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正站在天文兴趣的十字路口,该继续走下去还是适时地拐弯,奔向下一条兴趣之路,也许是该好好考虑的时候。不急着做决定,先做一个小小的回望吧,纪念一下我们曾经最最喜欢的天文。
为什么孩子会爱上天文?我想和他四五岁起,我就经常带他去北京天文馆、国家科技馆有关系。北京天文馆也是我小时候的最爱。我家在远郊,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去一次其实很困难,即使只有那一两次参观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有了小不点儿,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带孩子开眼界,来弥补我童时的遗憾吧。
(2017年3月前后新布展的天文馆,更加大气了。)
天文馆、科技馆就像一部引我们入门的大书。我喜欢带孩子观赏球幕影院的星空大剧。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那个十一长假,我们泡在天文馆、科技馆4天,看遍了关于星座、关于太阳系、关于宇宙探索的各种影片。3D、球幕、宽银幕,各种效果真实生动的影片让人百看不厌。
当然,大量有关天文、宇宙、太空的儿童科普书籍也是我们入门的好老师。
望远镜系列地图绘本: 宇宙817人有 · 评价176 · 书评4
这大概是我买的第一本有关天文宇宙知识的书,现在看来里面有些知识点需要更新了,但还是我们最早的启蒙。
美国国家地理·13颗行星316人有 · 评价93 · 书评4
这本书是孩子真正爱上的第一本天文书,一年级的时候,只要我们出门旅游让他挑书,必带的就是这一本。还超喜欢用里面的知识考我。我知道,他的天文敏感期来啦!于是我们在购买天文书的路上开了挂。
同系列的其他两册很快被收入囊中,不用说,还是经典。
先推荐一些低幼的天文类启蒙书吧,亲测好用!
第一次发现丛书.透视眼系列.天文地理类.月球1906人有 · 评价744 · 书评6
第一次发现丛书·手电筒系列·神奇的自然: 发现星空518人有 · 评价170 · 书评2
第一次发现丛书.透视眼系列.天文地理类.天空和地面1805人有 · 评价672 · 书评4
法国引进的这套科普系列的每一本书都超级适合学龄前儿童。很少有孩子能抵抗这种胶片书的诱惑。
DK玩出来的百科: 透视恒星行星325人有 · 评价109 · 书评3
唉……买晚了。这种好玩的DK系列真得很适合小童。
DK趣味立体百科: 太空1136人有 · 评价485 · 书评5
这本书是吃麦当劳送的玩具书,就是翻翻书了,虽然书很薄,但给人感觉是很用心的翻翻书+AR书。
看里面低幼版·第2辑: 揭秘宇宙5469人有 · 评价2244 · 书评27
看里面的所有书籍都是超酷的科学启蒙翻翻书,很多潮妈选择了英文原版。
表姐送的书,德国引进,设计得不错。
这本书从小童到大童应该都会喜欢,里面一张用水果解释行星尺寸的图,孩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讲给我听。
这本更像人物传记,也许讲给低年级孩子更合适。
那就来几本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天文绘本吧!
有趣的月亮观察绘本2278人有 · 评价560 · 书评13
如果把银河系装进盘子里3446人有 · 评价1191 · 书评23
世界上最酷最酷的科学书(套装全8册)217人有 · 评价40 · 书评1
这套最酷最酷的科学书是很适合放在车上,外出时随手翻阅的手掌科普书。本来冲着里面的《天文》分册买的,最后孩子迷上了其中的《元素周期表》分册。吼吼……
宫泽贤治最美作品集: 银河铁道之夜291人有 · 评价79 · 书评1
插一本和天文知识无关的小说,只是因为我们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去北京天文馆观看同名电影却一直没有得到上映。小说是作为晚上的睡前故事讲给孩子听的,非常凄美感人。小娃嫌我读得慢,自己抢去看,看完后眼睛都湿润了。终于等到二下的暑假,电影上映了,最大亮点是音乐。但孩子居然还通过电影记住了夏季大三角、南十字、北十字、天蝎的大火、半人马……
还有神奇校车系列,从亲子绘本到分级读物,再到章节书,都有带孩子们一起探索太空的内容。因为故事性强,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还有一本《月球漫步》找不到链接。神校系列也是我家娃反复看了多次的少数书之一。
神奇校车图画版: 迷失在太阳系18011人有 · 评价7221 · 书评63
神奇校车·手工益智版: 神秘的太空石4506人有 · 评价2162 · 书评14
神奇校车·桥梁书版14: 飞向太空11102人有 · 评价7587 · 书评8
神奇校车·阅读版4: 探索宇宙3956人有 · 评价1118 · 书评10
很多翻翻书、立体书设计得也是一级棒,孩子大人都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看里面系列第二辑: 揭秘太空7079人有 · 评价2066 · 书评23
神秘日志·外星人: 地球并不孤独677人有 · 评价219 · 书评3
我娃胆子小,一到外星人的内容就吓得不敢看,唯有这本书,吓破胆也要翻。神秘日志系列真不是浪得虚名啊。
科学跑出来系列: 太阳跑出来了1269人有 · 评价268 · 书评10
这本AR书是必胜客买送的玩具书,最近几年虚拟现实的玩具书很受小朋友们欢迎,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当然,这要借助手机应用。
说到手机应用,顺便推荐两款儿童天文APP。
其实观星软件非常多,比如“星际漫步”、“星空”、“星图”、“Sky Guide”、“Star Walk”,但只有这款“Star Walk Kids”最适合小朋友。我娃曾经迷得很,想把Pad从他手里夺走可费牛劲了。除可轻松定位全天星座,还有语音讲解和动画展示、天文知识闯关。它就像一位亲切的邻家哥哥给孩子们讲解天文知识。
还有一款果壳家长群的群友安利给我的《太阳系》,这家出品的其他应用也非常适合小朋友,是孩子探索认识世界的好游戏。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探索性,让孩子自己动手,了解太阳系各星球的特点、大小、轻重、远近、公转周期等等,避免了说教,一切尽在游戏中。
孩子进入二年级,已经不满足于那些漂亮的书籍和游戏了。我开始带他参与各种观测和实验活动。
记忆最深刻的是《博物》杂志组织的一次陨石课程。张超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孩子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的开心,都还历历在目。
这段时间,科学爸爸的讲座、果壳网Steed老师的儿童天文课都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孩子开始越来越不满足,说课程太简单了,想听更难些的。于是我开始寻找专门的天文兴趣培训班。
然后,依然是走到哪里都不忘逛逛的天文馆和科技馆。
大阪市立科学馆,当时去晚了,没有怎么逛,但星空仪的电影不能不看。虽然全程听不懂,但看其他人的手势居然想起测量星距的简单方式,连猜带蒙的知道了这是在讲怎么辨识大阪夏季星空的星座。后面播放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制作的短片,讲的是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群->大尺度结构的关系。总体感觉很贴近当地人的生活,教会大家怎么仰望天空。
高雄的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真得值得花一天时间,依然是一定要看个天文类影片才肯离开。
香港太空馆,我们去时正值重新装修,只看了两个球幕天文影片就撤退了。本来还可以预约晚上的望远镜观星活动,但因为当天是全程粤语的,最终放弃了。
为了追天文的讲座,我加入了各种天文讲座群,在群的好处除了讲座,就是有超多大牛,你的疑问总有神人能解。还有就是,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向我们这种天文小白推荐了更多好书。还有,你一定也猜到了,我找到了适合娃的天文培训班,可以在北京天文馆上课的天文培训班。
有一点点长,下次再接着分享我们的天文之路,还有更多我们读过的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