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用小花生数据筛选童书经典款?分享1-6岁中文科普书单

2010
2020-4-18 10:08 原创 · 图片211

这是一篇立了 Flag 的文章,我计划用一年时间把它真正做完。 
 

陪孩子买书、读书,9年多了。最大心得是,阅读是需要制定计划、保持进阶的。

1.

阅读需要制定计划

有一次,儿子在学校的阅读比赛里连续拿到全班阅读时长的周冠军,说明读的书不少。然而,我回头看了看他前面几个月读的书,把书名录入到 excel 、归类整理后发现,70%是物理、生物这两个主题的科普书,虚构和其它学科的书读得太少了,有些领域的书似乎从来没摸过,成为知识盲区。

因此,我想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领域是什么。于是,我到 arbookfind.com 和 Epic! 等几个主流的英文阅读服务商那里查阅,归纳出了这个相对全面的阅读类型表——

孩子只需在家长囤书的海洋里遨游,而家长要做的是开拓一个个未知的海域。

每种类型读多少?这里有两个关键的比例。 
 

第一个,虚构类阅读和非虚构类阅读的比例。

学前的孩子,虚构类阅读可能占到70%以上。而根据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 (NAEP) 的建议,随着年龄增加,虚构类阅读的占比应逐步减少,在9-10岁这一年减少到50%,17-18岁减少到30%。

咦?不是说中文分级书单吗?为什么上文总是在参考英文网站和外国教育框架?不只是因为,英美国家在现代教育方面起步早、发展成熟,而且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偏好数据化、结构化,我称之为“不量化分类会死星人”。东西方思维方式各有各的合理性,但是做儿童阅读规划这件事,我选择先抄他们的作业。

第二个比例,是按兴趣高低、储备知识多少的不同,把书分成四种。

娃的阅读量,因年龄不同、认知发展阶段不同、兴趣与知识储备不同,而各有各的节奏。家长要做的就是依据娃自己的特点和年龄段,对各类型书籍进行合理配比。

娃兴趣高、知识储备又多的书,娃自己就有兴趣多读,那么可以按全年30%的占比准备书单,这是盖老师说的“窄读”;娃兴趣高、但知识储备少,以及兴趣低、但知识储备多的书,可以各准备25%,扬长补短,扫清盲区;娃兴趣低、知识储备又少的书,家长要准备20%的量,亲自带着孩子开阔视野,突破障碍,防止娃进入自我重复的循环中。

早年读李普曼《公众舆论》,当时还没有诞生新闻推送类 APP,却已隐隐感到媒介传播的趋势就是让人陷入自我重复的信息螺旋中,最终只能看见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原貌。成人或许很难避免走向这样的信息螺旋,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孩子在心智还未封闭的年纪,接触到各学科的信息,让螺旋在收缩前扩张得尽量大。

2.

阅读需要保持进阶

如果娃才4岁,家长就能大致了解一下4-9岁的娃普遍在读什么书,把4-7岁的阅读大盘规划清楚,再把4-5岁的书准备好,那么就真的能靠阅读让娃各方面拾级而上,而不是被眼花缭乱的种草帖迷了双眼,在某个难度过多停留,或者囤了太简单/太超前的书。

仿照企业战略规划的思路,我称之为“看5年、定3年、干1年”。以下是我制定的“531”阅读计划表。可点开大图查看。

如需 excel 版,请拉到文末查看资源获取办法。

右下角密密麻麻的数字,可能会让您觉得有一些压力。小孩子看书都要讲究什么“531”,下一步是不是该“996”了?而且,孩子真的能读这么多书吗?这还只是中文书,孩子可能还要花同样多的时间读英文书。

这也是我特地标注了“1天n本”的原因。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数字,其实只不过是学前1天1-2本、小学低年级2-3天1本、高年级1周1本的量。

其实,这个表的重点不是量,而是比例和长期的规划。家长也无需真的在这样一张日程表里去推娃,而是心中有一杆尺,囤书的时候有结构化思维。

3.

各年龄段读些什么书?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书单、人民日报一至九年级必读书单等几个我非常喜欢的优质书单,都给出了推荐各年级看的书。但是,学前的部分没有覆盖到,非虚构阅读的比例也较小。而各群大 V 爸妈的推荐,又很难做到全面系统,有时口味也偏个人化。

作为数据控的我,无法说服自己脱离整体数据去认可一份书单。而我渐渐发现了一条新的路子,就是用小花生 APP 里每本书阅读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作为参考。作为长年泡在各鸡血群、育儿论坛、小红书、小花生的老母亲,我能感受到小花生这个略低调的 APP,其用户群体对小孩阅读这件事儿更加用心,口味更加讲究,视野也更开阔,有的家长直接就是中小学老师和出版社编辑。

小花生有10万用户,许多热门绘本的已读人数是几万。这样的数据足以支撑我去做一份精确到1岁的推荐书单了(相隔3岁就有代沟了,当然需要精确到1岁的书单)。 
 

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之前在公众号介绍英文启蒙的时候已推送过 0-12岁中文虚构类书单 ,今天要介绍的是非虚构大类里的自然科学类,包括动植物、生理、地理、天文、物理、工程等6项,覆盖年龄为1-6岁。

整个书单很长很长,但也只是挑选了最为推荐的一部分。因为是基于阅读人数做的书单,因此是基本款、经典款,而小众精品款在此隐去未提了。如需获取完整清单,请拉到文末看“资源获取办法”。

中文科普书单:1-2岁

1-2岁宝宝的家长,更多是遵循“视觉发展-语言韵律-感官发展”这条线去养育。适合孩子的“科普书”,其实是借科普之名,行认知之实,本质上是帮宝宝发展他们的视觉追踪、语言韵律、感官发展。

闪卡和歌谣我就不介绍了,这里介绍一些初步认识动物、自然、机械的翻翻书、机关书。

01. 小熊很忙

现在很火的“小熊很忙”系列,据小花生数据,阅读人群集中在1-2岁。

其中的《动物管理员》是最受欢迎的,人气值2200+——

《深海潜水员》人气值2100+——

人气值2000+什么概念?也就是主动标注孩子已阅读的用户有2000+,像《月亮,生日快乐》、《克里克塔》、《疯狂星期二》这样经典的绘本,人气值也是2000+。

小熊很忙:爱上幼儿园11076人有 · 评价5351 · 书评37(英)本吉·戴维斯 著; 张昭、喻之晓 译中信出版社 / 2016-07

02. 小布启蒙成长翻翻书

“小布启蒙成长翻翻书”系列,阅读人群也以1-2岁为主。



最受欢迎的是《小布穿衣服》,人气值2900+——

中文科普书单:2-3岁

03. 挖孔认知绘本

2-3 岁的孩子就不用感官书了么?并不是,还要继续翻!

“挖孔认知绘本”系列是 JD 小时候就很喜欢的一套经典翻翻书,直到现在竟然依然有大量孩子在读,最受欢迎的是《交通工具捉迷藏》,人气值1200+,1-3岁都有很多孩子看。




04. 乐乐趣奇妙洞洞书

再大一点看这套《乐乐趣奇妙洞洞书》,当年被我们翻烂了——


人气值2200+,阅读人群以2-3岁为主。

奇妙洞洞书系列: 我最喜欢车子8050人有 · 评价3639 · 书评59Giovanna Mantegazza未来出版社 / 2011-03

以上这些都是认知书。在正式进入科普的世界之前,许多经典的绘本也为孩子打造了认识这些动物、自然界、交通工具的初体验。比如——

好饿的毛毛虫,人气值15000+

好饿的小蛇,11000+

蚂蚁和西瓜,11000+

鸭子骑车记,11000+

逃家小兔,11000+

月亮的味道,7000+

落叶跳舞,4000+

月亮,生日快乐,2000+

云娃娃,1100+

开车出发系列第1-3辑(17册),8000+ 
汽车嘟嘟嘟系列(8册),2300+

前面还有什么车,2100+

这其中的开车出发系列是 JD 两岁真正能静下心翻十来分钟书的标志性读物。日本人做书真是很用心,每一页都经过精心设计,都有惊喜。 
 


以上绘本的阅读人群都集中在2-3岁。

05. 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

好了,下面进入正式的科普书单。

如果您是男生的家长,可能都听过或买过《揭秘汽车》等揭秘系列的翻翻书;如果您的娃英文启蒙早,您也多多少少会见过 "Peek Inside", "Look Inside", "See Inside" 系列。然后您会发现,揭秘系列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系列,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本,出版社似乎还不只一个。

我把几个电商查了个遍,终于弄清它们的亲戚关系。其实,原版都是英国 Usborne 出版的,最初由乐乐趣引进到国内,由未来出版社出版;2018年,乐乐趣和 Usborne 的版权到期,往后就是接力出版社和 Usborne 合作。翻译会有些许不同,数据也有更新。目前乐乐趣也有出版自己的原创揭秘翻翻书。

Usborne 原版分为 Peek Inside/Peep Inside、Look Inside、 See Inside 和 Lift-the-flap 四个系列。

Peek Inside 引进后就是“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和“乐乐趣揭秘小世界”,适合 PreSchool,也就是3-5岁;Look Inside 也就是引进版的“看里面低幼版”,适合5岁以上;See Inside 就是常规的“看里面”系列,更被人记住的是“揭秘xx”这个书名,适合7岁以上。近年引进的《揭秘数学》、《揭秘度量衡》、《揭秘元素周期表》,其实原版是 Lift-the-flap 系列的,也一并编入“看里面”了。

P.S. 几个套系的亲戚关系真的很复杂,如需获取我整理的汇总大表,也请看文末资源获取办法。

虽然整个系列都没有推荐3岁前阅读的书,但是在小花生可以看到,有不少低阶的书,主流阅读人群是2-3岁的小宝宝。 
 

比如,《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夜晚》,人气5000+——




偷偷看里面: 夜晚14856人有 · 评价6873 · 书评79(英)安娜·米尔波恩 文;(英)西蒙娜·迪米特里 图;惠旋 译未来出版社 / 2016-01

《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动物园》,人气5000+——


《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动物的家》,人气4800+——


《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太空》,人气2300+——

这套书的主编团队说过,翻翻书的设计,不能纯粹为了翻而翻。“我们可以在书里设计一个转轮,但是必须考虑的是它为什么在这儿。比起到底是翻页还是弹起,最重要的是这个设计必须有意义(make sense)。” 他们做到了。

低、中、高三个梯度有什么不同呢?以上面这本“太空”主题为例,低阶版(偷偷看里面)有更多互动的设计——


中阶版(看里面低幼版),知识层面丰富起来——




高阶版则是这样的,知识点更多——




高阶版太空主题的除了《揭秘太空》还有《揭秘宇宙》、《揭秘航天器》,满满三大本。

06. 好好玩·神奇的生命立体书

《好好玩·神奇的生命立体书》系列,人气值 1200+。80后童年梦想中的翻翻书有没有?满足了老母亲的少女心。






07. 问号里的动物

上面介绍过的乐乐趣品牌(就是合同到期的那家),除了揭秘系列,也有很多优质的翻翻书。比如“问号里的动物”系列。当年,我买的奶粉居然附赠了这套书,成为 JD 早期的翻翻书之一——



小花生人气值200+,主流阅读人群2-3岁。

08. DK儿童目击者

(预备级/学习阅读)

以上3套翻翻书都是好玩路线的,接下来的 DK 目击者相对硬核。

预备级:



第1级长这样:




第2级:

非常正经的科普书了。

尤其是前两级,在这个超前学的年代,罕见地出现实际阅读人群年龄大于官方建议年龄:

DK儿童目击者(学习阅读),官宣0-3岁,实际主流人群2-3岁,人气值500+;

DK儿童目击者(开始阅读),官宣2-5岁,实际3-4岁,1400+;

DK儿童目击者(开始独立阅读),官宣4-7岁,实际4-5岁,400+

可能,买原版当做学英文更合适吧。

09. 可爱的身体

在玩乐与严肃之间,还有一套绘本故事。JD 四岁的时候听我读过,没想到小花生主流阅读人群竟然是2-3岁的小宝宝。

就是这套日系的《可爱的身体》系列——




2-3岁科普书单就介绍到这儿。如果只选3套,我会选《挖孔认知绘本》、《开车出发系列》、《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而 JD 选的是《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

中文科普书单:3-4岁

来到3-4岁,宝宝准备好走出翻翻书的舒适区,迎接更正式的亲子阅读啦。

3-4岁这个年龄段很多热门的绘本,其实都是非常科普向的——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人气值17000+;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16000+;

爸爸带我看宇宙,1800+


下面介绍6套科普故事书,以及3套百科全书。 
 

10. 蚯蚓的日记

经典之作《蚯蚓的日记》,人气值9100+,阅读人群集中在3-4岁——



同系列还有《蜘蛛的日记》、《苍蝇的日记》,也就是美国作家 Doreen Cronin 的虫子三部曲。再后来,写日记的虫子越来越多:蚂蚁、蜗牛、蜜蜂、屎壳郎、蟋蟀、蜻蜓、瓢虫、蝉、放屁虫、螳螂、天牛、蝴蝶、萤火虫、西瓜虫……感觉是隔壁《昆虫记》组团过来观光。


综合看下来,无论美国作家的原书还是中国作家的创作,每只昆虫的日记都很受欢迎。除了爆品《蚯蚓的日记》,其余大部分是4-5岁的孩子在阅读。

11. 小小自然图书馆

第2套故事书就很唯美了—— 
 


专为3-6岁的孩子打造。全书介绍了40种动植物,更云集了一批世界一流的插画大师和科普作家,历时23年完成,是意大利童书出版社 ARKA 的镇社之宝看家书。人气值2400+。




我想用它们做书签、做台历了!

漂亮得不像实力派,就是它了。

12. 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

告别了意大利唯美风,接下来的第3套是英国作家的务实故事书。

一套解决问题的书,我们全家都很喜欢。



13. 生命的故事

第4套是日式匠心路线—— 
 


这套书来自日本摄影师的高清微距摄影作品。这么高清——




日本的匠人精神,从摄影师的日常对话中再次 get 到了:“今天好不容易拍下了出壳的瞬间”“脱皮的瞬间始终没有拍下来,我再试一下”……

文字也有意思——


有没有动物世界的即视感?

小蝌蚪变青蛙、蚕的蜕变、蜘蛛结网……这种常见命题,这里都能高清观看了——



这套书的中文译者是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老师。彭老师翻译的《鸭子骑车记》、《小黑鱼》、《一百万只猫》、《手绢上的花田》等一大批作品,您肯定多多少少陪宝宝读过。以前我只知道彭老师文字美,人称绘本男神,这回才知道他不仅喜欢摄影,还是复旦生物系昆虫专业毕业的!很斜杠有没有。

生命的故事: 诞生了! 蜗牛9603人有 · 评价5691 · 书评17[日]武田晋一 摄影;[日]凹山栗太 文;彭懿 译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16-07

这套书阅读人群集中在3-4岁,人气值1300+。类似的还有一套《亲亲自然》。

第5套是美式脑洞大开路线——

14. 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

学乐的这套书,以及后面要介绍的学乐《谁会赢》,都是脑洞之作!娃看完不涨知识涨创意也不错啊!




原版是"What if you had..."系列,难度 BL 4.7-5.3,均值4.9。孩子3-4岁一般比较难读到这个级别。所以先入一套中文版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给3-4岁孩子的最后一套科普故事书,小小问不倒系列。英国的作品也可以很唯美——

15. 小小问不倒

画风温馨的科普小故事。人气值800+。




看了6套科普故事书,接下来是3套知识百科——

16. 尤斯伯恩看里面低幼版

上文介绍过的看里面低幼版(中阶版),官宣适合5岁以上。但是小花生用户大部分选择3-4岁入。

人气特别高的有——

《揭秘汽车》,4600+;

《揭秘海洋》,4400+;

《揭秘机场》,3700+;

《揭秘火车》,2700+;

《揭秘交通工具》,2500+;

《揭秘科学》,2000+;

《揭秘太空》,1500+。

3岁就可以探索太空啦,666。

17. 第一次发现丛书

JD 儿时看过的书里,一直被我怀念的还有这套:《第一次发现丛书·手电筒系列》。

其中的《恐龙的秘密》在3-4岁宝宝那里很受欢迎。

18. 自然科学启蒙第1-2辑

原版娃应该都不陌生的“科一科二”,也就是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中文版在此。如果您的3岁孩子目测还有一年才能刷到科一,那么不妨先看看这套引进版的第1-2辑,就是原版科一的部分。人气值900+。

这套绘本由美国海登天文馆馆长布兰利博士及知名幼教专家冈斯主编,联合数十位插画家历时多年创作而成。

全套共14辑、83册,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语言,把人体、天文、动植物、天气、地质、环境、物理讲了个遍。当年我陪娃读英文版科一科二,一本书要查几十遍词典,知识量太丰富了。基本上,把这套书读完,幼儿园阶段的科普就算打了个比较全面的底子。

这套书的1-4辑介绍较为常见和容易理解的自然科学概念,官方推荐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而1-2辑在小花生的阅读人群集中在3-4岁,3-4辑为4-5岁。

5-14辑进一步探讨难度较高的自然科学概念,并加入了需要动手、动脑的延伸阅读内容,官方推荐适合5-9岁的孩子阅读,而在小花生的阅读人数集中在5-6岁。

这是第1辑部分内容——

《谁住在壳里》

房子是你的家,巢是鸟儿的家,洞穴是熊的家,还有一些动物把壳当成家。蜗牛、海龟、蚌都用外壳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到各种住在壳里的动物。

《毛毛虫变蝴蝶》

毛毛虫去哪儿了?它好像消失了,其实没有。它变成了一只蝴蝶。刚孵化出来的毛毛虫吃得又多又快,长得也越来越大,旧的皮肤很快就不能满足生长需要而脱落。经过几次蜕皮后,它变成蛹,外面包上了一层硬硬的壳。一段时间以后,蛹壳裂开,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出来了。多么神奇的变化啊!

这是第2辑——




自然科学启蒙(第1辑): 谁住在壳里4707人有 · 评价2779 · 书评14[美]凯瑟琳·韦德纳·佐伊费尔德 著;[美]海伦·K.戴维 绘;余国芳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2-05

要我说,3-4岁书单这么多好书,如果只选1套,我就选上面这套。如果还能选2套,我选《小小自然图书馆》和《蚯蚓的日记》。而 JD 选的是《蚯蚓的日记》。

中文科普书单:4-5岁

孩子4岁了,准备好全面拥抱科普了,书单倒也变得简单起来。直接三件套,不仅承包一年的知识点,甚至可以承包两年。 
 

19. 自然科学启蒙第3-14辑

还是这套科一科二。4-5岁看3-4辑,5-6岁看5-14辑。

这是最后一辑——

《恐龙灭绝之谜》

你是不是非常想知道恐龙为什么灭绝了?读一读,找找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观点?说不定你也有自己的想法呢。恐龙灭绝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正等待着你来揭秘。

《可怕的龙卷风》 

龙卷风非常强大,它所到之处都会遭到毁灭性破坏,它会卷走汽车、掀翻屋顶。龙卷风什么时候发生?怎么发生?在哪里发生?龙卷风来袭时,你该做什么才能保证安全?

《石油泄漏》

在地球上,几乎每一天都有石油泄漏发生。泄漏的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泄漏的石油危害着以海洋和海岸线为家的动植物。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清除泄漏的油,以及怎样防止石油泄漏。你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防止石油泄漏。




《磁铁哪里来》

磁铁可将含有铁的东西吸起来,但无法将树叶或硬币吸起来。让我们一步一步跟着书来做一个罗盘,找到磁铁的秘密。

《火星任务》

未来有一天,人类也许会成为火星上的永久居民。那我们就快到火星上去探险吧,去多多了解那个星球。

原版难度在 BL 2.0-5.8,作为英文套书来说跨度蛮大的。


但原版的优点是有一百多本,引进版只有83本。所以还是请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囤中文还是囤英文,都值得!

20. 尤斯伯恩看里面

经历了低幼的两个阶段,这套经典翻翻书来到了高阶部分。

几本最受欢迎的书都集中在4-5岁阅读——

《揭秘恐龙》,3400+;

《揭秘海洋》,1900+;

《揭秘地下》,1800+;

《揭秘地球》,1500+;

《揭秘太空》,1500+;

《揭秘船舶》,1400+; 
 

而到了5-6岁,这几本的阅读人数众多——

《揭秘科学》,900+;

《揭秘名建筑》,900+。

21. 小小牛顿幼儿馆




人气值600+,阅读人群主要是4-5岁;读完这套,到7-8岁可以再看《小牛顿科学馆》。

除了以上三件套,还有一些科普向的绘本、故事书,也是许多4-5岁孩子会读的:

一粒种子的旅行,人气值2000+;

水先生的奇妙之旅,1800+;

蜘蛛的日记 等,1700+;

日本精选科学绘本,800+;

面包诞生记:物质的变化,600+;

猜猜谁会赢,700+;

老鼠宇航员第一次上太空,500+;

老鼠宇航员火星登陆计划,500+。

这里介绍其中的两套。

22. 水先生的奇妙之旅

人气值1800+。意大利知名插画家的这个画风我喜欢,莫名想到隔壁法国的巴巴爸爸。



关键是能动手!




水先生的奇妙之旅图画书系列13904人有 · 评价10258 · 书评35[意] 奥古斯汀·特拉尼 著;张懿 译海燕出版社 / 2014-10

23. 猜猜谁会赢

这个《猜猜谁会赢》的原版就是"Who Would Win",人气值700+。

动物界的 PK 赛。跟上面介绍的,同样学乐出品的“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系列一样是脑洞之作,但知识点更高阶——

原版 BL 3.4-4.2,均值 3.9。能听原版还是听原版吧。


介绍完4-5岁的故事书与大百科,最后再介绍一套小百科。 
 

24. 地图

如果您家也有地图迷,波兰作家米热林斯卡丹和米热林斯基夫妻俩的这套书,可不能错过。当年 JD 整天整天地翻。

蓝色是原版,土黄色(官方说是“沙金色”)是升级版。获格林威大奖提名。小花生人气值200+。


两位作者还有一套同样超好看的手绘作品《地下·水下》,阅读人群以5-6岁为主,人气值900+。



4-5岁书单介绍完了,如果只能选3套,我选《尤斯伯恩看里面》、《小小牛顿幼儿馆》、《自然科学启蒙第3-4辑》;而 JD 选的是《地图》和《自然科学启蒙》。

中文科普书单:5-6岁 
 

来到5-6岁。

上文已介绍的《自然科学启蒙》高阶部分、《尤斯伯恩看里面》高阶部分,能满足5-6岁娃主要的科普扫盲。如果要在广度上再铺开,可以考虑一下英国的 DK 与法国的巨眼。

25. DK 儿童百科全书

经典的《DK儿童百科全书》,人气值 1000+——




密密麻麻的干货,跟上文介绍的 DK 目击者系列是不是很像?

该系列除了这一本,还有太空、恐龙、动物、海洋等几款爆品。

26. 法国巨眼丛书


8个主题、600+知识角度、56个创意手工,还有一堆法式幽默……



这套的特色是主题比较杂,除了常见的百科主题,还有电影、厨师、时装这种较少见的主题,很法国范有没有?

相比英国的 DK 和法国的巨眼,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德国的什么是什么,更适合大一点(8-10岁)的孩子。

我说的是这套《十万个为什么》,JD 爱死了——

说完这些个大百科,再推荐几套经典款小套系。

主要是“物理、工程”和“地理、生物”这两个大的方向。先说第一个,物理、工程。

分别有亚洲温馨风、美式幽默风和英式硬核风。首先是韩国的《你好!科学》系列。

27. 你好!科学






接下来是两套美国的科普书。

28. 神奇校车图画版




小学老师带着上天入地,依然是美式脑洞。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完美地融合了。人气值3700+。

这套书无论中英文都是品种繁多,亲戚关系是这样的——

原版 The Magic School Bus,难度跨越 BL1.7-5.7的超长区间,如果娃喜欢这类话题,倒是可以一路上去读很久。


29. 这就是物理

科普漫画《这就是物理》,也是轻松易懂风格的。




这套书的原版 "Building Blocks of Science",难度 BL 3.0-6.3。


美国的科普书就是很好玩,适合入门。而英国的科普书总是相对硬核一点,干货密密麻麻——

30. DK 机械运转的秘密


斜面、楔子、杠杆、齿轮、滑轮、钻孔……


作者大卫·麦考利的履历真的很斜杠:凯迪克金奖、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安徒生大奖两度提名奖获得者,著名的教育家、作家、画家、建筑师……

虽然作者自带幽默体质,不过,相对于文字的生动性,画风的细腻才是他更擅长的方面。

这本书的阅读人群以5-6岁为主,人气值1500+。

作者的另一本书《万物运转的秘密:给青少年的物理世界入门书》内容更进阶,阅读人群以8-9岁为主。



31. 妙想科学

这套书很特别,无法归类为物理、生物还是数学,因为都融合在一起了。既上涉天文、下及地理,又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展现了抽象的大小、数字、时间等数学物理概念。

举个栗子,《蓝鲸是最大的吗》这本书,就是以数学中的“比较体积”为线,把宇宙万物穿起来。 
 





人气值1100+。

原版信息:BL值3.7-5.7


接下来是4套地理、生物的书。

32.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时间是一个有魔力的词。因为它稍纵即逝,下一秒已经不是原来的它;时间又让我们想到周而复始地轮回,去年今日,人面桃花。这套二十四节气,就一直被我当做一个感受时间的指导手册,时不时带着娃翻一翻,想想最近该干点啥、吃点啥了。

这套书人气值2100+,画风是清新的中国泥土味儿。内容对5-6岁的小孩刚刚好。即使到了一年级,光是做手抄报、写小短文,JD 都参考援引过好几次了。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春10435人有 · 评价3550 · 书评65高春香 邵敏 著; 许明振 李婧 绘海豚出版社 / 2015.9

33. 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

新星出版社引进的这套书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十二种昆虫:杂技演员屎壳郎、高明的麻醉师泥蜂、地下王国统治者蚂蚁、铁嘴伐木工天牛、歌唱夏天的精灵蝉、冷面剪刀手螳螂、音乐演奏家蟋蟀、打洞专家象鼻虫、折纸游戏高手卷象、泡泡里的住户沫蝉、勤奋的蓑衣匠蓑虫、变身魔术师菜粉蝶。



除了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精华,编者还设计了实验环节,指导孩子如何捉昆虫,如何养昆虫,如何做有趣的科学实验,手把手地教孩子观察昆虫,玩科学。


阅读人群集中在5-6岁,人气值800+。

34. 一座岛的600万年

凯迪克奖获奖者、华裔作家陈振盼的作品。






凯迪克获奖者出手就是很美吧!

原版信息:Island : A Story of the Galapagos

35. 西顿动物记科普绘本


这是 JD 大班的时候特别喜欢的一套动物故事,有科普知识,有故事情节,也有哲理。

举几个例子看看每本书的主要情节:

一匹热爱自由的小马被不同的主人转手卖了许多次,没有一任主人能够彻底驯服它。一天,一群猎人买下了它,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淘气的小浣熊阿嘉没有听妈妈的话,一不小心落入了猎人盼手中,来到了人类的世界。它会有哪些新的认识……

灰熊卡普从小就失去了亲人,孤单地在森林里长大。它独自觅食、自己寻找领地,最后,年老的卡普被竞争者驱逐出了自己的领地……

一只脾气暴躁的母猴;在饲养员波纳米的悉心照料下,渐渐敞开了心扉。可是,意外发生了……

一只翅膀受伤的大雁因为无法飞翔,在每年冬天来临之前只能目送着自己的家人飞走,然后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孩子看的是情节,家长更希望能有一些启迪。

海伦·凯勒说:“我喜欢西顿的动物故事。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动物本身,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动物,而不是拟人化的动物。我爱它们之所爱,恨它们之所恨。它们的滑稽逗趣,引得我笑不可抑,其悲惨遭遇有时也使我掬一把同情之泪。”


作者西顿写了很多动物故事,其中以《西顿野生动物故事》最为有名。那套书更适合8-10岁的孩子,而这套科普绘本是从西顿的动物故事中选编的,虽然字不少,对5-6岁的孩子来说却不会有太大压力,是很好的桥梁版本。在小花生,这套书的阅读人群集中在5-6岁。

西顿天生喜爱动物,年轻时就开始观察、调查野生鸟兽,所以笔下的动物描绘生动,充满生命的尊严。他的作品对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有着直接的影响;后世一些著名动物小说作家,如椋鸠十等,也都或多或少地被他的文字所感染,才创作出大量丰富优美、呼唤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故事。

这也串成了 JD 这种喜欢看动物小说的孩子们常见的阅读清单:5-6岁看改编过的法布尔昆虫记绘本和西顿科普绘本,6-8岁看《丛林之书》,8-10岁看原版的《法布尔昆虫记》、《西顿野生动物故事》、椋鸠十动物小说和《森林报》,9-11岁看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5-6岁的书单便介绍完了。照例,如果要我选3套,我会选《DK 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启蒙第5-14辑》、《DK 机械运转的秘密》。而 JD 选的是《神奇的校车》、《DK 机械运转的秘密》、《西顿动物记科普绘本》。

最后总结一下——

资源获取办法:

本期资源包括完整的1-6岁科普书单,以及6套经典的科普音频,包括生物、天文、物理、科学思维4大类,总计3G。如需获取,请搜公众号“小风吹”(ID: TheBreeZeland),后台回复112。



回应71 举报
赞584
收藏3656
5年前
我们主要读的还是虚构类,今年该慢慢转变一下了
5年前
加古里子还有一系列,闭眼入完全没问题
5年前
楼主太硬核了,这么个大工程都搞下来了。孩子还小,从你这里学习了思路
5年前
厉害了👍🏻,我们小宝两岁多,喜欢你推荐的前两套,大宝九岁之前看虚构类的太多,需要调整一下,谢谢整理分享
5年前
小花生的社区数据能帮上忙,太好了。谢谢花友如此认真的梳理,手动点赞👍👍
5年前
花编 小花生的社区数据能帮上忙,太好了。谢谢花友如此认真的梳理,手动点赞👍👍
谢谢花大大🌸🌸🌸
5年前
厉害,写的很详细啊
5年前
超级多干货,谢谢
5年前
太好了,正好给娃选科普书用上了
5年前
80%都有,哈哈
更多
发布

推荐阅读

小风吹
小风吹
2010