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的寒假小结(一上)

2023-2-4 19:25 原创 · 图片49

时间可真快,寒假匆匆而过,好像还站在寒假的开头,却已经到了寒假的尾声。

所以,来复盘一下这个初为小学生的寒假生活。

寒假的开始,是措手不及的疫情带来的,寒假的结束,向着希望和光明,迎接一下的充实生活。

这个寒假,说漫长好像又一晃而过,每一天的生活规律又有节奏。即使穿插了一个春节,也一直努力的学习和玩耍。

来总结一下这个寒假多方面的收获吧。

学习方面的总结

在我们家,对小书桌的态度几乎不会特别区分,因为一直和他沟通的是,学习和玩从来不冲突,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并且都要认真。当玩的时候就要沉浸式享受这放松的氛围,当学习的时候也需要心无旁骛认真专注。

寒假小书桌给我们很多自由规划的时间,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基本今年的寒假学习安排都围绕着语文、数学和英语。

语文方面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语文主要还是围绕着读、写、说、精读。我们的寒假主要聚焦在对一上课本,包括课文的熟悉度、字词的复习和书写、看图说话、古诗词、小古文、文言文。很多家长有做一下的预习,教辅到位,但是还没有放入寒假的安排,因为还是语文还是想紧跟校内,一下的时候在前几天预习字词和课文。

第一,对于一上的课文进行了朗读和背诵,基本没有太大问题,说明课文掌握的程度还不错。

第二,对于一上的一类字进行了听写,并且使用教辅进行了书写扩展。

第三,每天坚持朗读,完成一部分桥梁书的自主阅读,最近加入了金波的散文。

第四,以看图说话(录音),练习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坚持一对一中文精读课,基本完成古诗词,从对古诗词很迷茫,到养成了正确学习古诗词的观念。坚持每日两篇古诗词的复习、朗读和释义。已经开始进入西游记的学习。

第六,后半段时间开始小古文和文言文的学习,古文类的学习都很相似,从发怵到产生兴趣,对一些古文中的关键字有一些了解。并且从文言文解析中,自己可以联想到古诗词中对应内容,融会贯通。

第七,亲子共读坚持每天一起读历史绘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每天会和爸爸一起讨论。

贴一些寒假努力过的痕迹...








数学方面

寒假过得最充实的科目数学有一席之位,对比一上开始,无论从数学思维还是口算能力,都提高了非常多。没有什么窍门,唯有坚持是王道。

对于数学,从幼儿园就每天做一些思维题,玩玩数学桌游,小一些的孩子从玩中学数学,从生活中学数学是能够形成很好数学思维的方式。但是,数学或多或少都和年龄有关系,较小的孩子不用太过着急,有时候一些怎么给孩子讲都讲不清的东西,过几个月就会发现孩子可能自己就明白了。但是,对于和浅奥挂钩的知识,还是需要加工练习的,不能死做题,很多考试中的思考题都是有非常巧妙的方法,所以这时候便于理解的讲解方法就至关重要了。

虽然我们有一些数学基础,但是从孩子做题能够发觉,对于这么大的小朋友,更多的难点不是怎么做这道题,而是阅读理解。也就是,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怎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这时候也就不光是和语文相关了。通常的建议是,让孩子多读几遍题,圈出题目中的重点内容,再通过复述自己讲一遍这道题在问什么。

同理,做对题是标准,怎么做对才是核心。这也就是讲题。坚持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从读题,到做题,到讲题,能完成这个过程的孩子,数学的理解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没有非常统一的标准,及时地引导和帮助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和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老生常谈,每日口算是刚需,要形成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首先建议孩子打扎实10以内加减法、30以内加减法,一直到100以内加减法。正确率优先于速度,熟悉度优先于速度,速度建立在熟悉掌握的基础之上。从生活中理解加减法的本质意义,可以配合教具引导孩子列出自己的加减法算式。

第二,课内数学,可以看自己情况选择。数学基础扎实的孩子,可以跳级选择教辅,尽可能独立完成。

第三,思维类数学,最基本的就是所谓的浅奥思维。这类属于数学基础的拓展和延伸,很多时候校内涉及不多,甚至涉及不到。所以需要家长有合适的教辅选择,以及合适的机构选择。寒假我们主要使用天天练app,配合学而思寒假班,举一反三。

第四,重点要在于正确的做题习惯和态度,不能为了做题而疯狂刷题,各科时间应该根据孩子情况划分,排好优先级,做好短期计划。

贴一些寒假努力过的痕迹...











英语方面

英语此处不包含课内,主要指课外原版阅读和外教课。对于从小以原版启蒙为主的孩子,更多会走原版路线,后期结合校内扩展书写部分。

英语写过很多分享,经常大家问,你们花这么多功夫在英语上的原因是什么呀?

我想,我的回答应该是,

提前开始,

一是,娃小语言容易形成好的思维方式,中文不强势的时候最好沉浸式的阅读和交流。

二是,为其他学科节约时间,因为后面小四门甚至小五门只会占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因为现在中考和高考的难度已经不像我们当年,英语沟通是未来的普遍趋势和要求,哑巴式的英语已经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了。

三是,英语带给孩子的视野和中文不同,除去学习目的,更多是让他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文化。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走原版路线的原因,因为不说名著,就一些国际事件孩子懂的话,对他自我成长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和提升作用。 

四是,英文的世界,多少和中文不相同,就像有学二外三外一样,英语是一种技能,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帮助。 

五是,为了如果有机会,靠他或者靠家庭能出国更多学习的机会,也是好事情。

寒假我们主要还是从阅读、听力和沟通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完成Dragon Masters自主阅读,进入Magic Tree House自主阅读,完成Level1 1-14本。

第二,坚持碎片时间听音频,裸听数遍树屋1和2。

第三,坚持外教课,平稳进阶。

好像英语的记录最少,也说明我们已经顺利按照幼儿园初计划,完成了英语启蒙到英语进阶的过渡,从无法阅读、跟读到自主阅读初章书籍,从无法和外教沟通到自由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低阶音频到高阶音频。做好计划的原因就在于此,你每走的一步路,都是在探索的基础上,胸有成竹。做好复盘的原因也在于此,对自己前一个阶段进行回溯,对下个阶段做好规划。

贴一些寒假努力过的痕迹...



生活方面的总结

和日常的生活寒假一样,和家人愉快地度过了新年,因为妈妈认识了新的朋友们,家庭日一起郊游,每天都在说着甜蜜的话,一起努力的享受着这平淡却又幸福的生活。

开学前这周,带他一起去公司,从开始扭扭捏捏不想去,到每天舍不得离开,能够高效地在我旁边完成作业,也能跟着哥哥们后面玩着大孩子的游戏,学会了好几种叠飞机的方法,当哥哥送给他飞机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确认,真的是送给我的吗?然后悄悄的告诉我,哥哥可真是太大方了。社交的成长真的是飞速的,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哪怕不认识,也能迅速打成一片。

寒假期间,和群里同城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见面会,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面,从社群走入生活,意味着真实和信任。小朋友们在一起,有害羞的、有积极介绍自己的、也有悄悄一起坐在小舞台上交换奥特曼卡片的。带着孩子感受了大唐文化,感受了中国风餐厅,一起看到了披着面纱弹着琵琶、穿着唐装的仿唐人。这是一次有意义的见面。

在奶奶家,和往年一样,撒丫子每天在外面玩,玩着每年都一样的东西,却也乐此不疲。突然发觉,他在路边摊涂石膏兔子的时候,精细动作有了明显的提升,耐心也提高了非常多。嘴巴依旧是那么会说话,自己和奶奶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甜蜜话。除夕夜,一起包饺子,也第一次看春晚,和去年比,好像看懂了,也好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家庭日的时候,像个大孩子一般搬着户外椅子,从阳光中走来,那一刻竟然有点小小少年感。因为圣诞礼物,惊喜万分,和爸爸妈妈玩桌游,输了也不再哭鼻子。和我做手工,专注而耐心。成长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孩子因为我们而成长,同时,我们也因为孩子而在成长,一起感受了自己童年不曾经历的,丰富了那些泛白的回忆,却也在心头涌入一阵又一阵的暖流。

当大家都新冠的时候,和他在这个屋子里彼此支撑,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也是扎实的依靠了他,帮我们拿外卖、下楼买菜、扔垃圾、倒水给我喝。那会真的是觉得,有个孩子未来有依靠。

当有情绪的时候,也能够沟通,逐渐平静,再反过头自己讲自己刚才不应该这么做,讲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用以类比。

贴一些寒假快乐过的痕迹...



























以上都是一上寒假的小结,生活继续,努力照旧。

一下,定好目标和计划,开心学、快乐玩。

若喜欢文章请收藏,可添加微信366856889,备注小花生,学习群一起畅谈未来。


回应9 举报
赞7
收藏16
8月前
向墨墨学习!
8月前
又认真看了一遍,墨墨可太厉害了!我们的确要踏踏实实认真学!
8月前
Apple麻麻 又认真看了一遍,墨墨可太厉害了!我们的确要踏踏实实认真学!
哪里厉害?和Apple比可差远了~
8月前
墨妈,那个可以记录听故事时间的是啥软件呢?
8月前
小米小果 墨妈,那个可以记录听故事时间的是啥软件呢?
是倾听者自己的小程序
8月前
真是太厉害了,学习的榜样
8月前
哒嘟滴哒 真是太厉害了,学习的榜样
谢谢您~
8月前
真棒啊!感谢分享!
8月前
anyamom 真棒啊!感谢分享!
您客气~ 有需要可以加微信进学习群~ 微信:366856889,备注小花生。
发布

推荐阅读

墨妈Bella
墨妈Bella
2016
作者热门日志
记录和墨墨的一次沟通  赞55 · 收藏65 · 评论24
从英语启蒙到成功入章  赞21 · 收藏109 · 评论7
60套超棒中文绘本推荐  赞16 · 收藏67 · 评论6
20+套中文桥梁书籍分享  赞7 · 收藏65 · 评论4
七岁小男孩剑3备考历程  赞8 · 收藏31 · 评论7
一上小结  赞8 · 收藏24 · 评论4
本文目录
01/ 学习方面的总结
02/ 生活方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