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简介
妈妈英文程度:研究生毕业,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中级(BEC中级),日常工作无英文环境
孩子英文程度:孩子从三岁开始正式英语启蒙,到现在蓝思值大约1075L,能够无障碍阅读哈利波特系列书,看BBC纪录片、TED-EDU等科普片,跟外教无障碍交流,也可以写一点自己突发奇想的小故事
投入时间:幼儿园期间每天一小时以上,上学后每天半小时以上
投入资源:95%妈妈牌各种资源,5%外教课,年英语科目花费1W元左右外教课,1-2k元外语书籍
02 总路线
以RAZ为主线,搭配各类网上能够找到的动画、音频、视频、书籍、系统等
启蒙期(初章以前)分级阅读:其他资源=2:8
章节期(初章-高章)分级阅读:其他资源=7:3
章节后期(高章以后)分级阅读:其他资源=2:8(逐渐脱离分级阅读)
03 启蒙期
阶段目标:从零基础到开口说,再到能够自主阅读初章书
当时我每天六点半下班到家,七点吃好饭,大概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除去睡觉流程,大概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白天让老人播放音频,晚上大概用一个小时作为专属“英文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跟她玩游戏,说英文,读绘本。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当自己是老外,只说英文,家里其他人说英文,当时基本上达到了“one parent,one language”的标准,所以孩子的中英文同步发展。
大概在2.5岁的时候,开始给她听supper simple songs,对她来说跟中文歌也没什么区别,看看动画片《maisy》,
大概三岁开始,我跟她每天说一些英文,做一些英文小游戏,比如走在路上,就一起唱《walking walking》,孩子不抗拒另一种语言的输入,而且,通过走、跳、停,孩子瞬间就能明白什么是walk、hop、stop。
经常有朋友说翻译,我们没有经历过翻译,因为大人总是先入为主的感觉“不翻译,孩子能懂吗?”我觉得可以这样想:一方面,欧美国家的孩子们学英文的时候,如何翻译呢?不翻译他们就可以懂啊,那么我们的孩子也能懂。另一方面,中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的语言,孩子们都能懂,为什么英文会不懂呢?越是小的孩子,越是世界的公民,不论把他放在哪个语境里,他都能学会那个语境之下的而语言。
所以,我们只需要让孩子处于合适的“语境”中即可。比如当我把奶瓶递给孩子的时候,我说“Here you are”,当我们穿戴好要出门的时候,我指着门说“Open the door,please”,孩子瞬间就能意会。有些朋友说“我英文不好,不会说”,不好不会就学啊,可以看看《跟小小孩说英文》,自己都不学,怎么能指望孩子自学呢?
在有了三到六个月亲子英文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介入动画、绘本和分级了。我们先看了蓝色小考拉动画,再读蓝色小考拉台词书,再使用分级,海尼曼GK,G1,G2,RAZ aa-b都是我人肉读,一边读一边观察孩子有没有理解,有时候会提问“Where is XXX?”“What is XXX”“Who is XXX”“Can you jump?Can you hop?”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很愉快的考察孩子是不是理解了,也许孩子并不爱开口说英文,但是让她用手指一指画面,做一做动作,她是非常开心的。
时而遇到孩子不会的词语,就可以用“微软必应”以及其他小视频网站,名词查图片、动词做动作或者搜视频,形容词我来用例句,完全不需要中文的辅助,孩子就都可以理解了,也就是使用TPR教学法。这个阶段只考察孩子能不能听懂,不考察她说或者读。就像我们学中文,没有人会强求半岁的孩子说话或者读书,因为语言从输入到输出,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0-1岁的孩子基本不说话,但是你知道她什么都懂,因为你的指令她有反应,等到她准备好了,她自然会说。
很快,sup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歌曲孩子基本都会了,我们就用《清华幼儿英语0a-4b》一共10个级别,每个级别把挂图贴在家里,听歌曲,听一两个月以后,旋律都很熟悉了,就和娃一起唱,一起玩,不纠结她会不会,玩一玩自然就会了,只要不抗拒都是好的,10个级别过完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同时,也开始看《peppa》,四季peppa共200集左右,我们也看了一年多的时间,peppa的动画片看过以后,我用格式工厂转换成音频,给孩子听,四季全部听完以后,她的听力基础已经不错,我们又继续看了zoo lane 64,小公主索菲亚,海底小纵队,螺丝钉等经典动画(都比较适合女孩子),晚上睡前裸听black cat分级阅读。
同时,分级阅读看似每个级别都上百本,但其实真的很薄,由于有了亲子英文、peppa等动画的基础,每天亲子阅读的时间,海尼曼GK我基本上三天就读一遍,G1,G2,RAZ aa,a,b级别也是一样,一个月就能把这些书过一遍,所以我又开始加入汪培珽的I can read系列,这个系列好在主题众多,总能找到孩子喜欢的,“量”很重要,量到了,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一般一本书读三遍左右,我就能够确认孩子理解了,不会为了“扎实”反复读。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开口大量说英文,而且由于她主要看的动画片peppa,zoo lane都是BBC出品的影响,孩子的口音是英音。
到快四岁的时候,孩子的听力词汇量大约有2500左右,就能够自主阅读牛津树6了,在此之前,我没有教过她认读,但是她的基础是一百二十多首清华幼儿英语的儿歌单词,因为我把挂图全部贴起来,所以挂图里面的单词她全部都认识了,每天读分级的时候,她也在旁边看着,所以没有经历自然拼读,就很顺利的过渡到了阅读阶段。
(即便这个时期的孩子,仍需要学习自然拼读,也事半功倍,比较容易,这个时候,刚刚学会认读的孩子,可以把以前读过的海尼曼,RAZ重新拿出来,认读一遍加深印象)
04 章节期
虽然孩子已经认识了很多单词,也可以阅读牛津树,但是并不是很喜欢自己阅读,毕竟听起来更省力,所以我只能依然给她读书。这段时间,我着实有点头疼,大名鼎鼎的《神奇树屋》早就积灰了,可是她就是不喜欢看,我曾想过让她每天读一章,但是才实行了几天,我就实行不下去了,看书本身应该是一件预约的事情,而不应该是一件让我按着头才能进行的事情,能不能读初章不重要,把孩子的阅读兴趣弄没了才重要。所以只能让她看动画(主要是海底小纵队,螺丝钉,西德小子等),听故事,后来我们继续人肉阅读了汪培珽的level2-3,大侦探nate,小猪梅西、神奇校车桥梁板,兰登2,3等桥梁书,去测AR为2.4。但是她还是喜欢听我读,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属于她的一本“全垒打”的书。全垒打的意思是说,能够有一套真正吸引她,对她的吸引力能够让她战胜困难的书,终于,大概在5岁左右的时候,她遇到了《Dragon Master》,简直是大爱,当时只有11本书,我就买回来了,前几本是我读的,偶尔几本让她自己读,后来出了第12本,一开始没有纸质书,只有电子书,她迫不及待的开始自己阅读,就这样开启了初章阅读之路(学乐出版社的braches系列都是很好的桥梁书)。
后来她又看了初章的里程碑《神奇树屋》,现在回头看看,孩子当初不愿意读书,可能还是因为积累不够,对自己信心不足,看到文字多的书,压力就有点大。但是到处找书看,始终是一件麻烦事。这时,我们开始RAZ,通过对多个级别的试读(IJKN都读了几本),我发现N级别是比较合适她的,我打印了N级别所有的lesson plan,一本一本带着她分析带着她过,发现她理解的还不错,所以从o级别开始,就由她自己阅读,然后做课后的quiz,每天1-2本。
这个时期,分级是绝对的主力,之所以选择RAZ,是因为:
(1)它的阶梯最长,每一个级别里的书也最多,也就是它的梯度较为缓慢,而且梯很长。
(2)RAZ内容丰富,尤其是fiction和nonfiction的比例安排的很好,低级别以fiction为主,高级别逐渐过渡到nonfiction为主,即便是作为开拓眼界的书都是可以的。
(3)RAZ自带循环体系,一方面是有一些文章直接设置成多个级别都有同一篇不同难度的文章,另一方面是不同级别有针对同一主题的文章。这就省去了复习的烦恼,高频词会不断的出现在孩子面前。
(4)RAZ的Quiz特别好,既有询问文章大意的main idea,也有细节题,还有单词题,更有询问作者意图、推断等类型的题,比某些系统全部都是细节题要全面很多。但是只从中高级别开始做quiz就好,低级别没有必要做quiz。
(5)Lesson Plan直接写明精读应该怎么做,比如阅读前的准备,阅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阅读以后让你总结整片文章的几个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非科普类文章的KWL表格填写,比如遇到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要着重关注哪三点(personality,accomplishments,influence),让孩子总结人物的timeline等,教会孩子不同题材的文章应该如何阅读。所以,我每一本书都会先自己做功课,看lesson plan,把我需要提问的问题画出来,然后根据Lesson Plan的阅读前问题,阅读中的讲解,阅读后的讨论,需要总结的表格,严格按照Lesson Plan做一遍。
一开始一本书要一个半小时,到了后面依然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只把N级别的Lesson Plan过掉,其他级别就算是已经“授之以渔”了,只需要让孩子自己做quiz,八九本单册做完,统一批改和改错,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改错之后,偶尔有个别书仍然有一个错误,我就看看文章,给孩子挨个分析一下每一个选项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即可。把N级别讲过以后,我们的英语时间也从一个小时,降低到了半个小时左右。每一本RAZ,只要quiz正确率在80%以上,就算通过了,不会再回头读第二次,毕竟RAZ自带循环体系。
自从攀上了RAZ这棵大树,为娘真是太省心了,我只需要操心买书、投喂、批改作业就可以了,她也开始上了小学,时间有限,每天就读一篇RAZ,不怕慢,就怕停,两个月就能过一级,一共就那么多级别,两年完不成就三年。同时,由于孩子中英文几乎是同时同步发展的,所以对她来说,中英文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基本一致,假期就读一读罗尔德达尔、怀特的一些小说,当时还有一些外教网课,就随便上一上,练一练口语。疫情过后,发现PET模拟考也已经接近满分了,接下来剑桥考试全面叫停,看看什么时候能考FCE再说吧。假期刷了Reading Explore的F,2,3,(1级别感觉简单了),基本上一小时刷一单元的速度,RE 4 开始有一些难度,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复杂了,二年级以后就暂停没有继续刷。
从一年级寒假的N级别到三年级接近期末,RAZ已经刷到了Z2级别,预计6月底能够通关。刷RAZ期间,AR测试从2.4,到4.2,到4.5,再到6.8,阅读速度从每分钟142词到174词,看完了哈利波特1-5,后面孩子不喜欢,就没有继续看。期间均以RAZ为主线,雷打不动,业余时间看看其他的书。
05章节后期
目前:寒假和疫情接踵而至,孩子也不能上学,也很少能够出去玩,怎么办呢?那就看书吧,市面上绝大部分儿童读物都没有障碍了,寒假看了usbone出版社的莎士比亚故事16本、希腊罗马神话10本+、狄更斯小说10本左右、亚瑟王系列10本左右、树屋百科系列30本+、可怕的科学20本,可怕的地理10本……
周末看看BBC纪录片,每天早上看看TED-EDU动画,阅读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大约200词左右,反正比我快多了,眼看RAZ结束,我入手了A3000系统,因为孩子本身就很喜欢nonfiction,这下简直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经过蓝思测试,目前蓝思在1075L。希望能够把握一条主线,逐步进阶吧!
TIPS:
1.把握一条主线,逐步进阶,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RAZ真的是非常好的一条线,能够稳稳的从大字不识,捧到哈利波特
2.相信孩子的能力,大孩子由于中文太过强势,不翻译就心里不安全,所以可以翻译故事大意,但是不要落实到句子,更不要到字,比较small和little都是小,big和large都是大,大人很难解释清楚,遇到不认识的词,最好也用英英字典,欧陆字典是个好东西
3.学不学自然拼读?有了2500以上的词汇,有些孩子完全可以不学自然拼读就掌握规律,即便剩余的,要学的孩子,在这些词汇打底的基础上,学起来也很容易,如同串珠成线。所以,先不要着急自然拼读,先搞出2500词汇量再说
4.学不学新概念?当孩子的阅读水平已经达到蓝思1000L的时候,新概念2对他们来说已经很简单了,也许背诵还是会觉得很烦,但是读过几次课文,看着中文背英文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至于里面的语法,很多孩子凭着自己的语感就能写对很多,剩余的稍微注意一下,扫扫尾效率也是很高的
5.有些孩子抗拒RAZ,需要看看是不是级别难了读不懂?是不是每天读一本复习四本,让他反复读了?在舒适区与学习区徘徊的活动,是最容易增长水平的,而反复在学习区与过难区徘徊容易降低自信。
最后,如有其它朋友愿意交流,欢迎加我的小花生,花友号513037,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欧思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