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陪练,先是“陪”,“陪你长大”、“陪你度过一段时光”,然后才是“陪你练习”。我们陪练的最终目的是以后孩子们可以自己独自练琴。带着这个观点可以设计几个小游戏,让练与陪练都有趣起来!让陪练者可以尽早“退休”。
糖果妹妹最近在练一首“竖琴练习曲”,双手琶音,识谱阶段完全体会不到整首曲子的主旋律而且极容易错音。弹着弹着她自己都快睡着了!我俩决定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她弹,我这个警察来抓那个弹错的音。这一下子孩子来了精神!她问:“那如果抓到了会怎么样?”我说:“抓到了几个,这首曲子就再弹几遍,算是让这些错音改邪归正。”没想到她倒是很乐意,说:“好,我会一个不错的。” 果然这么一遍视奏下来,一个音都没错! 接下来的几天,在练这首曲子的时候,我都让糖果妹自己先练几遍, 这个时间我可以尽情地去洗把脸,敷个面膜,或者冲杯绿茶,再慢悠悠地坐回来。这个时候小朋友简直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专注在“音要准确”。 等她自己觉得已经练得挺好的了,我就说: “来,警察要开始工作了! ” 过段时间,等她更流畅些了, 我们可以尝试“警察不止抓错音,错节奏也抓” 。 最后可以变成“警察局长亲自出动了,情绪不对或语气不对也抓”。 有时候我拿一直黄色的笔,我说“这个是警察小黄人”,发现错音我的笔会立 刻轻轻敲一下她的手臂(或乐谱)以示提醒,也表示“捉到了”。 有时候随手拿一直蓝色的笔,算是“警察蓝精灵”,要么来个“白雪公主”,要么是个“小红帽”。 尽量不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提醒“这儿有个错,你在这附近找找。 ” 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练习新曲子的识谱阶段,让小朋友建立准确的旋律概念,否则带着错音去练习以后改起来很麻烦,因为她内心的听觉已经被带歪了。
另有几个有助练琴的小游戏,我们经常玩。 比如有一个什么要求,孩子前面记住了,后面再弹一遍的时候就忘了。 不长记性,该不该罚?当然该罚,但是咱罚得“健康”点行不?比如--20 个深蹲!这一项有时候可以换成 20 个俯卧撑!或者20 个把杆!或3 分钟平板撑!你会看到孩子屁颠屁颠的非常乐意接受“惩罚”,并且改正得非常快! 还有,在糖果更小的时候,我给她一盒水彩笔,鼓励她说:“每弹完一遍,就去划一道弯弯的弓,最后把它们变成一道彩虹!”或者:“每练好一遍,是真的好哦,不是机械的弹完一遍,当你做到了,你就画一片花瓣。最后把它画成七色花!”糖果妹妹的小时候的乐谱上随便一翻都是各种彩虹、花、印第安图腾…… 练琴不是要追求“遍数”,有时候我们反复揣摩某几个小节,然后扩展到这一个小节的前面一个乐句和后面一个乐句。当这一点做好了,才可以通篇弹奏一遍。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游戏:“赞美游戏”。所不同的是,这个是我单方面默默发起的一个游戏,暗暗进行。那就是,我试着“准确夸奖她五次,每一次要夸到位。”这样我就会非常专注于音质、音色、语气、情绪、节奏等各个方面。我争取每次夸得精准且不做作,每完成一次,我悄悄在本子上(陪练的时候我手里一直有个小本子)划上一笔,写完一个正字就算我完成了今天的游戏。 我常用的赞美是:“这一段弹得真好!”或者:“整篇里就这两个小节,太精彩!你自己当时也非常得意是吧?”再或者:“恩,我看出来了,你今天心情真是很糟糕。我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都找不出来哪里可以好好欣赏一下了,我看看下一遍有没有我能享受一下的?” 这个游戏可以扩展到我的工作场合。让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