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刚两岁的时候,我买了一套亲亲科学,从此走上了科普路。很多人觉得孩子太小了,应该听故事,科普是给大孩子看的,但我觉得科普就应该从小涉及,点滴渗透,因为看科普是提升认知很好的途径。
市面上的科普书很多,我来推荐一些比较有趣的、文字没有那么艰涩的有关生物的中文科普书。
1. 不服输的朋友们
这套书我看买的人并不多,也没看大V们推荐过,但我和好好很喜欢。它不光是科普书,也是励志书。
我们从书名可以看出,分别讲的是鼻涕虫、癞蛤蟆、鹦鹉螺、螺旋(状的事物)。那就以癞蛤蟆举例好了。
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青蛙会觉得绿绿的有点小可爱,又是益虫,可是看到癞蛤蟆疙疙瘩瘩的就觉得很讨厌。青蛙的趾尖有吸盘,可以贴到任何地方,可是癞蛤蟆没有;青蛙身上的颜色可以改变作为保护色,可是癞蛤蟆不能;青蛙可以预测雨天,可是癞蛤蟆不能。癞蛤蟆看起来一无是处,可是它比青蛙个头大呀,它比青蛙更能规避危险(比如被黑斑蛙、蜘蛛、牛头伯劳鸟吃掉),比青蛙耐干燥,还能放射毒液。就算是被讨厌,生存环境恶劣,癞蛤蟆依然顽强地生存。
科普之余,向小朋友传递了“无论境遇如何,我们都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更加顽强地生活下去”这样的正能量。
2.我的第一套接纳书
这是一套低幼科普智慧书,一套六本。主人公虱子、蚯蚓、蜘蛛、鼻涕虫、老鼠、苍蝇,平时都是不被人们喜欢的小动物,可是在书里都变得有点可爱又有点礼貌。
虽然很多生物在人类看来并不讨喜,甚至于有害,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实是离不开它们的。当我们遇到看起来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时,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去包容他们。
3.动物妙想国
这是一套动物科普启蒙绘本,一套八册(企鹅、鲸鱼、鲨鱼、大象、猴子、老虎、鳄鱼、章鱼),画风比较可爱。
我们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内容的趣味性了。企鹅会骑自行车吗?自然界的企鹅当然是不会骑的,可是把企鹅拟人之后呢?答案还是一样,因为它的腿实在是太短啦,够不着脚踏板。可是,它却是玩滑板车的高手哦,因为企鹅长着宽大的蹼,平衡感特别强,它们在滑溜溜的冰面上都能走的那么稳,滑板车更是小菜一碟啦。
4.如何一口吞下一头猪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动物界18种匪夷所思的活法。比如蟒蛇是怎么一口吞下一头猪又慢慢消化它的;乌鸦是怎么开坚果的;河狸是怎么修大坝的……每一种“如何”都清楚的分成了1、2、3……点,每个点配一张图,让小朋友很直观很明了的学习到动物们的聪明才智。
本书的作者是凯迪克奖得主史蒂夫•詹金斯,他的科普作品有15本,趣味性都很强,是我和好好很喜欢的一个作者。
6.少年轻科普丛书
这套书是从独特的视角来和我们聊科普,每个故事的篇幅只有两三页,对于孩子来说短小精悍,没有阅读压力。
我们平时经常用的一些成语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那么回事呢?比如鼠目寸光,古人以为老鼠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但是从科普角度来说,老鼠的目光可不止一寸远。相反,大部分老鼠可是能看到几十米远呢。
动物们的食物千奇百怪,除了我们熟知的屎壳郎、狗狗会吃便便,还有黄金鼠也吃。它们小时候吃妈妈的便便,长大了就自产自销。生物饭店每天都会接待这种奇怪的食客。
7.遗憾的进化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世代的遗传变化,我们第一反应总是生物为了生存而进化得适应环境,可是这本书却揭秘了122种动物进化后的缺点。
每个动物一页篇幅。在这一页中,正文讲述了它们的弱点,右上角是遗憾度打分,下面是动物小名片,可以说很是简短有趣了。
8.我是可爱的的水母,我爱好放冷箭
这是一本冷知识漫画,分享给我们的是动物们的奇葩习性和重口超能力,画风可爱,语言幽默。
我们都知道母鸡下蛋会“咯咯哒”。有一次,我和好好听到母鸡“咯咯哒”的一阵狂喊。好好说,生宝宝很痛,这只母鸡叫得那么响一定是在喊“我要下蛋了,痛死了痛死了!哎呀哎呀,我快要生出来了!”笑得我快抽过去了,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其实“咯咯哒”是母鸡下完蛋才喊的,书中告诉我们母鸡是在说“妈呀!老娘终于卸货了!终于解脱了!”
9.猜猜谁会赢
这套书通过对动物们的体型、身体结构、速度、灵活性等等方面两两对比,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来分析如果打一架,到底谁会赢。
10.好多的不可思议
这套书是这次书香节购入的,共六册,成为了我和好好的新宠。内容不简单,但很有趣。世界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这六本是科学家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严谨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们对于单细胞动物的第一反应是“笨”,因为它们没有大脑和神经,可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黏菌这种单细胞生物却很“聪明”,它们居然会找寻最短路径。
我们受电影《金刚》的影响,对大猩猩的印象是可怕凶残,对它捶胸的传统印象是宣战,但其实大猩猩挺温和挺有“人情味儿”的,捶胸也有多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