机器代替。”

庆幸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工智能当然不会一夜间改变世界,但我们也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在变革真正到来之前,我们尚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孩子未来面临的竞争环境是什么?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哪些重要的能力?

要回答以上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人工智能。

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潜心学习,最近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去思考。然后,我从最初一无所知的盲目焦虑,到现在欣然向往,期待“拥抱科技发展”……这个转变很奇妙,期待与大家交流分享。

人工智能是一项现代的科技发明。和其它技术发明一样,一旦大规模应用,必然引发一次工作革命,既造成大量失业,同时也会创造出一些新兴行业;和其它技术发明不一样的是,人工智能规模更大、时间更快,也就是说它对未来世界的改变更具颠覆性。

起初,和我一样的普通大众对它的认识大都只存在于像“黑客帝国”那样的科幻电影中,直到AlphaGo大胜李世石的那一天起,人工智能开始牵动着越来越多人紧张的神经。

作为家长,面对一项随时可能改变未来生存环境的新技术,我更关注的是——目前的教育是否指向 AI 迅速崛起的未来?如果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那么从现在起,我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哪些能力,才能让他们从容面对AI时代的新世界?

1、机器智商“AIQ”
 

“机器智商”,是指与机器协作的能力。

人工智能专家普遍认为,超人工智能时代还遥遥无期,所以短期来看机器还不是人类的竞争对手,而是合作的伙伴。

我们的下一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自于大规模的“人机协作”,届时普通的人际交往技能显然不够用了。当IQ和EQ都无法满足未来的职业需求时,懂得驾驭机器的AIQ,将在人工智能时代拥有无限的拓展性。

其实AIQ并不是未来才会出现的能力,信息时代已经有少数领军人物通过超级AIQ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的EQ都不高,但凭借超级机器智商,懂得驾驭机器,擅长让机器为自己效劳,从而成功走向各自事业的巅峰。

随着AI时代步步逼近,“机器智商”这项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环境中会越发重要,拥有高AIQ的人将成为未来真正有智慧有竞争力的人才。

2、创造力

来自科技前哨的预测,未来有三类人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被机器取代:创新者、连接者、领导者。

而创新,无疑是第一要素。任何一个领域的牛人都在强调:“创造力”将作为未来AI时代最重要的能力,它最能凸显人类的价值。

没错,创造力是AI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尤其是善于利用科技的能量,探索人类未知世界的创新能力。

反思一下:目前孩子所接受的日常教育,以及那些或迫于压力或被应试环境裹挟而进行的额外培训是否有利于培养创造力?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再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做应试教育的帮凶,是否还在要求孩子死记硬背条条框框?是否依然沿用题海战术捆绑孩子?或许这样做能尝到暂时的甜头(刷分数),但孩子日复一日被抑制、被扼杀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却是再难重新培养了。

(敲黑板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创造力从来都是我反复强调并一直努力培养的方向,相关文章链接:如果说有一种能力可以开启未来更广阔的领域,那一定是创造力!创意无限 | 脑洞大开的生日礼物——给孩子们一个奇幻的生日旅程; 别开生面的创意之旅:来自小朋友的“大阅兵盛典”; 孩子童年最好的玩具,最有创意的,足以陪伴孩子一生的“玩具”竟然是它!; SUPER MOM 艺术美食之~ 舌尖上的创意早餐; 创意照片墙~ 让家瞬间温馨起来; 创意游戏:意面搭建金字塔~ 父母必看,让孩子边玩边学的秘密 ;万圣节,玩的就是创意和惊喜!HALLOWEEN 亲子玩法~值得收藏与分享; 逆天啦~ 世界名画吃起来!

3、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毅力

人工智能必将彻底改变当下的教育体系,但是在颠覆性的变革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其中最靠谱最有效的准备就是——尽早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关文章:教授再多的知识也不如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系统的知识,很可能在未来二十年后毫无用处。”——赫拉利。

可以预见,一个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在AI时代将无法构建新兴的知识体系,也无法跟上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如果老师和家长还固守着密不透风的监视和督促,将孩子囚禁在机械化的低效勤奋中,还苦口婆心告诉他们:坚持就是胜利……那样只是在给孩子帮倒忙。

当一个人只习惯于努力,却没有习惯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往往付诸的努力都是枉然。

未来已来,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看清楚未来的方向,比埋头勤奋更重要。

传统社会将人生分割成两个时期——学习期和工作期,但这个模式已经过时了。人工智能将催生出新的阶层,数以亿计的人将会成为无用阶层。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想要不被淘汰,唯有尽早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升级思维和认知,打造全新的自己。

4、精深的专业技能:

在人机协作的未来,仍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精深的专业技能将凸显其重要性。孩子一旦有了浓厚的探索欲望,保持着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还有高度的专注力,在未来更有可能拥有一项或多项精深的专业技能。

然而,“专注力”恰恰是信息时代的稀缺品。(敲黑板啦!养成阅读习惯对提升专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很有帮助。相关文章:泛读了五千册图书之后,是时候来聊一聊精读那些事了剁手之后 | 给娃囤了那么多书,娃就真的会阅读了吗?推荐 |  家有书虫之超级绘本分享(0至10岁):20本值得珍藏的好书经典绘本欣赏| 教孩子同时学会“爱与规矩”

不难发现,在泛娱乐化的信息时代,有那么多肥皂剧、八卦新闻、明星真人秀、手机游戏……应接不暇,让我们在信息甄别和选择中耗费了很多精力,让我们保持专注越来越难。意志力不强的人在新技术面前全面缴械投降,放弃主动思考的能力。而愿意花时间读书,还愿意深入思考的人越来越小众。慢慢的,社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层。

当全社会无法同步进入AI时代,那么这场新的科技变革必将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

5、保持人的独特性。

未来人类把大量常规工作交给机器后,适合人的工作自然就是那些机器不能做的事。所以保持人的独特性非常非常珍贵。

然而保持人的独特性的教育,需要唤醒孩子心中的光亮,认识自我、了解人性、启发智慧……

但是,现代教育恰恰在往相反的方向努力。

还有基于自身情感的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拥有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培养艺术、文化的审美能力、独特的体验……以及其它那些重复性和标准化所不能覆盖的领域,或许才是AI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和学习的方向。

但,我们的孩子却不可能从传统的批量教育中获取这些能力。

李开复在很多场谈及AI的讲座中反复提醒:如果继续填鸭式、机械式的教育,只能把孩子教成机器,反而丧失了人类独特的价值。为孩子解开“重复性”和“标准化”的枷锁,才有可能帮助他们找回区别于机器的作为人的独特价值。

那么,父母是选择视而不见,继续当下短视的行为,还是着眼于未来,积极培养孩子独特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5、学会时间管理,懂得自律。

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把时间花在哪里,那么你就会最大概率地成为什么样的人。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在未来拓展自我成长的空间。能够掌控时间的人,才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一生。(相关文章:干货分享 | 如何让孩子拥有缤纷的假期生活,并轻松教会孩子“自我管理”?小妙招 | 分分钟搞定“拖延症”

面对AI时代越来越多的不确定,父母的恐慌或漠视都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真正有用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学会自我管理,从小建立自制力和自控力。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我们无法为孩子过滤一切糟粕,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怎样分配时间、怎样面对那些诱惑,其实是比如何积累知识更大的考验,尤其是在积累了一些才能和财富的时候。将自律变成习惯,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唯有自律,方得自由。

7、给孩子独立、自由,而不是存款和房子

得知我有两个儿子,几乎所有相识的朋友都在替我担忧:“生女儿是招行,生儿子是建行,生俩儿子是汇丰(会疯)银行……你这辈子完了,还得辛辛苦苦为俩儿子攒两套房子!不然以后他们都娶不到媳妇……”

这话听得多了,起初会分辩几句,后来就笑而不语了。

如果培养的儿子将来还要靠父母才能有住所才能讨老婆,那是父母最大的失职。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有用开放谦卑的心态积极了解时代大变革,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是迎接智能时代唯一靠谱生存智慧。

说到底,我们终究不能保证给孩子一种永远富足的生活,即便有再多的存款和住所,也不能确保他们面对未来的生存环境可以一生无忧,没有动荡起伏。那么,与其纠结存款和房子,不如早些给孩子种下独立、自由的种子,好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和抵御的能力。

短期看,这些价值并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但考虑到孩子的教育,终究是面向未来的,不能因为父母的短视,既剥夺了孩子应该享有的童年时光,又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和未来无限发展的可能。

与其去纠结让孩子上奥数班还是英语班,头疼给老师送钱还是送礼;不如多花一点时间去想一想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孩子的高AIQ,以及怎样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这些思考将会给孩子带来更多实际的帮助。(相关文章:争鸣 | 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 经验分享 | 让孩子与科学来一场亲密接触; 资深游泳爱好者的心里话:我没有在塑造运动员,我只是在培养孩子; 儿子是怎样用一幅图说服父母的——谈谈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思维和表达 )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无法无视:AI 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很多真正具有挑战性的东西都是踏着猫步来的。猫走路几乎没有发出声音,你可能一直没察觉,但它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

面向AI时代,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产业革命,教育先行。人工智能的兴盛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加快步伐,才能让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在未来受益。然而,这只是个愿望。现在科技发展太快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系统的反应一定是滞后的。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却不可能停下来等。怎么破?

对了,千万别忘了自己的能量——考验父母眼界和智慧的时候到了。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家长的首要责任。

对此,我总在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我始终相信,身处“互联网+”这个大时代的普通父母,只要能主动学习,加速认知升级迭代,我们也可以为孩子照亮面向“人工智能+”的教育之路。(相关文章:龙应台论父母的“有效期”:育儿最不能偷懒的那些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关键是,你怎样引领孩子去对待。

或许,多一些阅读的时间,多一点思考的空间,会让我们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以上,都是我最近学习的心得(小部分),其中每一条都值得详细阐述,当然还有大量相关的教育经验,能写几天几夜……限于篇幅,留作下次分享。

最后啰嗦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思考比阅读本身更重要。或许通过明天的学习和思考,又会刷新我今天的认知。没有关系,普通人缺乏足够的知识和前瞻的视野都不要紧,最怕的就是没有主动求知的欲望和能力。

新锐科普达人卓克说:“人,一旦失去了接受新文化、新概念、新资讯的机会,绝对不是好事,如果受众群体庞大,甚至对这个民族、对国家都有危害。” 深以为然。

庆幸,我还在学习的路上。与你共勉~~

(原文首发在我的“童心童趣”公众号)


回应13 举报
赞19
收藏87
8年前
字字珠玑!
8年前
文章非常棒!收藏了留着看,要多读几遍慢慢消化。谢谢分享,我要好好学习了!
8年前
好久都没看你发文了,原来忙着充电呢👍
8年前
好文章,好像关注过,去瞅瞅!
8年前
DONG136 好久都没看你发文了,原来忙着充电呢👍
嗯。这个时代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得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再往前走😊
8年前
自由开放无问西东 文章非常棒!收藏了留着看,要多读几遍慢慢消化。谢谢分享,我要好好学习了!
谢谢!我看完书也是消化了很久😁
8年前
遥一遥 字字珠玑!
谢谢!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期待与大家交流
8年前
终于又看到你的文章了!爱学习爱思考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福气。你的每一篇我都反复看,每一次看都有收获。决定一路跟着你走,你有我也有👍
8年前
只想说一句,伟大的妈妈。谢谢分享,收藏。
8年前
BJ城市边缘 只想说一句,伟大的妈妈。谢谢分享,收藏。
谢谢😊
更多
发布

推荐阅读

狸猫
狸猫
201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